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暗下决心:
我今天要写完两篇稿子…
我今天要把活动方案做完…
我今天要读50页书…
我今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
然后刷刷抖音、看会朋友圈、打两把游戏、和朋友闲聊几句…
天就黑了…今天啥都没完成…
然后开始为自己的拖延感到痛苦,内心备受煎熬,从恼怒,后悔,再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
第二天,以上场景继续单曲循环。
上面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很像有些时候的自己?这种行为叫做拖延症,自古有之。
它确实是阻碍个人进步的一大绊脚石,而且属于慢性死亡,短时间内你感觉不到它的危害有多大,时间一长效果就很明显了。
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拖延症,所以不必过于自责和悔恨。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
拖延症形成的原因
1、总觉得时间还很多
对任务量和时间的关系没有清晰的认识,或是任务的周期定的过长。心里就会觉得时间还早,快到期限了抓点紧就能搞定。结果往往就是要不直接没完成,要不完成了,但是因为最后赶时间完成的很仓促,完成质量低下。
2、过于完美主义
开始想太多,计划的时候总想把事情做的特别完美。做着做着就发现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心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崩了,这种情况最容易造成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3、这件事让你感到痛苦
开始的时候心里就对这件事感到很排斥,所以潜意识上就不愿意开始做这件事,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结果就是你自己很痛苦,事情也没做完。
三招解决拖延症
1、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
学会把单一的目标进行拆分,把多任务进行优先级排序。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很明确的排期表,在时间观念上的感知足够清晰。拆分出来的小目标排期尽可能的短,完成一个小目标,再进行下一个小目标,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肯定的过程,只要开始能坚持下来,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当然,这里说的小目标可不是王首富的那个小目标。
2、主动排除外界干扰
让一切导致自己拖延的元素都远离自己。需要专心做事的时候,断网、关机;直接把某些APP删掉;减少无用的社交;把可能会打断你的事情提前做完,保证自己做事的时候时间是连贯的。你不对自己狠一点,生活就会对你狠一点。
3、正视问题,建立信心
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大家都有拖延症不是你可以纵容自己的理由,有问题就要改正。也无需因为周而复始的拖延经历而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可能就这样了,不是那块能做成事的料。问题的修正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每天修正一点,逐步建立信心,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那个节点就好了。
最后,立刻行动起来,搬掉这块看着不起眼,但是可能会绊你个大跟头的绊脚石。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