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做生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个农民却很不一般,他将一颗枣卖到了8元钱!而且还开出了红枣专卖店!
在全国有2000多家专卖店,仅仅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就轻松过亿!
而且还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枣业第一股”,市值最高时超过110亿!
他,就是好想你的创始人——石聚彬。
01
农民做生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个农民却很不一般,他将一颗枣卖到了8元钱!而且还开出了红枣专卖店!
在全国有2000多家专卖店,仅仅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额就轻松过亿!
而且还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枣业第一股”,市值最高时超过110亿!
他,就是好想你的创始人——石聚彬。
01
高考落榜去贩枣
成万元户后却血本无归
石聚彬,60后,出生在河南一个小农村。
石聚彬对小时候的记忆就只有一个字,苦!
小时候,家里常常不够粮食,红枣汤成为了家常便饭。
14岁那年,母亲生了重病,让这本就一穷二白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能跃出“农门”,石聚彬把希望都寄托在读书这条路上,可1982年高考,他却落榜了。
尽管天不遂意,但他没有就此颓废,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他的家乡,遍地荒丘,没多少产粮,枣树成了村民的救命树。
既然家乡最多的就是红枣,何不就地取材,做枣生意。
1986年,石聚彬从报纸上看到深圳人爱用红枣煲汤。
他灵光一现,决定去深圳贩枣,于是他带上10筐红枣乘火车南下。
那时的火车慢啊,到了深圳,他的枣很多都不新鲜了。
为了尽快“甩货”,石聚彬干脆来个“买一斤送一斤”,价格便宜、味道又甜,红枣一下就卖光了。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年石聚彬重返深圳,顺利赚了2万元,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乡亲们听说此事,全涌进他家,希望他带着大伙致富,还把他选为村长!
身兼重任的石聚彬,决定干一票大的,收了20吨大枣,租了5辆大卡车,直奔深圳,但世事难料!
南下路上,雨水连绵,堵车不断,耽误了三五天才到深圳,枣有一半都发霉,有些直接烂掉。
心急火燎的石聚彬趁着晴天把枣拿出来晒,可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他血本无归!
这一次惨痛的经历,让他亏了5万元,这都是村民的救命钱啊,他感觉没脸面对乡亲。
第二天,就辞去村长一职,外出打工,临走撇下狠话,“还不上大伙的钱,我永不进村!”
02
“赢者就是变者,变者就是胜者!”
后来石聚彬去了郑州一家印刷厂,踏踏实实干了5年,从搬运工一路干到副厂长。
黜衣缩食,存了8万元。石聚彬回到村子,挨家挨户把欠的钱还上。
5年过后,家乡还是老模样:红枣卖不出去,烂遍大山,村民过得还是穷酸日子。
村支书问他,“能否带大家再干一次?”
石聚彬二话不说,辞去副厂长,回到村里卖枣!
经历了上一次的惨痛教训,石聚彬意识到做生意要讲究方法。
他决心研发有科技含量的高品质枣, 做一个卖枣的狠角色。
石聚彬认为,要想突围,就抓两点,创新和品质!要比别人好,和别人不一样!
这一次,他一出手就与众不同,瞄准了中国养生市场,推出“鸡心人参枣”。
“别人用糖煮枣,我们用人参煮枣。”
产品一经投放,3个月不到,销售额就突破30万!
石聚彬,成功将“鸡心人参枣”打造成爆品,不仅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还凭借创新品类,占领了消费者心智。
第二次创新,他推出了“无核枣”。
有一次,他听见客户抱怨说吐枣核麻烦,于是他召集全厂技术员开发出了一款去核器,把枣核打出来。
那年他拿着两箱样品去了广交会,一炮而红,卖出了10倍于普通枣的高价!
不久后,石聚彬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赢者就是变者,变者就是胜者!”
好想你,聚焦红枣这一品类,不畏创新,开发了众多产品线,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
枣片、枣粉、枣干、蜜饯系列、鸡心枣、金丝枣、无核红枣、枣馍馍、枣酒……
小发现创造大效益,一颗普普通通的红枣,竟被石聚彬演绎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十三大系列、二百七十多个品种。
03
品质是1,
品牌、营销、广告都是后面的0
在早期,为了保证枣的质量,石聚彬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户种枣,公司收枣。
但有的农户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偷工减料,种出的枣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有农残,这可把他愁坏了。
石聚彬思来想去,2001年他琢磨出一个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
首先,他花巨资建起千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培养优良枣树,再包给农民,还请专家免费培训。
其次,禁用化学农药,只用生物农药。
为此他专门成立了研制配方肥的部门。收枣时,严格到只要农残超标一次,就不再合作。
枣源有了保证,石聚彬再狠抓工艺!
他花1000万从以色列引进一条大枣生产线,每颗枣有5道清洗工序,还要机选两次,人选两次,接着高温臭氧杀菌,前后得经历20道工序才能出厂。
这也是为什么“好想你”这么贵的原因,400克包装最低售价就268元!这是树龄几百年以上的古枣树上结下的肉厚甘甜的“枣博士”系列。
而古枣树上嫁接新品种结下的肉筋而不腻的“金牌博士”系列,价格更昂贵,算下来每颗枣在8元以上。
品质是1,品牌、营销、广告都是后面的0,这句话在互联网时代同样受用,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参与感》就提到过:互联网思维口碑为王,想打造好的口碑,产品是发动机。
04
开红枣专卖店,打响品牌
红枣的线下销售终端一般都在超市,但石聚彬觉得,超市里以日用品为主,“除非搞促销,否则走量很慢”。
另外,回报率较低,“资金没法回笼,就没钱更新换代新产品。”
为此石聚彬反其道而行,干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开红枣专卖店!
为此,他还把店名取为“好想你”, 当时周围人都觉得这名字“特俗气”“特过时”。
但石聚彬倒觉得,以往中国人太含蓄,想你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好想你”这名字能传情达意,是个好名字!所以,他力排众议,决定店名就叫“好想你”!
结果招牌挂上,“好想你”这名字就自带营销效果,念起来顺口、亲切,消费者易形成清晰的记忆点,知名度一下就打开了,甚至还出现“好相你”“真想你”“想念你”一堆山寨。
对于品牌而言,渠道至关重要,好想你大胆革新,从超市剥离出专卖店这一销售渠道,从被动变为主动,夺回了更多的话语权。
05
好想你的成功学
说了这么多,你从石聚彬的身上学到什么?
一个普普通通的60后,白手起家,可以想象当时创业有多么得艰难,而且还是选择门槛低、竞争大的红枣行业,这又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无畏。
可沈聚彬就是这么“傻”,一旦选择,便一头扎了进去,在这个如此垂直的领域,将红枣做细、做透、做到极致。
所以,行业不分好坏,不分大小,即使是再小的行业也能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风口、追流行、追高大上,结果赔的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不是说风口不能追,只是在入局以前,应该深度考虑自己是否有技术、有人才、有商业模式,就算有实力,是否又有强大的资金链。
有时候把眼光和思维聚焦于小行业上,反而更容易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就像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石聚彬,靠着红枣,撑起上百亿的身家。
很多人都说这些传统行业没出路了,但他们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
真正死的是那些不思进取、原地踏步、不创新、啃老本的企业,这些企业就算抓住了风口,最后的结果也是死。
何不学学今天的主人公石聚彬,一心一意专注一个领域,脚踏实地,做得比别人好,做得与别人不一样。
就像他自己说:
“每个人一生只能办成一件事。
我不求多,就认定了红枣,
那是我们家乡的根儿,
也是我这辈子能成事的根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