名副其实的话唠节目《长谈》

4月7日,互联网上最出名的两位罗老师罗振宇和罗永浩面对面长谈9小时,刷新了世界电视史的纪录。罗振宇推出全新访谈节目《长谈》。

这个节目还有一个副标题“让我把话说完”。

啥意思?就是告诉你这个节目会很长很长。确实很长,剪辑版都要4个小时。传统电视台除非播出重大比赛,绝不会给一个谈话节目这么长时间。不用想都知道会把观众看睡着。说不定一觉醒来,还没说完,呵呵。

可能也就只有深圳卫视敢为人先了。深圳卫视在4月7日晚8:30播出了《长谈》的第一期。请注意这可是黄金时间啊。深圳这个创业创新的城市,连传统电视台都受到感染。

大家认识罗振宇都是通过《罗辑思维》。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在优酷播出第1季第1期:末日迷信向死而生。至今为止播放858万次。此后每周更新一期。直到2017年3月8日宣布《罗辑思维》将全面改版,形式由视频变为音频,音频时长为 8 分钟以内,频次从一周一期改为一天一期(周一到周五);未来所有的节目内容只在得到 app 上线,而且只对得到 app 的付费用户免费开放。

如今的《罗辑思维》,虽然还叫罗辑思维,但形式的巨大变化,内容的巨大变化,其实已经变为了一档全新节目《新罗辑思维》

当《新罗辑思维》和《长谈》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会带给我们强烈的冲突感。

《新罗辑思维》纯音频形式,时间很短仅8分钟,在手机APP内播出。

《长谈》视频形式,时间很长很长4小时甚至更长,在传统电视台播出。

罗胖为什么会在近乎同一时间推出两个与过去节目相去甚远的新节目呢?

这其实是一次产品创新

做产品要极简,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如何才能极简,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基于不同场景对产品进行裂解,本质是分而治之的策略。

说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会遇到两大难点。

以何种纬度区分场景?时间纬度、地点纬度、用户属性纬度……纬度太多,又交织在一起,似乎怎样拆分都是合理,但似乎又都不合理。

如果确定场景分开的纬度,功能应当如何裂解?哪些功能应该放在A里,哪些应该放在B里。如果遇到共用的功能应该如何安排。

曾经的《罗辑思维》,罗振宇定义为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既然是产品,就有它的适用性,也自然有它的生命周期

在2012年互联网思维刚刚兴起,大众对这个概念还很陌生,又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罗胖每期通过各种科技的、历史的、创业的故事,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大家娓娓道来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有那么多不计回报的会员就说明了大家对他的内容的认可。

经过四年多的讲述,早已经不再“鼓吹”互联网拜物教了,转而通过读书来讲述各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故事。相比初创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想应该是——核心理念。当什么都可以讲的时候,罗胖最想传递的核心理念便不再存在

从数据也可以看出老《罗辑思维》的衰落,优酷播放量,持续在100万上下徘徊。

产品生命周期一旦到了衰退期,即便再努力改变,也很难在回复之前的高峰,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变,开发新的产品

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的时间都无限碎片,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即便愿意也没有时间抽出一个小时来听《罗辑思维》。

得到APP里的内容都在5分钟左右,数据告诉罗振宇这是现在的用户习惯,顺应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于是干脆把《罗辑思维》缩短到8分钟,放在自己家APP里。把老用户从优酷、喜马拉雅直接导流到自家APP里,在通过其他内容进行分流转化,进一步发掘用户的付费能力,岂不是好事一桩。

这就是《新罗辑思维》产生的原因。

罗胖全新链式商业模式

但这还没完,碎片化用户的付费能力虽然强,但是忠诚度却很低。

可以想见得到APP的流失用户数和沉默用户数是不低的。即便已经付费了的用户也会因为自己的惰性,而沉默。

这和健身房是一样的道理。大家都想健身,都想学习,为此交了钱办了卡,但是70%的人在去了一两次以后便会放弃。这便是健身房的生意经。

所以罗胖还不能完全断了和大流量平台的合作关系。需要一直从大平台上吸血,然后供养自己的APP

谙熟知识经济用户心理的罗胖,非常清楚,要想笼络知识小白,就一定要抓住知识意见领袖。而意见领袖更喜欢的是深度学习,独立思考,与高手交流。他们一般不会去看老《罗辑思维》,因为那是快餐式读书,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抨击《罗辑思维》,所以他们更不会去得到上去吃“知识零食”

怎么才能抓住这些高端用户呢?

与高人交流,而且要深度非常深度的交流。于是有了《长谈》。

一不做二不休,做就做个最深度最长的。这非常符合罗胖的媒体营销思维。一定要有标志性,有话题,才能传播

不仅如此,谈话对象也要有争议,更要有料。于是第一期选了在超级红海里苦苦作工匠的罗永浩。

这样一来,原来的《罗辑思维》裂解成了两款产品《新罗辑思维》和《长谈》。并且建立了连贯的链式商业模式

前端:《长谈》做引流,除了过去的视频平台、音频平台,还进驻了拥有超大流量的传统电视媒体——深圳卫视。

中端:《新罗辑思维》做转化,承接《长谈》吸引来的用户,同时弱化了直接导流到得到APP的商业化气息。(请注意,这才是罗振宇高明之处,否则深圳卫视是不可能跟他合作的

后端:“得到APP内的其他付费内容”做营收,实现从新用户到付费用户的转化,支撑起整个企业的收入来源。

这是标准的传统互联网“洗流量”的玩法。

艾老思预测,在2~3年后,在现有入口流量(主要是深圳卫视)的用户被洗过一遍以后,罗胖一定会将同样的模式复制到更大的平台上,有可能就是老东家——央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