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主题并不是因为最近拼多多的事闹的沸沸扬扬,而是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个实习生被她部门领导怼的受不了,哭了。

重点是,据我了解,这个实习生是属于内心还比较强大,乐天派,一直在国外留学,很open的那种。

因为还算丰富的职场经历,让我对职场中的感情波动已经有点免疫了,突然身边有人因为工作被怼哭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诧异,所以我没忍住,就找她聊了聊。

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这个实习生从入职开始工作强度就比较大,每天干到半夜,她的部门领导又是很强势的那种,但是她觉得工作强度大没关系,让她奔溃的是所有的事情不管做的好或是坏,从来没有得到过一句认可,做的不好得到的反馈是各种否定,做的好了得到的反馈是沉默。

久而久之,她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能力有问题?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和她沟通一番,把道理讲清楚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和反省。

自我反省

我2013年进入职场,从2015年开始带团队,自认为还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我的风格是先关注团队中个人的成长,再落到业务上由个人的成长带动业务的增长,我带过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感触,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是业务之所以能持续增长,排除市场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一定是做事的人在持续的成长。

但是从2018年自己开始创业之后,因为业务上忙的焦头烂额,自己逐渐减少了对团队中人的关注。

现在复盘起来,这种状态在2019年达到了顶峰,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利润上,真的有过把员工当工具使的那么一个阶段,通俗来讲就是因为我的业务需要这么一个角色,那我就找具备这个技能的人来,我给你钱,你帮我做事,完全的利益互换,我也不想过多的讲情分,至于这个人是否和团队价值相符,他是否能得到成长,我基本是不关心的。

因为一直没人跟我反馈这个问题,所以我自己也选择性的忽视了,业务结果还不错不就够了么,其他的事情也许真的没那么重要,直到这个实习生哭了。

我不得不暂停下来,审视自己,对比过去和现在,为什么无法做到始终如一?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业务在变,团队在变,环境在变,那管理中不变的要素应该是什么?

想来想去,找到的答案是:

对人的尊重

我应该永远永远的记住工作是人在做,再机械化的工作,再标准的SOP,也是要靠人去执行的。

只要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诉求,这些是否被满足都决定着工作交付的结果如何,所以先关注人,再关注事。

特别是创造性的工作,主动发力和被动发力交付的结果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从情感上讲,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被认可的需求,持续的输出却得不到正反馈,就像电池一直在耗电却不充电一样,心力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弱。

而对团队的认可应该是真心的,不应该是套路的,因为套路是缺少真诚的,缺少真诚就会被一眼识破,所以套路一定是在伤害团队,真诚才是最大的武器。

另外,团队氛围真的超级超级重要,我第一份工作几乎每天干到半夜12点以后下班,而且是主动的,为什么?你可以说因为年轻容易被忽悠被洗脑,但我真实的感受是团队氛围起了极大的作用,支撑着一群人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输出却不觉得累,说公司是我家都毫不夸张,哈哈哈哈哈,现在想想,年轻真好。

那个时候还没有996,007的说法,也没有一毛钱的加班费,但是没人抱怨,所有人目标一致,结果导向,这些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于个人,得到了飞速的成长,于管理,意识到氛围的重要性,团队氛围营造真的需要很牛逼的共情能力。

最后,舍得分钱。拼命的干,大方的分钱。

对钱的处理是我这几年唯一可以问心无愧的地方,对合伙人、对团队、对合作伙伴、对身边的朋友,我永远不会让别人觉得在我这里吃了钱的亏,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坚持这个原则,因为我相信真心待人可以换来更长远的回报。

所有想做成一点事业的人,在分钱上一定要大方,勇敢的提要求、勇敢的授权、勇敢的拿结果、勇敢的分钱。

合理而大方的分钱是对团队最大的尊重。

牢记。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