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品牌们拍广告时,我们在拍些什么?夺人眼球?打温情牌?追热点?
噱头是形式,内核是策略。
不管借了什么样的噱头,其实任何广告策略的本质都是在寻找人性的关联点,这与互联网的产品思维不谋而合。因为任何产品和广告的痛点,本质都是人性的痛点。
广告,是品牌营销的产物,更是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
昨天,看到360路由器发布的2个短视频广告,不是大导演不是大创意,也不是电影级大制作,可别有一番思考。
可能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广告大片看多了吧,现在变得有些眼高手低了,才发现360路由器这2个广告才是市场的大多数。
◆ 不止路怒,“游戏怒” 更让人厌恶
当代人的情绪指数,和网速成正相关。汽车的普及衍生了一帮上路即愤怒的 “路怒症” 患者,而手游的流行,催生了一拨新的群体——“游戏怒” 人群。
这则广告告诉你,很多问题,就是一个路由器的事……
◆ 宝贝,爷爷家装WiFi了,你能来多待几天吗?
初看这则广告,觉得创意略显老套,关于 “亲情计算题” 这个梗由来已久,主打温情牌,但看到一半,故事加上了当代人沉迷网络、没有WiFi就无法生存的现状,还是值得玩味。
很多广告都有个通病——提出问题却不解决,无异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审视批判。不过这个广告告诉你,选一个够快的路由器。
凭老贼的肉眼看,360这波广告应该是小制作,制作成本可能比一些网红小视频还要低,也没有宏大的立意,但目光所及都是生活中的小场景,没有飘,还是比较接地气。
对于路由器这类普通人很难理解其技术优劣势、却家家必备的产品来说,这样场景化的方式来推广卖点也比较讨巧。

但是,不得不说执行环节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演员演技有待提高,配乐跟广告主题贴合度也欠缺;另外,后期的剪辑制作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成片的节奏感建议再紧凑一点……整体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没钱的低成本广告,总的来说算是不错了,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因为我们都没钱,自己做简直惨不忍睹。
对于科技产品如何做大众化传播,这波短视频还是值得参考。
现在WiFi就像水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在大众的认知里这只是一件冷冰冰的硬件,并不清楚各个品牌的产品有何区别,摆出各种参数的对比也根本无法让人迅速理解。

之所以说它讨巧,是因为360路由器这波广告很聪明的放弃了对性能参数的堆砌,没有提及任何CPU、天线、架构等技术术语,而是洞察用户生活,选取了真实典型场景,用或搞笑或走心的小剧情凸显出产品的核心卖点——网速快,在受众心里建立起基本品牌认知。
强调性能参数是站在品牌方的立场,对受众进行所谓专业知识的灌输;而从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出发,更能向用户传达 “该产品能为我提供什么价值”。
这种原则早在苹果公司的传播策略里就被严格贯彻。无论是文字、新闻稿、还是视频创意,任何的行业术语、陈词滥调或是技术类的复杂词汇都会被摈弃,必须转化成大众都能直接看懂的语言。
对于品牌方来说,你的沟通内容越简单,就能接触到更多受众,沟通效果也就越好。
毕竟,对于用户来说,他关心的本质问题并非产品性能多么强悍,而是 “能否解决我的问题”。
有钱有团队,广告也未必好;没钱低成本,也未必不能做广告。别丢了你的用户就行。
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也许能帮到他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