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有2件事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个是死亡,另外一个就是时间。
对于职场人而言,随着时间推移,有2件事情也越来越急需解决,一个是时间自由,一个是财务自由,因为只有这2件事情解决,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很大程度上,过什么样的人生由如何使用时间来决定。
在职场中,大多数人落后的原因不是学习能力不足,也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有策略的时间规划。
那么如何有策略的进行时间规划呢?
说起时间规划,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下面这张图
前几年网上刷爆朋友圈的王健林的时间表,也让人佩服不已。
因此不乏有人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活出精彩自我。
不幸的是,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完成自己当初亲手制定的那一份时间规划表,仅仅一周不到就宣告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多数人会将这归咎于毅力不够,但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在职场中,你自己的时间并不属于你自己,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按具体时间节点来进行规划,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你本来计划第二天早上10点要写一份复盘总结,结果临时通知开会,然后之前计划好的时间节点,又因为其它一些原因,统统被打乱。
然后所谓的时间规划表,也就自然变得混乱起来,最终大多数人不得不放弃这些时间规划表,这些精心制作的时间表也就自然成了废纸一张。这跟纸上谈兵没有区别。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规避这些问题呢?
很简单,我们可以打破时间的界限,用任务拆解来替代我们上述所说的时间拆解。
通过下面这张表,我们只将每天的关键目标进行拆解(类似每天早餐、晚餐这样的事情,大可不必再费尽心思进行计划了),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实现较少或者较为有限的目标,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得到更大的收益。
类目 |
任务 |
时长 |
娱乐 |
电影《权利的游戏》 |
30分钟 |
学习 |
运营增长 |
1小时 |
运动 |
篮球 |
30分钟 |
日期:7.6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界定关键目标呢?
很简单,我们只需要问自己
我们制定的这些目标哪些是必须可行的?
哪一个可行的目标得到落实,能够产生最大的收益或影响?
当然仅仅有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中的高手,这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需要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迭代。
要想成为高手,每天的进步不是像电影,看完就结束了,而是像连续剧,每天进步一点点。
NBA的球星科比,每天都会用固定的时间,甚至是每天凌晨4点来练球,这让他最终在四大分卫的时代里,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位,即使一开始他并不是最优秀的。
每天只读一个小时讲解销售技巧的书,那么一年就可以学习365小时,一般来说,普通人的一年的劳动时间为2000小时,这就占到了18%,相当于两个月。每天仅仅花费1小时,那么一年下来就与工作2个月付出的时间相等。
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一次性投入几十个小时,然后开始停滞,过一段时间再次投入几十个小时,反而收效甚微。这让我想起来了当年做暑假寒假作业的场景。
就是这样,简单连续,把一件事情长时间做下去,每天投资一小时,这是弱者进行差异化的方法之一。
阈值效应指的是只有付出某种程度的努力才能影响一个体系,而当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时,收效就甚微。当存在阈值效应时应该慎重起来,只选择那些利用自身资源就可以实现的目标。
把时间集中投入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那么成功的概率自然也会变得高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杠杆点,让效率变得更高。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