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职场中会对接各个岗位,也会遇到各个岗位的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职场中哪些行为是让人崩溃的,我们如何面对这种对接人,以及我们该怎么做。


01

一句话噎晕你型

今天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种人一般的行为是这样的:

  • 当你手忙脚乱准备下一个需求会议的时候,他会跳出来给你发个邮件,然后弱弱地问道:

  • “花生酱老师,咱们平台这个月版本都会上什么?”;

  • 然后我会整理一下我的需求清单黏贴给他“请参考谢谢”;

  • 然后他就会使出必杀“能给我讲一下这些需求的背景吗?”

一瞬间我的头是晕的,眼前一黑,因为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回复他。

首先,他能够问出这些问题,肯定是说明他对平台是在乎的,在爱岗敬业方面我没有任何反对。但正常的职场沟通,都是有来有往的。

比如你请数据挖掘工程师帮你取一下数据,回头就发个邮件抄送他领导给予感谢,这就是有来有往。

而有些人,动不动就一句话让你回复,而这句话要回复的东西看你需要你准备一整天,这种就会让你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而且无从下手,就想冲到他前面问问他怎么回事。

从本质上讲,这种人的问题在于,勤于询问、懒得思考,总结起来就是不动脑。他们很喜欢给别人派活,让别人给他准备这个解释那个,然后自己的思想就像挤牙膏一下,听到一点信息就往前走一点。跟这种人合作完之后,你会发现明明是他主导的事情,他却什么都没做,非常厉害。

对策上讲,如果遇到这种类型的职场合作伙伴,我建议冷处理。首先从效率的角度来说,两个单点之间的同步,是很没必要的,同样一句话广播出去,就节省了n次单独沟通。其次一般他们问的都是比较宽泛的东西,所以一般是非重要信息,不如先让他冷静一下,让他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强人所难。

02

邮件当即时通讯型

这种情况是我们日常经常发生的,但是可能没有警觉到。

比如大公司里面或者异地办公的情况下,我们职场的沟通方式是邮件为主,但同时电话和即时通讯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有些人特别喜欢用邮件来当聊天软件使用,比如:

  • 花生酱发了800字的邮件,讲清楚了生产验证的流程;

  • 邮件发出10s内,对方直接在群发邮件回复“看不懂”;

然后花生酱就又崩溃了。

首先,邮件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你的信息传递是要完整的。就拿看不懂这个点来说,如果你是真的想解决这个问题,你起码要描述一下,哪句话哪个词看不懂,你理解的是什么。

其次,在群体邮件面前,你一个人的看不懂,可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困扰,很不好的印象,这封邮件的重要性瞬间就没了。

从本质上讲,这种人的问题就是过于不拘小节,他们习惯了邮件沟通或其它原因也好,忽略了这种沟通方式的要求和地位。

很多时候讲,职场之中细节很重要,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合作部门的帮忙,是不是因为3个给他发邮件的人里面,只有你用了尊称和谢谢。

对策上讲,如果遇到这种类型的合作伙伴,我一般就直接电话轰炸了:老弟几个意思?

但我并不会真的轰炸,而是对于这种情况来说,电话和会议是比邮件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如果对方读不懂你800字的邮件,你再补8000字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你能够用电话解决更多问题,你的职场效率一定会提升。

03

职场双标王

这种类型可以说是职场人士中的大BUG了,他们的表现是:

  • 因为上次的紧急需求,花生酱团队踢出了2个主要功能,为了规范需求方,发出了项目排期日历并要求严格执行;

  • 对方会回复“好的没问题”,但后续的合作依然会强加紧急需求给你,我行我素依旧。

这种类型的人比较复杂,他们在职场中通常表现为若有若无:你找他们的时候永远找不到,他们找你的时候找不到就立马投诉你领导。

从本质上讲,他们认为职场和团队的中心是自己,当自己有需求或有事相求的时候,就会大谈团队合作,当自己没事或者别人相求的时候,就推脱自己繁忙。在表现层面上,有一个很准确的形容词可以形容他们,就是“双标”。

双标的人喜欢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他们对自己永远自信,对别人永远没有耐心。从本质来讲,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他们之前被这样对待过、也许是他们对你不信任,但这都不足以成为理由,因为在职场之中主要是团队合作,而团队合作的基础,就是尊重和平等。

对策上讲,只能尽力而为。首先要和双标同事讲清楚自己团队的优势和能帮助对方的地方,其次就是后续合作的时候,一定要记清楚沟通的过程留下字据,这样才能够确保明哲保身。

04

总结一下

以上这些情况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遇到过,甚至可能骂过、痛过、冲突过、不理解过。但职场就是这样,就是一个各种风格人一起合作的地方。如果说我们该怎么做的话,我觉得对应上文有三点:

第一,要学会提升沟通的效率,如果事情是一个球,要及时传球给队友,因为及时传球是一种配合;但过于频繁的传球,就是一种依靠和推脱。协作是相互的,自己能做到的,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不要把邮件和IM当成沟通的全部。有的时候一场15min的站会,要好过一个下午的邮件沟通。邮件是一种严肃的沟通方式、记录方式,而不是我们的面具和保护伞。

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双标,不要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当别人提出请求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提需求的时候,将心比心把事情尽量做好。

总而言之,职场之中,有人就有江湖,而有江湖,就有起起伏伏。还是要修身养性,因为,如果说有什么是一个职场人不分岗位的核心竞争力,那我觉得就是:

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能够了解清楚每个人的诉求和问题,并把他们解决通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