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要来了,很多人都踏上了归家的路途,有的人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家,有的人搬到了新家,总之,每个人最终回到的还是那最温暖的避风港。
近日,贝壳找房正好借助了“过年”这个话题,推出了一支温暖的春节广告,讲述了“家”的主题,传递出“与每个向前的家同行”的slogan。
讲述四个不同的故事
重新定义“家”的概念
01. 有时离家,是为了团圆
生活中会有很多无奈,也有逼不得已的时候,比如无法回老家跟父母一起过年。
广告中讲述了关于父母回北京儿子家过年的故事,父母提着行囊,笑容满面赶着去北京陪伴儿子,通过父母简单的一句话与朴素平淡的画面场景结合,引发人的联想,想到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过肥年的画面,感受到一个家的温暖。
02. 有时离家,是为了梦想
有多少人是为了梦想,却无法回家过年的?
广告中讲述的是两个女生在过年期间找房子,过年了两人可以不回家,但依然住在同一个家,又诠释了“家”的另一种含义,而且说出了一句话,“过节了房子不好找了吧”,既提及到了过年又突显找房子,与贝壳找房品牌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在不脱离自身品牌的同时也稳稳蹭了过年这个热点。
03.有时离家,是为了感恩
除了家,感恩,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如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为父母买套房子,报答父母。
广告中讲述的是关于一父母正赶着去城里过年,因为在城里买了房子,有了一个新家,贝壳找房借助了这种情感场景,打开了大多数人对家的爱与理解,表达出在新的一年住在新家的喜悦之情,引发大家对“家”与“感恩”两个话题的深入思考。
04.有时离家,是为了回到更好的家
当我们住在一个小小的房子时,总会盼望住进一个更大的家。就像买了一个更大更新的房子,只为了给爱的人回到更好的家。
广告中讲述的是一家子从一个小房子搬到了一个更大的房子去,努力让自己的家变大,让家人过着更好的生活,似乎这不只是一种梦想也是一种责任。刚好贝壳找房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洞察,使得人们被这种场面所切中,自然而然地让人情感流露。
四个不同的故事,同样以“离开家”的方式体现这些人住进新的家,以各种不同的人物场景呈现在受众的视线中,配以扣人心弦的文案,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众人的共鸣。
此外,通过人物对话的场景,输出简单而熟悉的话语,既迎合了过年的气氛也紧扣了“走进新家”这一话题,告诉大家:家,可以很简单,但很温暖,家总在我们前行的路上。同时也传达出贝壳找房“愿意为每个向前的家同行”的坚定的服务理念。
通过“用户找房”场景展现
突出品牌亮点价值
一支广告视频中若是忽略了产品广告设计这一环节,毫无突显产品特点,想必也很难起到扩大产品宣传的效果。
而贝壳找房这次广告中通过“用户找房”场景展现,突显“贝壳找房”线上服务平台的亮点,比如VR实景看房、优质服务等品牌产品特点。
我们可发现,广告中并没有只顾通过情感的方式强行与“家”扯上关联,而完全无视了品牌产品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宣传产品特点以及展现品牌亮点价值,广告中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巧妙地植入了产品的相关信息,既毫无违和感地进行产品曝光,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而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产品相关信息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既能用共鸣感的文案与画面去触动人心从而传递品牌真心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又可刺激目标受众对贝壳找房APP产生强烈的兴趣,提高品牌在各大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实现贝壳找房APP进一步得到推广,真是一举两得。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多数人都会依赖于网上看房找房,使用APP找房的人越来越多。当然,生活中人们也渴望能在一个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房源、多保障的线上找房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家。
贝壳找房正是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从广告中充分彰显了贝壳找房的优势。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找房的画面,让用户深刻记住贝壳找房能帮助用户迅速了解房源、价格信息,轻松享受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交易过程。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在广告中更直观地让他们了解到品牌特点也是非常关键的。
打出一手情感好牌
建立品牌与用户的情感关联
说到打情感牌,是很多品牌常用的广告“招数”,但是能真正撩动用户内心,并在众多品牌广告中脱颖而出,显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从这支广告来看,贝壳找房不仅是牢牢抓住了很多人回家陪伴家人“过年”这一情感诉求,还以“家”为主题,通过讲述不同人的故事表明离家的目的,以此作为“情感”切入点,从中将广告主题深化,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广告的传播性。
因此,这次贝壳找房上线的广告,还是打出了一张情感牌,灌输了家的概念,并表达了贝壳找房能为用户找到更好的家,无形中加强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
广告最后还是通过了黄轩明星来宣传产品特点,增加用户对品牌的记忆,从中可体现出贝壳找房坚持传达品牌的真实与真心,通过极易引发目标消费者共鸣的一种情感营销方式来促进品牌得到更多人的认知与接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