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起点是心智,终点也是心智
最初,商业的起点是产品。
谁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最大量的产品,谁就能赢。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逻辑,基本上都是通过制度改革释放生产力。
理解这个逻辑的最佳案例是战争。斯大林曾说,二战是在工厂里打赢的。
1942年,美国的军工厂建造了24000辆坦克,48000架飞机,其军工生产达到了德意日三个轴心国的总和。
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认为,二战胜利的最本质原因,是美国将资本主义的方法用于武器和机械人力的无限生产。
诺曼底登陆,美国出动了1万架飞机,而德国仅拿出了500架。二战结束后的美国飞机无处存放,只能停在沙漠里自然腐坏。
1942到1945年,美国建造了147艘航母,全球其他国家的航母总数还不到47艘。珍珠港事件举世震惊,但是美国经得起十几次珍珠港事件,日本则一次都承受不起。因为日本工厂的生产能力有限。
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是:平均每天生产130架飞机,100辆坦克,平均三天一艘军舰,七天一艘航母。
俄国的战争哲学也是如此,他们甚至制造木制的飞机。因为根据测算,战场上一架飞机的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00小时,铝制飞机虽然能飞上千小时但是根本没有必要。最关键的是,木制飞机能保证大量生产,铝资源有限但是木头在俄国是无限量供应的。
能够大量生产的才是好武器。德国人一开始还嘲笑木制飞机不堪一击,但是很快发现俄军的飞机数量太多了,逐渐在空战中失去了控制权。
美国的生产能力在战后的最佳体现就是福特汽车。
现在,商业的起点是心智,终点也是心智。
为什么海底捞、太二酸菜鱼、星巴克的房租成本远远低于同行?因为他们在心智中占据了位置,当顾客想要吃火锅、吃酸菜鱼、喝咖啡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他们。商标在心智中占据了位置,在心智中等于一个词,商标才真正成为了品牌。
在超市里,宝洁和联合利华的产品比同行的进场费低很多,也是这个原因。
品牌在心智中占据了位置,就能开创顾客。海底捞开在哪里,顾客就会跟随到哪里。渠道商就会为海底捞提供房租优惠,甚至零房租和补贴装修。
无论线上线下,无论是拼多多还是万达茂,渠道商都是在购买品牌带来的流量,然后把流量零售给其他业户。
所以我们才说,现代商业的起点是心智。品牌的唯一标准是在心智中占据一个位置,让顾客在消费时首先想到你。
什么是心智
富翁选女朋友,一个是学历高颜值一般、一个是学历低颜值高、一个是学历中等颜值也中等。
富翁犹豫不决,最后他选了胸大的那个。
女人选老公,一个是身材好学历低,一个是身材差学历高,一个是学历中等身材也中等。
女人犹豫不决,最后她选择最有钱的那个。
他们为何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胸大意味着生育能力和哺乳能力好,有钱意味着能够为后代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这是人类的**本能使然。并不是富翁的道德有问题,也不是女人拜金。
是因为心智,心智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心智体现为人类的潜意识,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你的行为都被它决定。
可口可乐公司要求旗下的产品都按照一个色系排列,例如魔爪是绿色的,那就在货架上排列成一整个绿色。例如可口可乐是红色的,那就组合成一整个红色的货架。
因为整块的颜色最能吸引眼球。理由是远古人类在森林里采集食物的时候,大块颜色的食物更容易被发现,也意味着足够成熟。这种本能依然存在,超市里的人类和几十万年前森林里的人类在寻找食物时,遵循同一种法则。
事实上,人类已经对糖分上瘾,如果食物里没有糖,我们就会觉得难以下咽。例如无糖的茶饮料东方树叶就被评为最难喝的茶饮料,因为我们的味蕾已经习惯了含糖的茶饮料了。
对糖分的依赖和摄入糖分后的愉悦感的设计,就是心智。心智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和心理特征。
心智有何特征
想象一下,当一个原始人进入森林,他需要记住哪些瓜果是可以吃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动物可以自己动手,哪些动物看见了要转身就跑。
他会发现,有如此多的植物需要记忆,辨别,头脑几乎不够用(心智容量有限),而且不能记错,一旦记错就可能被吃掉或毒死(心智难以改变)。
他会依据功能分类,某些动物是可以圈养的,某些动物是可以动手杀掉的,某些是要躲避逃跑的,植物也是如此(心智分类储存),他会厌恶一些没见过的动物或植物,因为有可能是危险信号(心智厌恶混乱)。
但是面对新事物,他也要努力去了解,因为可能会是新的生存机会,比如尝试吃西红柿和螃蟹(心智喜爱不同)。
