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今天是五月的最后一天,大家五月的kpi完成情况也基本尘埃落地了,截至5月29日,我负责的增长模块kpi完成度是149%,如果加上最后两天的数据,肯定超过150%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所有业务部门里业绩最好的了。

很多人看到kpi这个词就会抵触,其实完全没必要。凡是以规模增长为导向的公司,基本都有kpi,只是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公司用的是okr(长期目标),有的的公司用的是kpi(短期目标),最后落地下来都是要用数字来衡量完成度的好坏。所以,只要kpi定的合情合理,我倒觉得是好事,够直接,目标导向, 所有人都拿结果说话。

对于职场人来说,kpi也是影响职位晋升和绩效奖金的最大因素,在职场待久一点你就会发现:搞再多虚头巴脑的职场哲学,也不如实打实的kpi数字管用,毕竟全天下的老板没几个是傻子。

所以咱们还是务实一点,认真工作、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正道,今天我就以自己的经验,聊一聊如何才能超预期的完成kpi。

一、一定要提前做规划

很多人习惯在上月末或本月初才去制定当月的规划。

以运营工作举例,假设你本月背着100w的新客增长kpi,那你就需要针对这100w去做运营动作的拆解,而这些运营动作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策划、产品、研发、财务等动作,这些动作的执行落地都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在月初才去做计划,那落地完可能半个月就过去了,这样就会很被动,如果计划落地后效果达不到预期,就会更被动,那你的kpi拿什么完成?

稍微正规一点的公司,在制定kpi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固定节奏,基本会按照一定的增幅逐月/季度的去制定,所以你完全可以提前预估出后面几个月的kpi数字大概会是多少。

那提前多久多规划合适呢?

这个要看业务的复杂程度,我现在的习惯是提前一个月。相当于我在五月初就在准备六月份的运营动作了,五月份的计划其实在四月初就已经制定好了,整个五月份80%的运营动作都是按四月份制定好的计划在按部就班的执行,只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视当下情况微调即可。

这样我就给自己和团队留出了非常充裕的容错时间,即使某项计划效果不及预期,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用其他运营动作找补回来。而且我每次都是按照远超目标的数字去制定规划。

正所谓: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

二、严格按照数据导向

做规划最忌讳拍脑门,从目标拆解出来的的每一个数字都要有据可依。

假设你把100w增长目标拆解成了五个增长来源,那每个来源应该完成多少?你一定见过有人是这样拆解的:100w的目标,5个增长来源,那20+20+20+20+20=100,或者15+15+40+20+10=100,简单粗暴,全凭感觉,这种人如果能完成目标八成是靠运气好,但是没有人可以一直运气好。

我的方法是,把增长手段分为三种,一种是必须有的, 一种是可以有的,一种是可有可无的。然后每一种再按主次排开,严格按照转化率进行计算,哪个链路可以优化?哪个链路可能有风险?全部考虑进去,做动作要大胆,拆数字要保守。针对风险一定要有备选方案,如果风险发生了,马上有替补顶上去,有备无患。

拆解完成以后,所有的动作全部都用数据量化,每天每项应该达成的数据应该是多少,一目了然。

三、坚定的执行下去

坚定的执行,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再好的规划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是白搭。

我们团队的动作执行表是细化到天的,每天应该干什么,应该交付什么动作,应该达成什么样的数据都提前写在了在线文档里,所有人共看一张表,随时同步,互通有无,且每天共识机会点和风险点。按照规划非常非常坚定的执行下去,大道至简。

巴菲特长青几十年靠的并不是出奇制胜,靠的是无比坚定的践行自己的理念。

你我也一样。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