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杜蕾斯开创了国内网络时代品牌social的潮流。

自从2011年6月的那个暴雨天,拿套套当鞋套的微博被疯狂转发开始,杜蕾斯就在追热点的路上一骑绝尘,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业内传出“文案只服杜蕾斯”的声音,模仿杜蕾斯追热点也成了品牌的一种政治正确。

时间一长,不同的声音就出来了。一有热点,写得好就说只服杜蕾斯,写得不好就说杜蕾斯败了,没出海报就说杜蕾斯缺席……在微信上搜“杜蕾斯缺席”,相关的文章数不胜数。

但头条哥认为,“缺席”并不是一件坏事。

很多品牌都在学杜蕾斯,往往热点追到了,但却惹得一身骚,原因就在于你学得到它的“在场”,你学不到它的“缺席”。

1

缺席不是无能,缺席是杜蕾斯的态度

50%的品牌学杜蕾斯,往往只看到了杜蕾斯的“快”。所以很多人一旦看到杜蕾斯没追上热点,就认为是杜蕾斯不行了,这是不对的。缺席不是无能,反而代表了杜蕾斯的态度。

前两天的教师节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杜蕾斯放弃的这个节日热点,被另一大情趣品牌杰士邦抢了去:

教师节,一个正面、感恩的节日,为了蹭热点用“谆谆善诱”来博眼球,不觉得很恐怖吗?熔炉看过吗?三色幼儿园事件就忘了?

不出所料,这次蹭热点果然被网友们喷了:

相反,杜蕾斯除了舍弃一些热点,会更重视另一些热点

世界上首位程序员的诞辰,你能够看到杜蕾斯的身影:

人类首次在太空拍摄到地球的纪念日,你能够看到杜蕾斯的身影:

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艺术家们的诞辰纪念日,你也能看到杜蕾斯的身影:

所以说,不是所有热点都能追。要学杜蕾斯,要做一些“减法”,也要做一些“加法”,有舍才有得。

2

除了污,杜蕾斯从来不止一面

另外50%的品牌学杜蕾斯,又往往只看到了杜蕾斯的“污”。所以很多人一谈到追热点,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抖机灵、开荤腔,找一些大尺度的内容自以为很social,这是很肤浅的。

不是说谈x不好,而是要依品牌调性而来,开好了就是人人夸赞的老司机,开不好就是人人讨骂的肇事者。绝味鸭脖就是典型的学杜蕾斯开车翻了沟……

去年双11,这张辣眼睛的海报一挂上绝味的官网就被网友吐槽,甚至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这是低俗营销。原本想和消费者互动一把的绝味,因为学杜蕾斯让自己陷入了绝望:

而反观杜蕾斯,即便本身和性有关,“污”也从来就不是它的唯一特性。

因为性,杜蕾斯会为女性平权发声:

因为性,杜蕾斯会为艾滋病防患发声:

甚至因为性,杜蕾斯会让你勇敢地拒绝性:

所以说,除了污,杜蕾斯还有走心、励志、哲理、温暖等等。要学杜蕾斯,找到品牌该做的事很重要。

3

人民对美好X生活的向往,就是杜蕾斯的奋斗目标


每个品牌最终能吸引消费者长期关注的,100%是价值观

杜蕾斯的广告营销之所以能被广泛传播而不让人觉得尴尬,就是因为杜蕾斯的价值观极其主流并且和众多用户的价值观趋同——“性是健康的、爱情的、有趣的,而不是下流猥亵的。”

在这个基础上说,“人民对美好x生活的向往,就是杜蕾斯的奋斗目标”也毫不为过。

这么看来,杜蕾斯有时候的调皮,是不是感觉更高级了

但这可以是杜蕾斯的价值观,却不应该成为其他品牌的价值观。尤其是像滴滴一样应该以安全为核心的品牌,就更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然追再多的热点,也只会招来用户的口诛笔伐。


记得在去年的维密秀场,奚梦瑶跪地一摔成为了全民的谈资,一时间不少品牌就势“追热点”,怎么吸引流量怎么来,但杜蕾斯仍旧缺席。头条哥后来看到老金(杜蕾斯的代理公司环时互动的cko)的微博,就知道这才是一个品牌应有的价值观:

“模特自己国家的。说过的话要算。一个品牌。拿别人摔倒做文章。挺无聊的。#感谢每一个提醒我杜蕾斯要追热点的人”

所以你看,追热点也不是随便追的。要学杜蕾斯,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价值观。

当然,杜蕾斯也不是没有犯过错,但在social之道上一路摸爬滚打,已经能够充当别人的表率,也难怪有那么多品牌想学杜蕾斯。

学会取舍,多元发展,价值统一,学会杜蕾斯这些social法宝,你还怕追不到热点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