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会是我们的了。

朋友去创业了!
他最近很激动的跟我说起了这件事。对他来说,创业,是他这辈子的梦想!从当产品经理的第一天起,就想做CEO。
目前,核心团队里有五个人,其中一个合伙人是来自某个微商团队老板。听到这里,我皱起了眉头。
产品的商业模式没有特别大的创新,简单说,是利用二级分销体系的会员电商产品,赋能KOC生态,圈养私域流量。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销售额已经过千万了。
据我所知,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相同类型的产品,包括云集,环球捕手,享橙,未来集市,有品有鱼和高佣联盟等。会员电商的市场竞争程度,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虽没有共享单车那样火爆,但也成为了今年的风口之争。
按照马老师的思考方式,市场上有这么多完全同质化的产品了,新的创业者还要进去搅浑水,可能并不是明智之选。
在看某会员电商的财报,销售已经几十个亿,着实惊掉了我的下巴。笔者作为电商从业者,似乎从来没听说身边同学,或者其他渠道的朋友有过购买的经历。
我非常疑惑的是他的产品用户到底是谁,给这些用户提供了哪些服务?
作为生意,他的这款产品市场场景究竟如何,我的确不得而知。
作为创业者,他的思考方式,可能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会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的。
靠情怀支撑的创业,当然做不好产品。这样的产品是形成不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且似乎他没考虑过最重要的两点:
  • 一是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不要把用户当傻子,服务好你的用户。

  • 二是想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想得更远一点,如果想不清楚,这将是你未来的一个巨大的包袱。

为什么这两点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聊聊!
01
等价交换:服务好你的用户,用户才会为你买单
不同人带着不同的目的进行创业,很多时候,他的产品初衷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用户体验和服务,只是为了快速的获得利益。在买卖双方没有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过度的透支了产品的商业模式,这会注定失败的。
生意的本质是解决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矛盾,供给侧提供真实有价值的服务,需求侧才会去消费服务。
供给侧作为主动方,需要最大化服务好他的用户,顺从用户心理。用户不是傻子,认为用户是傻子的人才是傻子。
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国家来说,民最大。对创业来说,用户最大。大公司如苹果,亚马逊,阿里巴巴把用户第一作为公司的立足之根本,对用户不同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1、别做让用户恐惧的产品
前阶段有款AI换脸APP在朋友圈火了,是由陌陌的核心创始成员出品的产品,叫做ZAO。上线后,立刻就飙升到App Store的前三,迅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脸替换到某个明星的脸上,再融入到一些电视剧或电影剧情里。这个创意一定是会激发用户进行分享的,只要不是做得那么low,都可以在朋友圈火起来。
怪就怪在自己瞎zao,用户协议中的霸王条款,居然公然出售用户的个人最重要的容貌信息,并且其他影视剧的版权问题也要用户背锅。
表面上看上去是给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实际上可能只是变相的获取用户信息,进行非正常的勾当而已,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一定会消失不见。
曾经在天猫做产品经理时,有个需求是希望可以拿到支付宝的人脸授权数据。当我和那边运营沟通时,我被狠狠的怼了。理由是这两点:
  • 用户在支付宝的人脸授权数据只能在当时用户授权的规则范围内使用,且每次使用时都需要用户主动授权。

  • 在支付宝的人脸数据,是绝对不会给到第三方,包括阿里内部也不可以。

虽然我的需求被拒绝,但是我仍然内心非常高兴,因为阿里是个不作恶的正能量公司,5000亿美金的市值是有道理的。
2、用户不是提款机,他不“将就”! 
最近刚上映一款科幻电影名叫《上海堡垒》。报道称这部电影票房造假,制作水平非常低,让中国的科幻大门刚打开就关闭了。后来,也因于此导演组集体对用户进行道歉,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夸张。
影院下播后,又重新在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架,会员免费,非会员付费观看。因为差评的原因,我并没有去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也没有过多的**。
但当我在视频网站观看了全集后,感觉整部电影就在侮辱我的智商。莫名其妙的剧情,尴尬的表演,浮夸的特效,没有一点打动人心的地方,与同时期的《哪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导演试图通过流量明星的资源,带动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可粗糙的产品难以打动用户。票房卖不动,又想去视频网站捞一笔。他把用户当提款机,用户只能把他抛弃!

3、痛苦留给自己,最好的给用户

曾经的团队一直都在强调投入产出比,如果有投入就一定要快速的看到效果,否则就不要做。工作中,还会经常听到很多说辞,比如“考虑到成本因素”,“因为时间不足”,“开发资源不够,所以..”,这些全都是产品经理为不好的用户体验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其实,能打动用户的,只有你最真实的东西。
Costco近些日子入驻了上海,这家公司曾经被无数公司模仿,包括亚马逊,苹果等,但无出其右,市场上从来没出现过第二个Costco。
原因不是Costco模式复杂,反而简单的让用户非常容易理解。它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是这几点:
  • 仓储式超市,购买会员享受最具性价的商品,严选sku。

  • 购物可得大额返利,多买多返。

  • 商品随时可以退换货。

学不到精华看起来是必然的,没有一家公司敢拼这样的服务。服务是最值钱的,就连阿里巴巴也不敢声称自己的服务是最好的。
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敢把这三点全部做到的,差一点的是只学到了会员收费模式,没提供特别优质的服务,比如那些所谓的会员电商,这里我就不点名字了。
相对不错的产品如京东会员plus和亚马逊的prime会员,用户购物返利,入会还有特别大的优惠。相对来说是比较划算的。京东plus在2018年9月时,付费会员就已经达到了千万级别。
能为用户多做一点的时候,别少做,尽管有时回报是后知后觉的!

