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640篇原创文章
“截至目前,警方共立案侦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8人,缴获公民个人信息4.68亿多条,涉案金额9400多万元。”
震惊之余,脊背发凉。
— 1 —
— 2 —
在51信用卡被警方突击清查之后,没过多久,我又在网上看见:
后来有人留言,说视频是抖音员工进入账户从后台直接下载下来的。
抖音官方回应,传言不实。
— 3 —
看完这几则事件,我也想起自己的一次经历。
酒店我查到了。但同时,啪的一声出现一个弹窗。弹窗显示:今天12日。下午3点以后可以入住。住3晚。15日离店。
我很震惊:谷歌怎么知道的?
— 4 —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得不提供一些数据。而保护用户隐私,是企业最基本该做的事。我想,企业至少可以做三件事,来保护用户的数据。
如果坚持保护自己的隐私,我唯一的选择,就是选择不用。
— 5 —

— 6 —
第三,要保护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PII——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我在《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中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人向某家机构借了一笔钱,他伪造了家庭住址等各种信息,只留下真实的手机号码。拿到钱后,注销了手机号,消失了。 他以为自己万无一失。可突然有一天,他还是接到催债电话。他很惊讶,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机构说,我们与某家移动数据公司“合作”,查到你注销的手机号码,在过去使用的两年间每天登陆了哪些基站,所以基本能分析你的生活规律。 你白天去办公室。下午去接孩子放学。周末会去家附近的超市等等。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匹配到跟你生活规律类似的号码,也就是你现在的手机号。 请你还钱。
最后的话
所以,企业保护隐私数据有三个基本的逻辑: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