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想说下知识付费的话题,今天简单聊下。
从开始的得到、知乎live,到如今贩卖焦虑的各类职场技能课,知识付费整个行业依然混乱的很。
而对于我们用户而言,如今大部分知识付费贩卖的并不是技能,而是一付缓解你内心焦虑感的药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许并不能学到什么,只是喝了一杯包装成干货的鸡汤。
一、知识付费质量普遍较低
目前知识付费还属于混战阶段,千聊平台对外宣称注册机构及讲师数量超100万,荔枝微课则称活跃讲师超23万。如此庞大的讲师团队就说明了知识付费内容质量注定整体偏低,当然也不乏有高质量的精品内容。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付费课程、进过付费社群,但付费所得来的内容质量往往并不如意,传授的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理论,谈产品就必谈人性,谈营销就必谈洞察,谈成功就必谈坚持,谈股票就必谈时机,听完之后不少人应该都有“被骗”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只是一遍遍的在学习你知道的知识而已,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升级”,就像你每年都考过一次英语四级,并不能证明你的英语进步了。但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部分课程的质量本身就不怎么样。
对于机构和某些讲师而言,知识付费只是用来割韭菜流量变现的一个时髦方式而已,真正对内容精益求精的讲师其实少之又少。甚至现在判断一个领域火不火,就可以看那个领域的知识付费多不多。
在内容领域创业的凯叔在混沌大学中提到,如今的知识付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知识付费的海报就能看出,如今的海报像极了超市促销的**,那么内容质量可想而知。
二、知识付费给不了你捷径
想要在知识付费获得专业技能,在我看来是一件近乎于不可能的事。知识付费适合普及性及入门性的知识,适合从0到1的认知转变,而非从1到100技能操练。但就算是从0到1的入门概念普及,也容易造成用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因为太浅。
当你在行业入门阶段,或者是进入一个陌生领域时,知识付费能够提醒你的行业思考方式及常用套路,简单来说就是带你“长点见识”。而对于进阶,更多的是需要深度交流及实践练习,这种互动的深度并非目前多数知识付费所能够承载。
每一个领域的高手都是花大量时间实践操练出来的,而不是听课听出来的。知识付费容易让我们陷入只要听了这一堂课就能技能升级的误区,这就好比在淘宝上用九块九包邮买一个LV一样不可靠。
三、内容可复用性并不高
对于大多实操性案例的复盘课程,其中所讲的套路不一定有很高的复用价值。对于推广案例而言,别人有的冷启动资源你未必有、别人长期所累积的品牌资产你也未必有,别人有的预算、团队你都未必有。
大多数没有可比性,要是真能直接套用,那每个人都能做出刷屏案例了这也不现实,只能说背后的洞察逻辑有可取之处,再加以吸收就好。
更极端的是有些现象级案例基本无法复制,一些具体的技巧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并不适用,甚至是违规操作。另外,如今套路更新太快,当你听别人讲课的时候,也许有些技巧早已失效。
所以当我们面对知识付费的时候,也许摆正好心态才能获得更多。
知识付费的整个行业同样也面临着下半场的精耕细作,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内容出现,但还是要说句鸡汤的话,知识付费无法让你变强,让人变强的只有你自己。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