02

长线思考:立足当前,更要放眼未来
人与人拉开差距的究极原因是因为思维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思维世界里,会产生不同的过程和结果。恰恰是这不同的结果,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诸葛亮之所以人人称道,是因为他擅长长线思考,可以未卜先知,知道目前要发生的事情,算得准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
但这种长线思考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得来,会受到非常多的阻力。最直观的就是短时间内,可能拿不到可观的收益。需要沉淀很久才能看到效果,出血比输血要快得多。
在创业公司圈子里,有句名言:活着比什么都好!我只想解决现在的问题,只能用临时方案。最终到头来,一直在临时方案上修修补补,花费掉更多成本,再推倒重来。
归其原因就是没想清楚就开干,能想10步路时,却只往前看2步!
困难是借口,想造汽车时,可以先把轮子做出来,让业务跑起来,跑下去就会有收益,不至于在前期坐吃山空。

1、放眼未来,即使三流的idea,也要有一流的执行

曾看过一部电影《大创业家》,讲述的是麦当劳兄弟和雷·克罗克关于麦当劳餐厅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对麦当劳兄弟感到惋惜,思维的禁锢让他们失去了千亿美元的市场。
在美国的50年代,盛行着汽车快餐厅。这些餐厅一般开在比较大的空地上,汽车在餐厅前,不下车就可以点餐。但往往这些餐厅的办事效率特别差,点一份餐需要等待很久。而且,吃剩的餐盘经常丢失和破碎。
真正的生意人都会主动去进入用户的生活中,在不方便中发现商机。麦当劳兄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决定开始做汽车快餐厅餐饮行业。
干就干的和别人不一样!他们重新设计用餐流程,用一天时间在外面的操场上用粉笔演练各个分工的位置和工作流程。取代了送餐,变为用户排队取餐,整个等餐时间由30min减少至30s,堪称奇迹。
在当时这个快餐模式在行业也是非常顶尖的,后来麦当劳兄弟也尝试着开了几家分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难以对麦当劳食品进行严格管控,索性就把分店关闭了,只开一家。
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不能给各州的顾客享用呢?50多岁的奶昔贩卖商克罗克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如果给你两个选择,一流的idea和三流的执行,三流的idea和一流的执行,你选哪一个?
克罗克选的是后者。麦当劳兄弟开不成分店,他可以!克罗克说服了麦当劳兄弟,拿到了特许经销权。后来克罗克把麦当劳的生意做成了地产生意,资本越滚越多,以及达到上亿美金的规模,而麦当劳兄弟还在加州的小店里。
最后,麦当劳兄弟没办法,因为打不赢官司,只能把麦当劳卖给克罗克,最后只拿到可怜的260w美金,从此他们不允许再使用麦当劳商标进行其他商业活动。
加盟,开分店这种模式在当时也并不是很新鲜的idea,但是偏偏遇到了克罗克一流的执行能力,他把生意做到的全世界。麦当劳的股价也从原来的1美元,到达了现在的220美元一股。
战略如果不能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都是空话!
2、选择那些不变的,关注那些未来有发展的事情
巨头们为什么都在关注下沉市场?
农村人口有5.6亿,44%的家庭没有电脑,但93%的用户是有手机的。仿佛下沉市场直接越过了PC,进入了移动时代,下沉渠道的人口红利依旧是存在,所以,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巨头必须选择打开下沉市场。
另外一个创业的朋友,他的经历很“丰富”!
创业时,他拉了几个朋友做起了外包设计的业务,在北京的某个喧嚣热闹的大街边,搭了个简易的草台班子。起初的所有的业务来源都是靠着之前的关系维持,大部分为朋友介绍的业务。
可慢慢的朋友的资源已经耗尽后,由于本身作品质量也有问题,所以后续也没有招揽到其他业务了。创业后的他骑虎难下,即使难也要啃下去,他又开始琢磨着转型。看直播比较火,就进入了直播行业,一顿操作后,又亏得一盆如洗。听说现在又从头开始,去炒鞋了。
他没有看清楚当前,也没有思考未来,走一步算一步。其实,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庄辰超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三次创业成功,圆满套现离场,收益极高。他晚于携程6年创立了去哪儿网,最后还可以和携程平起平坐。这是由于两者进攻的方向和策略不同,携程认为订酒店是人的核心需求,而庄辰超则认为“有地方住”,才是核心需求。
而在2008年创立的Airbnb,目前估值已经超过320亿美元,而合并后的携程去哪儿才197亿美元。Airbnb认为,出门住还能像住在“家里一样才是核心诉求。
对需求的不同理解和不同选择,成就了不同的公司。庄辰超曾经总结过说:你要选择一个比较恒定的市场,作为你公司战略的最终战场。这句话与亚马逊CEO贝佐斯的不谋而合,他说:在未来十年什么将会发生改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我却从未面临这个问题:“在未来十年内什么将保持不变?”


03

总结一下
想要做好产品并不容易,但还是有诀窍的。在创业或做产品时,需要思考两方面:
  • 首先,要服务好你的用户,用价值打动用户。用你的真诚服务,换取用户的信任。

  • 其次,要有长线思考能力,看是简单的idea,如果是人们的核心需求,不变的需求,坚定的执行下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