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B 端产品,就看「司马特小分队」
我记得刚做产品那会,有一个很搞笑的事,那就是开发问我,“直接写死还是做成可配置”,我傻傻的回答说:“直接写死”。然后就看着开发呵呵偷笑着走开了。
当然不久后我就知道,开发为什么偷笑了。项目上线后,自然最后也给自己挖了不少的坑,可谓是相当被动。
随着对产品的理解愈发深入、对技术实现更加了解,我在早期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论,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灵活化设计”。
灵活化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趋势。
01
为什么需要灵活化
02
灵活化体现在哪里
1、参数的灵活化
比如最简单的,开发会问这个参数要不要写死?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评估这个参数会不会变化?如果经常会变化,那肯定不能写死,因为写死就意味着每次变化的时候,都需要开发更改后发布,麻烦且耗时,对用户也不友好(需要更新app)
再比如搞一个线上活动,如果活动直接写死在页面上,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想要下架活动,开发还要手忙脚乱的修改线上代码将其下架,如果提前考虑做个“可下架”的配置项,是不是就很轻松了。
2、流程的灵活化
做saas的小伙伴一定深有体会,那就是不同的客户的业务流程有所区别。
比如对于医疗诊所来说,主流程大致都是预约、登记、分诊、问诊、检查、缴费、配药。但是有些小诊所因为只有1个医生,不需要分诊,如果你把这套流程做死,也就是说必须要经过分诊后才能医生问诊,那对于这家诊所来说,根本无法使用这套产品。
有些诊所还会把收费和发药统一让1个人来一次性执行完成,那么从流程角度来讲,就无须把收费和发药拆成两步完成。如果流程固化就会很尴尬,要么只能满足这家客户,要么只能满足另一家客户。
3、技术架构的灵活化
我们知道,电商app中,提交订单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页面,既要关联很多不同的业务模块,又要保证其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所以提交订单页的设计方式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外卖平台的提交订单页,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信息,有配送方式相关的、有促销活动相关的、有积分抵现、电子券抵扣等。
03
灵活化是一种底层能力
当我们再考虑灵活化的时候,本质上我们在考虑什么?
我们希望一套产品、一套系统可以尽可能的变得“健壮”,当他面对任何风雨的时候,都能屹立不倒。
这种灵活化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在风险来临的时候,可以用最轻便、最低成本、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说灵活化是一种思维,因为它可以被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产品设计。
比如我们在考虑一件事该如何解决的时候,并不应该一言以蔽之,这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说,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预设几种方法来针对性的解决,这就是灵活性思维所带来的执行上的变化。有些人只想了一个固定方案,结果发现当场景有所变化时,这个方案就行不通了,然后又没有提前准备Plan B,于是就陷入了僵局。
所以,多些灵活性思维,它能让你变得更加的从容。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者「苦恼不知道如何成长」,那就加入我们的星球「B 端产品经理之家」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