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外人,以及刚入开始做广告的人来说,广告行业似乎是充满创意,天马行空,自由的行业,或在以前的广告是这样,但这几年广告行业发展,创意越来越不值钱了。
15年的时候,我应邀参加广州某国产汽车品牌的年度全媒体比稿(甲方主动找上门基本都没有好事),年度预算4个亿,经过一系列考察,我们认为值得去争取,近20人的团队,每天晚上加班加点,吭哧吭哧了半个多月,做了几十页的方案,之后这当中许多不公平的事情就不表了,3月比稿,原定4月出比稿结果,一直没有消息,到五月客户都在电视上播新品上市广告了,客户依旧各种推脱说领导忙,没有讨论出比稿结果。已经对这个结果没什么兴趣,一直到国庆,客户广告计划都要执行完了,然后通知说我们输掉了比稿。。
这事还没结束,最可笑的是,第二年,这家公司又打电话给我,说邀请我们比稿,也不知道他们媒体库怎么建立的,还好意思打电话。第三年,还打电话邀请,我说,你们公司也真是挺不要脸额,我们也是上市公司,邀请我们比稿,二十几号人的团队给你们加班做方案,我们不怕输,只是一句话通知,中途还叫我们再次报价,就是没有任何下文,一句交代也没有,你们可以找找别的公司。
大多数广告公司总是抱着这次不能合作下次还有机会的心态,不想和客户关系搞僵,但这种态度有什么好合作的呢?诚然广告圈有不少好的甲方,可是对这种甲方,就算卑微到尘埃,也一样不会起码的尊重啊。对于广告黑名单的客户最好还是掂量清楚,一次打入冷宫,永不翻牌,这种公司就应该让他自己和自己玩。
如一位广告圈的朋友说,BYD的声明充满了一个甲方对乙方傲慢的态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就是不给,也没有任何心情和你谈,即使是分期,要解决你们就走法律吧!
三年时间,三十多家广告公司,垫款近11亿,一个官司打下来两三年,11亿存在银行活期吃利息也有近千万了吧。会拖死多少广告公司?就算拿到了,钱都不那么值钱了。
都说创意无价?这种环境,你认为创意无价吗,创意根本就不值钱啊!但广告圈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谁还会认真去做创意呢?
创意不重要,白菜般的代理价格,一个可怕的事实是,广告公司唯一的价值似乎就是:垫款。
但BYD事件给广告行业上了严重一课,即使是号称新能源车领导者,国家品牌计划的上市公司,也不那么靠谱,即使垫款也是卑微的。
广告人呼吁了很多年,总说要收费比稿,收费比稿是件好事,有钱,大家都有干劲,甲乙双方也可以更认真的对待。但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呼吁的,各有各的生存法则。
至于垫款这件事,就算了,不管再大的公司记住一条,收不到钱,不干活。尤其是黑名单的客户。没有打款,就不要指望他会变成好人。年纪轻轻,好好活着不好吗,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以上一点拙见,欢迎大家拍砖留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