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进口奶粉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35%增长到2015年的50%,再加上跨境购,预估今年进口奶粉市场份额可以达到65%以上。

而在剩余的35%非进口奶粉的份额中,又有大部分是来自国际品牌在国内的生产,如多美滋、雀巢之类。

这还没完,在剩余的少的可怜的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中,又有大部分宣称奶源是进口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老百姓但凡能喝得起进口奶粉的基本都喝进口奶粉,实在不行喝国际品牌的奶粉也可以,再不济也要喝进口奶源的,而中国牛产的奶基本没啥机会做成奶粉供中国的孩子喝了…

而其中的原因,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国产品牌已经失去大部分消费者的信任。(尤其是“三鹿事件”之后)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国产奶粉品牌都要学某因美或者某生元——把自己包装成洋品牌的样子,比如飞鹤,圣元和三元等。

这些品牌貌似从不介意自己是国产品牌的身份,坚持走民族路线。

尤其是飞鹤,更是宣称要打造“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

其实,抛开品牌的历史资产和民族情结的问题不谈,如果光说飞鹤打出的广告策略,我认为是非常好的。

毕竟,在普遍的认知中,中国宝宝在喝了某些洋奶之后,的确会产生一些不适感。(PS,本文只讨论认知,不讨论各种事实,如果你想知道究竟哪家品牌的奶粉最好,本文无法提供答案)

不过,当我在看国内外奶粉品牌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的时候,真心感觉:这些国产品牌,在营销的内容上就已经输给了外国品牌…

一、外国品牌在做什么?

当我们再说惠氏,雅培,诺优能等国际大品牌的营销时,你会想起什么?

明星妈妈代言?直播亲子活动?还是赞助某个大型节目?

其实,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关键,或者说它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我认为这些外国品牌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们的营销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推销产品,而是在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

什么的解决方案呢?如何选择更好的奶粉?

这太狭隘了。

事实上,它们是在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与“哺育孩子”有关的方案和知识。

比如下面这些例子:

《99%的妈妈都不知道,选一个高逼格奶粉的学问居然这么多!》

这是雅培为其奶粉做的一篇推文,即使不看里面的内容,我们也能大概想象出来:这篇文章主要会讲母亲在选择奶粉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当然,既然主角是雅培,自然少不了对雅培的各种赞美啦。

不过,它并不是空洞的鼓吹,而是一本正经的讲述各种科学知识,比如:

升级的配方里含有了RRR,也许很多宝妈都会对RRR这个名词感到很陌生,但说DHA就应该不陌生,只是DHA不是越多越有用,要最大化利用它才有用。

最新的科研文献查下来我才知道,DHA很容易被氧化导致失去活性,而RRR是一种天然的脑部营养元,富集于脑部负责学习,思维,记忆的多个关键区域,能保护DHA不被氧化,有效提高DHA的利用率,有助于宝宝脑部发育。

再比如这篇:

《『王牌代言』“娘娘”蔡少芬的自然育儿经正在直播!快来偷学艺!》

这是写诺优能的,看上去好像只不过是请个明星来做直播代言,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明星只不过是个吸睛的壳,真正的重点在:诺优能通过“育儿经”这个节目,在塑造品牌作为“育儿首席知识官”的权威形象。

还有这两篇:

《配方奶原来还能这么喝!宝宝口粮新吃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从国际章到醒醒妈,如今章子怡美得温柔又有力量 !》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不是在介绍奶粉,而是儿童奶(雅培旗下品牌)和智能冲调器(惠氏旗下品牌)。

而这就是刚才说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使用场景等,消费者考虑到的和没考虑到的,它都解决了。

甚至连产品的细节介绍(比如吸管上面的“防呛孔”),都会让你觉得它们真正的好专业,好权威。

好吧,也许作为营销老手的你会认为这些都很平常,那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国产品牌吧。

二、国产品牌在宣传什么?

如果说进口品牌已经在建立“首席知识官”的形象了,那国产品牌就还在“做公关”或者“卖情怀”…(并不针对所有外国品牌和所有国产品牌)

比如下面这些:

《外国人直呼奇迹,国产奶粉在美国刷屏!16年零事故,1年狂卖46亿,光纳税就8.7亿……》

《别轻视!90%的妈妈都做过这件伤害宝宝的事情》(PS,标题与核心内容基本无关)

《如果陪我走到最后的是你,你不说情话也没关系》

如果你点进去看这些文章,你会发现:它们要么在讲“某企业为社会出力,建希望小学或者资助贫困山区儿童”;要么就是“某企业又拿了什么什么科技奖”;再要么就是走情感路线,先把产品拟人化,然后再讲个感人的故事…

虽然这些文章的阅读量都不错,但对于品牌来讲,尤其是处于劣势的国产奶粉品牌,这些一惊一乍的内容真的没太大价值。(对消费者而言)

1)建希望小学

我认为这个挺荒唐的,一个奶粉企业为什么要去建希望小学?

