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群里发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后,一个95后的同事私聊了我这样一张截图:

       

或许,这代表了大多数普通人的心,即便是95后的年轻人,在这个时代也开始怀旧了。

作为后辈,我们没有资格谈金庸,但在他离世之际,仍然想感谢他来过这世界。

我们何其有幸,和他共处过一个时代,曾经有过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正如六神磊磊的一位粉丝所写:

更高的评价,会有更专业的人来写,对我来说,这些就够了。”

以下是8个人,他们关于金庸的回忆瞬间。

采访/lulu、徐琳、kikis、

整理/kikis

因为看他的书,我初中成绩一落千丈,却毫不后悔。


——王欣,馒头商学院创始人

我第一次看金庸,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上。那会儿看了电视剧,却觉得还不过瘾。于是我就到小市场的租书摊上,一天一毛钱,如饥似渴的读了又读。

因为没多少钱,所以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读,所以下课看,上课也看,结果我初中的成绩跌入谷底,我却毫无后悔。

金庸那么多人物里,我最喜欢杨过,因为他很真。


——王欣,馒头商学院创始人

|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拍完《神雕侠侣》,古天乐和李若彤各奔东西,多年后重逢,古天乐见到李若彤脱口而出的还是那句“姑姑”。


阿里人是不是都该把头像改成灰色,默哀半天?

——优酷大陆综艺PMO

我第一次看金庸是13岁,初一的暑假。

我的哥哥给了我一箱子金庸全集,然后基本上都被我在头二十天全部 消化了。

我读金庸最多的,基本都是在那个时间段。

金庸去世我还没有缓过来,我不是一个狂热的粉丝,所以我觉得我可能会比较平淡,唯一可惜的是说,就是一个标志去世了。

这个还是挺让人唏嘘的,尤其是前面李咏刚走。

另外一件事情是,我现在不是在阿里嘛,阿里有很多人,都是用金庸武侠人物做花名,我们同事都在讨论说,是不是大家都可以把头像都变成灰色,默哀个一天半天,然后用来纪念呢?

——来自优酷不愿意透露花名的人

       

| 金庸去世,我们一直在等,作为互联网界金庸的头号粉丝马云,他会有何感想?


后来我毕业做了营销,

一直觉得金庸就是最好的文案。

——伟少,喜欢金庸15年,昨天才知道某种意义上也是金庸校友。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才在学校图书馆看了金庸的小说。

我记得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金庸的小说一共有14部,其中比较火的那几部,你去找永远都是不全的,要么少第一本,要么少最后一本,都被借走了。

那时,我一本本去借读,别人没归还的,我就提前预约,一收到归还提示,马上就跑去图书馆借。

看《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最后一本等了一个多月都没还回去,然后等着急了,我去找图书管理员,让他们重新买了一部新的,入馆了,我就立马借了那一本。

后来我毕业做了营销,一直觉得金庸就是最好的文案。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是盖世神功九阳真经里面武功秘诀,其实也是人生潇洒着过的去焦虑良方。

还有写郭靖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郭靖到死都在做的事情。

“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奸人,败尽英雄豪杰,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这段,写独孤求败的,这个人一个情节都没有真正出现过,是活在传说中的人物,却也写得很大气、很有人生哲理。

我觉得金庸是喜欢墨家和道家的,一个侠,一个无欲无求

你看那些大侠,没死的,最后都归隐了。

就像有一幕,老顽童跟杨过说:“你刚封了西狂的称号,为啥不去江湖上威风一下 ?”

杨过云淡风轻的说:“ 你武功再高,百年之后也会和洪七公和欧阳锋一样 只是一抔黃土而已。

这次老先生去世,我心里最大的遗憾就是:

金庸封笔太早了,如果还在世,会不会哪天再写一部小说呢?哪怕很短的那种。


——伟少,喜欢金庸15年,昨天才知道某种意义上也是金庸校友。



《倚天屠龙记》教会我,“好人”不一定都好。


——pc,一个生长在疆湖,曾梦想一匹马,煮酒,一把剑!浪迹天涯,笑傲江湖的金庸迷。

我小时候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看,还自己编。

每天我妈接我放学我就讲给她听,从学校到家要走20分钟的路,我就给她边比划边讲,一直讲了整整两周。

现在想想觉得当时我妈还是蛮配合我的,没有抹杀一个孩子的创造力。

成年以后,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倚天屠龙记》,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其实人本质上都是趋利避害的。

