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求职者,我把自己面试某研究院产品负责人的经历写了下来:7轮产品面试经验分享。

作为产品人,我们面试过别人,也被别人面过,但关键在于:产品经理面试一定要复盘。

作为面试官,我也面试过几十个求职者,所以从一个招聘者的角度谈谈产品经理怎么写简历。

简历的阅读对象主要是HR、产品负责人、产品总监或CEO,所以要学会用“用户思维”写简历

1.突出个人标签的求职意向

作为产品经理求职者,如何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并获得面试机会,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简历命名就输在起跑线上。

比如在大厂工作的HR,一天可能会接受1000份产品经理的简历投递,需筛选50份符合产品岗位的简历,再从中选择5个候选人进行面试。

若HR每份简历都打开看,一天内容根本无法完成招聘任务,为了快速筛选简历,部分求职者可能简历命名就被pass了。

对于简历命名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可能3秒就被HR扔掉了像这样:

隔壁老王的简历

简历命名只有一句话,完全可以体现岗位、职级、行业、工作年限等信息,让HR一眼就能知道求职岗位。仅参考:

高级产品经理-隔壁老王-B端金融-6年

基本描述没有往下阅读的欲望。

比如产品部门给了HR关于产品经理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但对于不熟悉相关工作内容的HR,估计会从找关键词去筛选简历。

HR从招聘JD中获得的关键信息是:招聘一个3~5年B端金融行业的数据产品经理。

从简历的基本描述中,无法快速知道求职意向,或匹配岗位吗?HR停留简历的注意力只有10秒,若没有获取到关键信息,可能往下阅读的欲望都没有了。像这样:

求职意向:产品经理

期望年薪:面议

从基本描述的已知信息中,获取到产品经理的个人标签,以便初步判断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仅参考

求职意向:高级产品经理(数据)

期望年薪:30k

工作年限:6年

行业领域:B端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

求职意向的关键就两个字:匹配。

一是与经验能力匹配:判断与现有工作需求的匹配度,确保可以快速胜任产品工作。

二是与岗位薪资匹配:判断与公司提供薪资的差异度,避免落差浪费面试时间。

2.匹配目标岗位的工作经历

用工作经历来匹配目标岗位,可以帮助HR在快速筛选简历阶段,判断产品经理与目标岗位的匹配度,主要表现在:

  • 落地方案:以往工作经历不要展示过于冗余,最近一份工作,要有可落地的方案;

  • 公司背书:要有大厂背景,即公司是否是行业标杆,后面跳槽也有好的履历背书;

  • 跳槽频次:个人工作的时间稳定性,初步判断稳定性及忠诚度,切忌频繁的跳槽;

  • 职场规划:个人呈现出的职业趋向,职位是否呈上升趋势,以此来衡量职场规划。

现实情况是,有些工作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写的工作经历竟然是一塌糊涂,找不到整篇纸的重心,硬是把工作经历写成了跳槽清单。像这样

2015.9~2016.8 华创微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负责XX工作内容…

负责XX工作内容…

2015.9~2016.8 华创终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负责XX工作内容…

负责XX工作内容…

2015.9~2016.8 华创创投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负责XX工作内容…

负责XX工作内容…

工作经历更多是在回顾过去的基础上,阐述对所属公司、行业领域、岗位职级、参与项目、担任角色、工作内容、业绩产出的理解,且数据敏感度高

即工作经历以“用户画像”的形式打标签,并“关键指标”输出,面试官只需根据你的工作标签进行岗位匹配。仅参考:

2015.9~2016.8 华创微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经理

解决方案比如完成商业分析,推送产品解决方案的落地…

项目管理比如产品命周期管理,资源协调,跟进进度…

业绩结果比如用户的增长率30%,订单转化率提示26%···

···

2015.9~2016.8 华创终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B端产品经理

产品规划比如根据产品目标,撰写产品路线图、迭代计划..

产品设计比如完成原型设计、UML建模、业务流程设计…

业绩结果:比如平台访问用户的DAU100万,MAU500万···

2015.9~2016.8 华创创投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需求分析比如挖掘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优化需求

竞品分析比如了解竞品形态和市场趋势,输出调研报告

业绩结果比如年总成交额MGV,页面点击量PV1000万···

3.可用数据量化的项目经验

项目经验一般从项目背景、工作职责、业绩结果等方面去撰写,重点是强化个人核心价值数据。

  • 项目背景:描述做这个项目的背景,如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商业变现。

  • 工作职责:围绕目标描述工作内容,如产品需求分析,功能流程优化。

  • 业绩结果:描述里程碑式产出结果,如提升了转化率,降低运营成本。

描述工作内容但没有效果产出。

项目描述纯主观陈述,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客观参考标准,即使你做了很多项目,结局也是意料之中。像这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