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品牌基因如何培养?审美品味对一个营销人的重要性?如何最具性价比的塑造你的品牌?

今天说说品牌基因如何培养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科会对“基因”有点挑剔,创业者如果希望培养自己的品牌感觉,都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甚至需要刻意练习的?

  

为什么创业者要有品味?

我们看看身边的中国创业公司,大家的审美要么是神一致的停留在上个世纪,要么**脆对审美是没有概念的,公司连套成型的vi 视觉体系都没有,任由自己的logo 和各种底色搭配在各种千奇百怪的活动上。公司内部的设计,就更是奇特的令人发指了。说这些跟品牌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这暴露了这家公司在“形象”问题的用心程度。不是所有“经过设计思考”的东西都是更贵的,反而那些城乡结合部审美暴露了企业品牌审美上的懒惰。

 

创始人的新审美决定了这个品牌的调性,为什么是“新审美”,因为是针对上个阶段的旧审美说的,我们会发现以前我们觉得好看的东西,现在大家会觉得比较搞笑了,很典型的例子:


▲父母专用表情包


但是还记得吗?我们曾经也觉得这种旋转式、炸裂的配色的图片很好看的。

 

如今的互联网审美下,大家更倾向于戏谑、效仿、解构、不刻意,一改过去那种一本正经、和谐均衡、大义凛然的审美表达。



是的,我只是举个例子,大家能感受出我们整个社会的审美其实在发生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在这里我姑且把他们叫做“新审美”,这种情况下,有些审美还停留在之前的,或者对企业的品牌的整体审美把握没有跟上时代节奏的,就会感觉摸不到头脑。

 

不仅仅是这种戏谑、效仿的审美,除此之外,简洁甚至性冷淡风的企业装饰,也与之前豪华冗余的风格大相径庭。审美这里,我同意设计师们的建议:多看。好的品牌感觉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好的事物的反复观摩。

 

如果你不是搞设计的,建议去交几个设计的朋友,在他们的带领下去感受当代艺术、建筑甚至米其林星级餐厅,去感受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因为“只有见过最好的,你才知道标准在哪里”。

 

看得多了,你的审美才能训练出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补习的功课。有一次我去马泉营的红砖博物馆,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家长带3-4 岁的孩子在博物馆看展,我就跟朋友感慨:这代人的审美从小算是没落下课。

 

悄悄说一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国外的创业公司,哪怕是在车库里那么恶劣的条件,都显得比我们的创业公司更酷的原因。

 

说完新审美,我还想说一点,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


  

好奇心和想象力


最近几天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按照我之前说的好奇心训练和观察力训练,这是一个可以逐渐做起来直到养成思维习惯的事。我们大部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说很弱的,好像对很多事情都习以为常。今天下午北京的天气突然从晴朗转向阴云密布,随后出了双彩虹的奇观。这个时候,朋友圈刷屏,大家全都是清一色的说哇、靠、耶、牛,双彩虹,好运气!我看到一条是芭莎男士的主编王振宇发的,当时我就乐了。

 

“关于双彩虹,相信大部分大哥都没读过搜神记,建议不要老装着热爱大自然和生活了,花个块儿八毛买本书,好好读读,看看虹化丈夫,你就知道双虹一出,赶紧回家,不然就变王宝强了。”不评价内容,单说这个切入点,就从我那一票晒彩虹的亲友团里脱颖而出了。

 

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你才能想出跟竞品不一样思路的内容、渠道、时机,这样你才有可能做的更好。不然,大家在一个维度上拼火力,能甩别人多远呢?

 

好奇心能促使你发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就是新的机会。所有乘坐电梯的人都有机会发现电梯里可以做广告,但是没有,分众传媒做到了。

  

关于品牌观


最后一点:品牌观。别人我不管,至少咱们这个群的朋友,我希望大家能树立更正的品牌路子,能把品牌正儿八经当作一个战略行为去考虑,而不是一个技巧,一个营销手段,品牌能包含的远比这些多的多,它包含营销手段、策划、创意、节奏、广告等等等等。考虑品牌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能从上到下的整体考虑,而不是把它单独拎出来当作一个割裂的行为。产品烂拿品牌堵窟窿?临时抱佛脚做做品牌?品牌交给市场总监去弄吧创始人完全不管不问?品牌都是虚的,整点带销量的事是正经?以上这些想法一旦出现你的脑子里,要审视一下你的品牌观了。不要嫌我麻烦,如果你在这里不麻烦一点,事后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你。

 

如何培养这一点?我建议大家正儿八经看几本品牌的经典,摈弃急功近利的想法,不要着急用品牌“起效”,自己也不要想学了几天就要靠它赚流量,品牌是奢侈品,不是快消品

 

话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专业性有点太条条框框了,有点言过其实了,总是心有不甘,希望能在专业性之外,寻求一些能有性价比的做法。

1、做足该做的“形式功课”,什么是“形式功课”?就是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做没做的事。比如一个公司的logo、slogan、vi 视觉体系、搜索引擎优化、词条搭建、官网、主要新闻发言人的正式形象照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很快做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的事情。做不不做,其实差别是很大的。

 

2、最好的性价比在于差异性,不管是你的内容还是渠道,其实能打差异性中这张牌,你就无形中节约了很大的成本,如果所有同行都在运营公众号,且大家已经都运营的不错了,你再去苦哈哈的运营公众号内容做品牌转化,是不是性价比有点低呢?

 

如果别人都没有广告投放,只是在软文侧努力,你是否可以考虑干脆大鸣大放?

 

差异,是大家永远一定要心心念念的点,我曾经也说过,凡是你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那个创意,那个内容,那个想法,一定是大多数人想想就能想到的,你要果断放弃这个想法,继续去想别人想不到那些。

 

3、还有一个性价比的提示是: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没产出,零投入有产出。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希望花点小钱试试看的想法都是性价比最低的想法。谨记这句话,要么一分钱不花,全靠自己憋出好的创意,要么去想办法用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投入,砸一场烟花。

 

4、用最好的。这里的最好的未必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的。什么叫最好,比如,品牌总监,要找到最好的,顾问要找到最好的,设计师,找到最好的,都用最好的也许当下的金钱成本会有点高,但是想对你找了错的人耽误的时间来说,钱真的是最便宜的东西了。在如今这个时代,有条件能用钱找到最好的人的话,就不要退而求其次。往往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大家苦着脸抱怨说,我们也有钱,虽然不是最多,我们希望能在我们有限的钱里找到最好的也找不到,往往是花多少钱都找不到在这个钱里最好的那个人。那就是回到我刚才说的: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这一点很重要。做为ceo或者市场总监,你的工作有一多半是用来删除那些不好的,但是你常常迷茫,不知道怎么取舍,原因就在于你们没有见过太多好的。读书,读最好的品牌的书,学习,跟专业的人学习,聊天,跟市面上最好的人聊,案例,分析最棒的案例。要知道好的,以及好在哪里。

 

5、做几件最闪耀的事。活动、软文、创意、互动……你不需要忙很多,面面俱到,但需要做一件或者几件足够让你的消费者和同行记住你的事。要用一件事制造足够大的动静,哪怕把所有的资源都压在一件事上。而不要低效的勤奋在一些自嗨的事情上。聪明的人要做减法。

微信ID:liaotian78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