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最大的刷屏事件是恒大足球队新主场在广州开始动工。外观设计好看与否也许属于个人喜好,不好评判。
不过网易体育等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刻意强调了:「新球场是许董事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亲自构思概念、亲自修改方案、亲自规划商业及业态,再次体现其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做事风格。」

我不禁苦笑,董事长亲自参与方案设计就是做到最好的保证?据说这次参加投标的8位建筑师都是世界顶级大师。都这个阵容了,构思和修改方案还需要许总亲自来,说不定许总哪天也能像江一燕一样拿个国际建筑大奖了。

如果说许董是房地产企业经营的专家,大家心服口服。但是这个建筑设计,我查了下许老板的百度百科,好像还真没学过…

从事的房地产行业,看过无数建筑图纸、认识很多设计师、懂一些规划和施工…但是距离职业建筑师都差距很大,更别说是顶级专业设计师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业余、职业和专业。
1

“职业”简单来说就是干什么工作的,可以是名词,比如从事建筑设计的,做市场营销的,做电视主持的..

也可以是形容词,职业运动员,职业作家,职业主播…这里的反义词就是“业余”,很多人有兴趣或者很热爱,可以称之为爱好者。
比如我是写作、网球爱好者..但是我跟职业从业者相差很远,离专业级别更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爱好者想成为职业从业者有可能吗?有的可以,比如写作,每天如村上春树那样不断书写,说不定到了60岁可以实现;但是网球显然不可能,因为门槛更高。
对这一点有着清晰的认知特别重要,从业余到职业需要寒窗苦读,或者是多年的训练,不但需要天赋和热爱,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实践。

2
成为职业,不但具有专业知识,还需要在从事某项职业中都必须遵守一些基本规则。

我们说这个球员是职业足球球员,他的言行举止必须职业球员的基本要求也必须符合俱乐部的各种规定。比如具备职业要求的身体素质、体育精神,还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不在外面惹事,集训要准时参加…
职业写作者,需要坚持原创,少错别字,如果引用需要注明,观点是客观的经得起推敲的,这就是基本的要求。
职业打工者,不能穿着拖鞋见客户,发送邮件不能发错收件人,不讲同事八卦、不互探彼此收入,邮件及时回复,开会做好笔记。如果是新媒体运营,内容相关性强,粉丝有增长;如果是销售人员要经常跑客户,发给客户的报价单不出现数字错误…

职业网上培训师内容要严谨有逻辑,口齿清晰,备课充分…
如果能做到这些,算是在这个职业领域“入门”了。
3
那么从职业如何迈向专业?我们先来说说大家常说的“靠谱”。
职场上夸一个人靠谱潜台词是“这件事交给你,放心。”
「系统bug交给你修复能很快搞定,靠谱。」
「客户交给你,不担心跟丢,还能见招拆招,靠谱。」

「一个广告提案,能够在见客户之前1天完成,留给大家讨论修改,靠谱。」
靠谱的反义词是不太可靠。比如交给你的事情,在指定时间完成不了,而且也没有提前打过招呼,这真的很让人抓狂。最后一次reivew才说单子进不来,业绩完不成,不太靠谱。

所以,靠谱是从入门到精通的第二道关卡通过后,大家会贴上“这个人值得托付“标签。

4
有了“说到就要做到”和“值得信赖”那么是否意味着专业呢?还不一定。

有的人很靠谱,但是只是会执行,没有在某个方面精深,那么也还没到专业。但是我们夸某个人很专业,那么他/她的特质中包含了靠谱。
专业指的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独特的知识、才能,并且具备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的态度。
专业的反义词是懂一点点,所以聚焦很重要。

这几年流行的“T型人才”对专业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专多能”强调先在某个领域深扎,然后再做横向拓展。比如从事数字营销的人士,精通数字分析、搜索引擎优化等等核心技能,但是也对品牌、公关、文案创意等有全面的了解。
在某个领域做到出类拔萃很重要。对于什么都懂的人,选择的也许就是“平板人才”看起来很大面积,但是浮于表面,沉不下去,很难有竞争力。

5
而要实现专业,必然少不了1万小时定律,更需要是专业的态度。

早年的香港人在职场就是以专业著称。我之前在IBM工作,对当年中国区CEO周炜坤先生的演讲极为崇拜。

作为一个香港人,普通话不标准,个头也不高,按理来说气场也不大,也没有现在罗胖、老罗的那种段子,但是他的每次演讲总能吸引大家全身贯注的听讲。

相比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说的“下一张,下个问题我们说说…\” 周董事长认为讲话和做演讲最考功力的不是PPT做的多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是每张之间的逻辑关系讲起来要让人有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的过渡,这样才能听众舒服,更会有意思。
也就是说讲故事不是肤浅的用一个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而起、承、转、合,即合理又顺畅

所以,请在做演讲之前,既需要能够清晰表达内容的PPT,更需要逻辑清晰顺畅的不断演练,让所有的内容一气呵成。

周董事长在职场40年,作为IBM中国的掌门人至少20年。他的工作超级繁忙,经常也需要给客户做演讲。如果是市场活动,在每次演讲之前他依然会提出需要2个小时的现场演练,包括熟悉在台上走动路线,熟悉每一张PPT以及衔接,熟悉演播设备..

所以,对于专业的敬畏与对客户的尊重体现在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

6

我们再来说说老罗,直播是老罗用来卖艺还债的方式,但是明显他是不专业的。

这其中是因为他低估了这一行的专业性。我不知道他在直播前有没有试用过直播售卖的产品,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否则不会念错品牌名;我想他也没有在之前没有太多研究李佳琦的直播也没有多次演练,否则不至于掌握不住说话节奏..
这种玩票心态直接带来了第二场观看率与购买率的下降,虽说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观众不傻,既然在第一次没有感受到真诚,那么看一次热闹这事就算玩完,据说很多朋友已经卸载了抖音。
做到极致专业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也是未来的大趋势。只有专业,才能占据每个赛道的头部位置。

这一点在公众号上已经体现出来。现在100万+粉丝的头部的公众号博主大多是媒体记者出身比如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馒头说、六神磊磊..他们大多保持日更,内容强度和质量都超过了当年的传统媒体,因此阅读量超高,知名度超高,变现能力也最强。
依此可以预见,未来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都会是头部最专业的人才吸引80%的流量。

7

企业也是有专业化与非专业化的区分。聚焦于某个领域的企业更知道客户的需求,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
而无论是头部企业和头部专业人才的机会大于大多数企业,而如果可以比别人更尊重用户,更聚焦、更讲究细节、更高效,你就赢了。
-The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