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艾老思在微信正要发表情时,突然发现候选表情变了

注意到变化了吗?
多出来一个“最近使用”表情区域,按照近九次使用过的表情以时间倒序排列。
艾老思内心给微信点了一个大大的!
这省去了我在茫茫表情中搜寻表情的巨大痛苦。你知道对我这个老人家看到那么多表情几乎都是一个样,费老劲了。
之前更痛苦的是最常用的几个表情都是埋藏在后面几页里,每次都翻半天。找一个表情的时间是发文字的几倍。很久以前我就在心里问过多次微信产品经理,这些表情排序的逻辑是什么?他们没给我答案,我也没能猜到答案。
你别看这么点小改变,背后并不容易。
微信从诞生到现在基础即时通信模块一直相当稳定。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初始的设计很高明,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尊崇用户习惯。这两点微信确实做的已经非常好了,远超同类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空间。

表情这个特性之前的加法做的很多,表情商店、添加个性化表情。但是减法却做的很少。
当表情越来越多之后,选择表情、搜索表情就变成问题,而不是便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我之前看到一个朋友发的表情很好玩,我现在却找不到了”
“看到无数可选表情,来来回回刷了半天,但却找不到能够表达此刻心情的哪一个”
“翻了几屏就是找不到那个表情”
这些是用户痛点,但是却是不易表达的。对于产品团队更是难能获取的。
原因是多数用户并不觉得这是问题,更不会去投诉或者给官方反馈。而产品团队也不会觉得是问题,因为他们对微信太熟悉了,觉得现在这样就是天经地义。
所以我才要给微信团队点赞,因为所有的成熟产品都会存在对用户痛点越来越无感的状态。
这就如同婚姻,彼此之间敏感度是随着时间持续衰减的。当产品团队和用户已经如同左手摸右手的时候,当初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变得当然无存。此刻再想改变就无从下手。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对“保持初心”、“Stay hungry”这样的话更有感觉。

微信这次的小改变,我认为做的不错,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打破用户习惯。
想要理解这句话,必须对比着看。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优化这个产品特性。你至少有另外两个选择。
选择1,自定义排序。就像Iphone桌面应用一样,进入编辑状态,让用户自行设置表情排序。你可以想象到一个个表情摇头晃脑的样子。
选择2, 全局动态排序。不是现在这样,划分出一个单独的区域,而是在所有候选表情中,让最近使用过的表情排在所有表情最前面,这样就实现了所有表情的自动排序。
但是这两种方式都不咋地。
第一种是很多初级产品经理会选择的方式,支付宝首页那一大堆应用就是这样。美名其曰“把选择权交给用户”。但是艾老思要说这是“产品经理不负责任”。本就选择困难的用户又被赋予了一重新的职责,自己给自己设计产品。可是用户不是专业的,产品经理你是专业,你如果不能根据我的需要给我最好的产品,那我只能认为你不胜任。

第二种看起来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解决最常用表情的同时带来一个新问题。因为全局排序被打乱,如果我要找一个之前没有用过的新表情,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看似沿袭了用户习惯,实际粗暴的打破了用户习惯。
这么看,你会发现微信同学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的解决方案,明显好于另外两个。这源于微信对产品价值观的坚守。

其实还可以更好。
——根据使用频次排序
现在的这九个最近表情的第一个是上一次你过的表情,如果你在不同聊天会话中使用表情,那么你的表情排序会处于高速变动,表现出瞬时状态。
例如,你前一秒给团队发了一个,后一秒给老友发了一个
,然后又切回工作会话,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点错,发成
。你的团队会
的。
所以最近表情并不需要表现出即时变动状态,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这个稳定状态体现出了你这个特定用户在微信中使用最多的会话场景,工作、社交、微商的其中一种。
这就需要根据使用频次对表情排序,也就是从“最近使用表情”改成“最多使用表情”。根据你使用表情的次数进行排序。
还能不能更好?
能!
把自定义表情、表情商店的表情也都加入“最常使用”表情区域。

虽然微信被人们奉为产品神作。只能说明他们远远优于其他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空间。
事实上微信存在大量可优化点。例如,微信对蓝牙设备一直都不够友好,包括车载蓝牙音响和蓝牙耳机。当手机连接着蓝牙设备时,按住说话,需要等待3~5秒才能启动录音,播放也是一样。
你觉得微信还有哪些可以优化的?请留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