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撸公众号文章,突然发现文章底部多了俩按钮,分别是“分享”和“赞”。
虽然是两个小小的功能,但身为产品设计师还是会眉头一紧,摸着38Z的胸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微信公众号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确实比较内敛,入口也比较单一。
再加上近两年受短视频的冲击,看文字且有耐心看长篇文字的用户也慢慢变少。
照这个趋势,内容创作者很容易因为没有更多流量,没有被更多人认可,没有变现潜力,而慢慢流失。
这样不管是对于平台还是作者都是不利的。
所以,微信公众号把“点赞”回归和新增“分享”功能,应该也跟这些有关系吧。
下面跟大家聊下我的一丢丢看法❤️。

我觉得公众号加这俩功能,核心是在解决两件事:1.降低作者获得认可的门槛儿;2.帮助作者带来更多流量曝光。
1.降低作者获得认可的门槛儿
以前我们衡量一篇公众号内容受欢迎程度的因素,除了阅读量以外有几点:a.评论数,b.在看数;c.赞赏数。
a.评论数 ?
如果一篇文章有很多读者进行评论,说明这位内容创作者用户粘性挺好,互动性高,商业价值也更大。
但是,评论是需要打字的,打字算是高成本的操作了。
很多读者属于“我认可作者观点但我懒得打字,那我在心里给作者一个赞吧”的状态。
但这种认可方式,作者是感知不到的,且作者也没法量化自己的热度情况(使人沮丧)。
b.在看数 ?
就是你在文章底部点了“在看”表示认可,会出现在微信“发现”里面的“看一看”列表中,曝光给你的好友。
这种功能对内容创作者挺好,多一个渠道曝光自己内容。
但对于读者来说还是有门槛儿的,因为它不具备隐私性,有很多人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在看啥。
c.赞赏数 ?
赞赏要花钱,面对花钱大家都格外的冷静。
有很多读者属于“认可归认可,但是你想让我花钱,再见!那是坚决不行的”。
可以看出以上的这些表达认可的方式,多少还是有些门槛儿的。
而“点赞”功能的回归,优点就是:比起“评论”它更轻便,比起“在看”它没心理负担,比起“赞赏”它是免费。
同时B站的三连功能不知道你们用过没,用户长按“点赞”能够同时完成对作品的“点赞”、“投币”和“收藏”。
对用户来说,低门槛儿的表达对作者的认可;对作者来说获得更多认可更有动力进行创作。
至于微信这个“点赞”会不会对之后推荐算法的权重有一些影响就不知道了。
除此之外,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也给广告主多一个评判的维度,目前广告主投放广告时都是看阅读量和粉丝数,但“互动性”同样很重要,它影响着广告的转化。
因此“点赞”还可以再多一个维度来衡量内容质量,让广告主也好判断。
2.帮助作者带来更多流量曝光
目前公众号官方的分发渠道有两个:消息列表中“订阅号消息”和发现里的“看一看”。
但是最近这一两年,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或者吐槽声较多的就是粉丝和阅读量遇到瓶颈,优质内容的流转很有限,曝光度也不够。
像开头所说,这样会降低作者们的创作动力,所以平台应该也在解决这一痛点。
那这次新增“分享”按钮,比较明显的优点就是?????:
减少用户“分享”行为的操作步长(虽然以前点文章顶部的三个点“…”也能进行分享,但不可否认用户都是懒的),使优质的内容便捷的分享给“好友”或者“朋友圈”,增加内容曝光量。

说直白点就是:只有优质内容有更多的曝光机会,获得更多的流量,内容创作者才更愿意/更有耐心分享优质内容,用户才能有机会接受到更多有价值内容,这是个良性循环,对于微信整个生态也更好。
不可否认每个创作者都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能够跟自己有更多的互动,我也是(肤浅人类的虚荣心 ?)。
所以我每次都尽可能的回复大家每一条评论,因为我觉得吧,大家既然愿意做这么高门槛儿(打字)的互动了,还是很感动的。
我竟然哼了起来: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
好了,以上是关于公众号增加“分享”和“点赞”功能的思考,希望对你们分析产品有一些帮助。
差不多就这些,如果你闲着没啥事也可以在体验下下面的“点赞”功能,如果你非要三连,我也能勉强接受,害 。
哈哈哈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