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离开了某金融公司,开始我下一站的求职路程。花了一周多的时间,面试的公司涉及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证券、区块链与智慧教育,面试的岗位包括高级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产品总监。

 

其中某研究院的产品负责人岗位面试,印象最深刻,也收获不小,从上午10点面到下午6点半,经历了七面才结束。我分别说一下每一面的面试内容,一是当做自己的一次面试复盘,二是给产品朋友一次面试参考。


1

HR面+群面

首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并叙述工作经验;其次告知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的原因;接着了解我对产品负责人的求职意向;最后HR简要介绍了公司的相关情况。

 

HR面完后,迎来了产品经理们都害怕的群面,虽说这是我求职生涯中的第二次群面,但我还是比较抗拒群面的,不是担心技能问题,而是发散式的问答没有侧重点。

 

群面就是头脑风暴式的讨论面试,一般在大企业、外企或国企会遇到这种面试形式。此次群面将6人分成一小组,设定了某话题进行场景分析,结合自身的产品经验,进行讨论并发表看法。


2

笔试+实操

 

笔试30分钟考核了8道题,题型包括逻辑题、图表分析题、项目管理题与产品思维题。其中两道题目问得很有意思:

  • 1.深圳有多少人,你有多大概率让她成为你的女朋友?

  • 2.朋友圈查看范围最近三天、最近一个月、最近半年和全部,若让你删除其中一个,你会删除哪个?

 

实操90分钟是比较坑的,让我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痛点后,给出解决方案和产品规划。说实话有点抗拒,多少有点套业务模式的嫌疑。


3

产品经理面试

这次是个三年经验的PM面试我,主要针对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进行考察,一是询问我贷前和贷后那块业务,二是让我结合贵公司业务发表下建议。

 

面试问题比较基础,但对思路清晰、业务逻辑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主要问题有:

  • 1.如何让需求快速落地?

  • 2.你认为做中后台产品的难点在哪里?

  • 3.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项目,针对什么群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4

产品总监面试

  

经历前三轮面试,6个人过了2个,只剩我和另外一个产品小伙伴,其余4个估计被找借口打发了。

 

产品总监面试并没有考核我具体的产品技能,更多是围绕我的以往经验,谈了一些工作流程、产品思维、产品策略、团队管理、产品规划及产品方案等。侧重的问题有:

  • 1.你平时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 2.你对我们公司产品了解吗,说说你的看法?

  • 3.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5

运营总监面试

面完产品总监的,以为是终面了,谁知是个运营总监来面。面试的内容也是偏产品运营,主要围绕拉新、促活、留存、复购等角度,谈如何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升用户粘性,优化引流渠道,制定推广方案,分析各经营指标,提出改进方案。

 

但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她偏业务,做线下市场那块,所以很多问题也就围绕业务,无法深入沟通,也没法展现我的核心竞争力。


6

总经理面试

总经理面试其实就是一个拍板的过程。


刚开口就飚了一段很纯的英文,感觉口语很好,我也用英文说了一下自我介绍和工作经验。

 

紧接着问了几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毕竟是总经理面,回答得让自己显得专业一点。因为这10来分钟面试决定自己的去留,所以马虎不得。

 

最后就是面试提问环节,总经理也给我答疑解惑了,并问了我今后的职业规划。


7

智力测试+HR面试

终于“过五关斩六将”的面到最后一个环节。


智力测试10分钟,6分钟就交卷了,测试结果显示偏向实干型。

 

之后HR谈了一下薪资和福利这块。此外,还了解我之前的薪资构成、职称级别、离职原因,估计是要背景调查,所以撒谎这条红线千万不要踩。HR面完后,整个面试流程也就结束了。

 

这次“一路开挂”的面试经历,感觉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我也在三天后收到了宝贵的Offer。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