体现社会责任?也许吧…

不过,奶粉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不应该是生产更好的奶粉,让宝宝更加健康吗?

总感觉建希望小学跟烧香拜佛没什么区别…

就算要建,去建胎教班,早教班或者幼儿园是不是更好?

2)企业获奖

对于缺乏“安全认知”的国产品牌来说,能获得与安全有关的奖的确是好事。不过问题是:消费者对这些“官方信息”的信任程度究竟有多高?

08年的三鹿还登上了所谓“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呢…下面这段就是当时的原文:

2008年1月8日,三鹿“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得了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国内唯一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乳品企业。

该项目创造了领先同行业的“五大创新技术”:免疫活性物质保持技术、蛋白质重构技术、脂肪酸重构技术、关键生产工艺优化技术、重要营养素检测技术;通过五大创新技术和成果集成,使免疫球蛋白活性保存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攻克了蛋白质消化吸收、过敏原成分控制、脂肪酸含量与结构差异等难题,使婴儿配方奶粉全方位接近母乳,幼儿的生长发育得到充分保证,全部营养素均衡、质量安全,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更彰显了三鹿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方面的顶尖实力,成为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和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

3)走情感路线

这个就更莫名其妙了…说一大堆煽情的话,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的需求。

消费者才不会关心你的内容会不会把她感动哭呢,她只关心自己不会因为孩子出了事而流泪…

当然,这些内容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飞鹤宣称自己在美国大受欢迎,以及连续获得“世界食品品质品鉴大会金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国产奶粉的出路在哪?

国产品牌要想真正突破窘境,就必须向外国奶粉品牌学习,或者更进一步说:

向母婴领域内的KOL学习,把自己变成该领域内的意见领袖或者专家。

有个很平常,但也很奇怪的现象是:

KOL的受欢迎程度,往往都高于该领域品牌方的受欢迎程度。

比如下表中,奶粉品牌的粉丝数虽然很多,但点赞数远远小于粉丝数还不如它们的KOL。

数据来源:FooAds.com

说它平常,是因为绝大部分品牌都这样的,粉丝质量远不如行业内的KOL;而说它奇怪,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居然都没有扛起它们真正应该扛起的社会责任,反而是KOL们在帮它们扛…

奶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呢?

当然不仅仅是卖奶粉,而是为“宝宝的健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过,如果你去看这些企业官微上发的东西(包括刚才那几篇微信文章),你会发现它们都只不过是个卖货的商家而已,发布的内容对消费者几乎没什么实际作用。

反观那些KOL,他们每天发的,都是与健康或者育儿等有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才是对消费者真正有价值的。当然,之前提到的外国品牌,其实在内容层面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我认为华与华公司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

“任何企业都应该是咨询企业!”

什么是咨询企业呢?

咨询企业就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来找我,我给你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新口味的牙膏,大多是香精公司研发来提议给牙膏公司的,而不是牙膏公司研发的。香精公司做市场研究,开发出新的牙膏,把这个牙膏方案推销给牙膏企业,从而达到销售香精的目的。

这里,香精公司就是咨询公司,而牙膏公司就是“消费者”。

说回奶粉行业,就“哺育后代”这件事,对任何家长来说都是人生中最麻烦的事,他们会进行大量的咨询活动。

不过很可惜,他们咨询的对象并不是企业,而是自己的亲属,朋友和网上的KOL等。因为大部分奶粉、母婴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只顾着推销产品,搞一些花里胡哨的营销/促销活动,这怎么能让消费者产生信任?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企业做营销,都要去找KOL们借张嘴。

最开始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好,利用口碑效应嘛…

不过现在看来,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挺悲哀的…这还不仅仅是信任问题,而是消费者无法从企业那里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个人认为:国产奶粉品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家长提供解决方案”上面,包括“奶粉知识库”,“育儿知识库”等的建设,把自己变成一家咨询服务公司(比如飞鹤,既然说要打造最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那就应该解释清楚“中国宝宝与外国宝宝的具体差异”,而不是光说个口号)。


甚至之前提到的胎教班和早教班,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毕竟,要想让别人听你的话,你得先给他们上堂课。教他们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让别人感觉你很权威也很有价值。而不是去捐点款就指望别人说你的好,更不是讲个感人的故事,就盼着消费者哭着来抢购你的奶粉…


当然,有人说:“国产品牌之所以主打公关和走情感路线,是想突出自己的正面形象。”


突出正面形象是对的,这也是当务之急。


不过,如果连本职都没有做好,做再多的好事能起多大作用?另外,把人感动哭了就可以提升品牌的形象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