没有遵从以上原则的人类都被野兽吃掉了,或被植物毒死了。活下来的人类成了我们的祖先。以上的心智特点成为我们的本能留存下来。
一个现代人的生活和原始人不会有太大差别。
你清晨起床,一边洗漱一边听新闻,同时也刷刷朋友圈。因为要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朋友圈有什么新动态。如果有什么最新消息错过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心智缺乏安全感)。
但是过去24小时发生的事情如此之多,你不可能全部都知道。所以你通常都关注有限的几个头条号和订阅号,你对他们的信息真实度比较信任(心智容量有限)。
洗漱完之后你出门,在地铁上刷朋友圈。有几条是大学同学和邻居的,你直接略过了,重点关注你的同事和客户们发了什么消息(心智分类储存)。
你到了公司,坐到位置上之后跟同部门的同事交流,看看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业内动态。你看到 \”知愚品牌定位\” 又更新了,赶紧收藏起来空闲里再看,因为你觉得新的思路会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心智喜爱不同)。
为什么心智难以改变?因为心智容量有限。为什么心智不是无限的?因为心智就是有限的。
你记不住七个以上的洗发水名字,也说不出七个以上的汽车品牌,甚至不知道两个以上的可乐品牌,不知道两个以上的凉茶品牌。
看看以下的广告语,你能记住几个:
创意感动生活(TCL)
健康美妙生活(创维)
幸福生活 原来是真(华帝)
新灵感 鲜生活(海尔冰箱)
精致你的生活(艾美特)
快乐创造C生活(长虹)
创造新生活(春兰)
动情科技新生活(海信)
全心生活科技(小天鹅)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你不仅记不住,而且会发现他们没什么不同,没有哪个具有鲜明的特点。
你甚至产生一种厌恶感,因为他们毫无规律,无法分类,当这些口号出现在电视,广播,电梯里的时候,你会本能地选择无视。
你会发现,能记住的广告都是强调功能性的。
就算记不住广告语,当你买洗发水的时候,头屑多就会不自主地选海飞丝,想头发柔顺,就是飘柔,头发缺营养,就用潘婷。
所以后来者定位的突破点,都是基于新功能。在吸油烟机行业,西门子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老大,但是西门子并不知道中国的厨房里,油烟比其他国家都大。那么老板油烟机的新功能(或新定位)就是:大吸力。
手机行业,苹果手机是世界第一,华为是中国第一。
在人才储备,科技水平,管理优势,资金力量都处于劣势的OPPO和vivo手机,提出音乐手机,美拍手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快速充电功能。在销量上领先了华为。
心智难以改变怎么办?提供新功能。
心智既缺乏安全感又喜爱不同
小鹿在河边喝水,也早就知道河里有鳄鱼。
如果它是一只非常有安全感的小鹿,估计很早就被鳄鱼吃掉了。但是又必须得喝水,所以还是要有一点冒险精神。
那些不爱冒险的小鹿都渴死了,或者喝水不多身体不壮,被强壮的同伴抢走了交配对象。不爱冒险的基因没有遗传下来。
这只喝水的小鹿,一边喝水一边警惕。一边缺乏安全感一边冒险,两个矛盾的本能同时出现在它身上。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本能的小鹿才能活下来,并把基因传递下去。
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和小鹿不会差多少,所以我们也有同样的本能:又缺乏安全感又喜爱冒险。
人类面临的局面同样,如果过于保守,就会饿死,过于冒险,就会被吃掉。活下来的是在保守和冒险找到了平衡点的人类。这个平衡点就是自然界的“算法”。
“缺乏安全感”和“喜爱不同”成为了我们的心理本能,我们本能地追求安全感,也忍不住被新鲜的东西吸引。
如果强制压抑“喜爱不同”的本能,只给你安全你会觉得无聊,乏味,这是生存本能在告诉你出去看看,有没有新鲜玩意儿。
如果不给你安全感,全给你冒险,更不行。
安全感是主要的,新鲜感是补充的。所以蓬蓬要和丁满在一起出现,流川枫要和樱木花道出现,这都是符合人类的心理结构的,一个负责安全感,一个负责新鲜感。
“难以改变”和“缺乏安全感”相通,难以改变的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新的事物可能会伤害我,所以不改变是安全之道。
“喜爱不同”和“分类储存”相通,因为是心智是按照功能分类,所以当新功能出现,代表着新的机会,心智就会喜爱并储存。
利用人类需要安全感的本能,至少有七种办法来设计广告,这是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说的:
利用“喜爱不同”这个特性,江南春还提出个四个办法来设计广告: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用 \”缺乏安全感\” 的套路,什么时候用 \”喜爱不同\” 的套路呢?
(5800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