众人 逼张翠山拔剑自刎,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好人”不一定都好;


周芷若的心机与贪婪,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人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自我的抵抗和防御机制里,用各种方式保全自己。


| 饰演周芷若的黎姿,她同时也是唯一同时演过赵敏和周芷若的女演员。

这可能不是一个至善至美的方向,也可能是自我强植的“精神**”。

总之先生的离去,就如同他自己曾说过的,人生,就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pc,一个生长在疆湖,曾梦想一匹马,煮酒,一把剑!浪迹天涯,笑傲江湖的金庸迷。


喜欢看金庸的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吧,都想成为张无忌那样的大侠,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郭靖,却没有像他那样有强人相护,佳人相伴。


——oldbig和他的发小

金庸小说最后看完的满打满算只有三部:《碧血剑》、《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

小的时候幻想自己能成为袁承志一样开挂的人,少年得志,一生刚正不阿,顺风顺水。


到后来却发现自己空有郭靖的憨傻,却没有像他那样有强人相护,佳人相伴。


金庸的小说,初读是被曲折离奇爱恨交织的江湖传奇所吸引,后来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长,越读却越能体会其中的深刻。

一切故事,明面上写的都是江湖侠义,但实际上都是你我曾经体会过或终将会体会到的生活百态。

——oldbig  一个曾经的胖子、现在是游子、愿一直做个坚持梦想的孩子

我就看过倚天屠龙记和射雕英雄传,全是看的电视剧哈哈哈。 

     

反正我觉得,喜欢看金庸的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吧,都想成为张无忌那样的大侠,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郭靖,还特么没遇见那个黄蓉哈哈哈

——oldbig的发小,准备一边练降龙十八掌一边等黄蓉的工程师


喜欢韦小宝,

是因为他最像普通人。


——保哥,图书管理系毕业,做过新浪nba频道记者,如今却成为了经纪人。

第一次看金庸应该是十岁,当时先看的就是最经典的83版《射雕英雄传》,电视热播,就跟着看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韦小宝,不是因为他娶了七个老婆,而是特别喜欢他那种左右逢源的机灵劲儿,能在几个完全敌对的组织里都如鱼得水,同时也背负着很多压力和责任。

虽然为人 油滑但也不失义气,最能代表普通人了。


其他的大侠,其实有点儿太高了,不够接地气。

第二喜欢的是黄老邪,就是黄蓉她爹。喜欢他那种无所谓别人说什么,依然我行我素的风格。


长大之后,我学了图书管理,毕业去了新浪做记者,现在又做了经纪人,见过那么多人和事后,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两个人物。

金庸的去世,也让我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

我最想谢谢他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武侠。金庸的武侠,就是所有人心中的武侠。

——保哥,图书管理系毕业,做过新浪nba频道记者,如今却成为了经纪人。

| 张卫健出演的韦小宝,这个版本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常哼的那一段: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但我有广阔的胸襟和坚强的臂弯。”


那片仗剑纵马、任侠狂歌的江湖,

谢谢他带我见过。

——大学毕业生A,文案从业者

我外公是个武侠迷,小时候我比较爱看书,有空就去翻他的书柜。金庸的书也是在外公的书柜看的。

印象中记得,午饭以后,外公会搬两把竹编的椅子,泡杯茶,然后到处找自己的老花镜,找到之后我俩就一起看金庸。

金庸先生是大师,江湖真的是写活了。

我最喜欢的是《神雕侠侣》,喜欢杨过的处事性格,够爽快,郭靖那样的总觉得太憋屈。第二就是刘亦菲的小龙女。太惊艳了,永生难忘。

金庸笔下的角色心中总是存着“义”的,哪怕是韦小宝那样无赖浪荡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简单点说,就是有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这是金庸先生给很多读者种下的一粒种子:世上有“侠”有“义”

金庸的离开,自己挺难受的,感觉就是一个江湖从此消失了。

想感谢金庸先生的作品陪伴了我成长的很多时刻,最要感谢的是:


那片仗剑纵马任侠狂歌的江湖,谢谢他带我见过。

(完)

今日讨论▼

你心中未完的关于金庸的回忆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