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半年前,我就针对支付宝到底怎么对付微信红包发表过一些看法,如下:
我甚至还贴心地画了一个效果图:
直到现在,支付宝除了简化首页,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不知道他们的用户体验和产品经理每天在想什么。
同样是国民级应用,大家可以想想每次微信新版本出来,全民热议、都想点一点的盛况。再想想支付宝那么一堆东西里面摆来摆去跟玩积木一样地塞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线的资源位。真是感慨。
哦,你要问我支付宝每个大版本都改了什么?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没错,10.0.0 做了个AR红包就说是全新版本了,整个结构、框架动都没动。
唉。
今天想吐个槽是因为我随手下了网易做的记账工具,然后有个同步支付宝账单的功能,我试用了下,发现是这样的:
这些在支付宝中也有完全相同的记录,但是支付宝看是这样的:
哪个更能快速分辨每个账单条目的类型?哪个更能结构化地帮助判断自己的资金情况?
一个做金融相关的 APP,居然到现在都没有靠谱的记账功能,还要让其他友军来做示范,这不是很扯淡的事情吗?
其实从产品模型上看,从支付场景延伸到资金管理、理财管理,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平时大家生活里相当多的资金流动都直接通过支付宝,如果支付宝能牢牢成为大家的钱袋子,那低维市场就会一下子铺开,用户场景也能拓宽了。原本只能在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想起支付宝,会在任何用钱的地方都想到支付宝;原本模棱两可的场景用谁无所谓,会变成尽量都用支付宝。
真的不明白支付宝的同学是怎么想的。就是毫无野心,只把自己定位成各种资源的运营位了吗?也许是像这种长效的、短期没有实际好处的产品功能,不太受业务导向的leader们欢迎?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反正现在打开支付宝越来越少了。
另:本文首发在知乎,很多同学质疑记账的需求,我只想回复一句:资产管理≠记账,给用户资金上明确的认知效果,对产品的帮助远大于把一个APP变成广告板(塞广告有什么难的?)。很多人搞不明白就不要多费口舌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