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是智远第030篇职场成长的笔记。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
”不会呀,我打人脸,也比较疼,你也别介意“

我们生活或者工作当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直接的说出来,对大家都好。其实智远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会默念,没关系,”我打你一巴掌的疼,你也不要介意呀“。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与“我就是这样的人”,当一个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看上去好像是在说我是一个直接的人,其他他背后的潜台词是:我下面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你,但是对不起,我对此毫不在意。
因为他会说出一些让人“难受”的话语,让人产生一种“破坏性”的负面沟通。用这样的说法,即使是提出好的建议,接受度也会大大下降。
而说出“我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缺点标榜为特点:“也许这是我的缺点,但是对不起,我不算改了。
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我就是这样的人“”我这人说话比较直接“的运用还是要分场合,分地点,分人群,假设我们在开会过程中,突然来了一句:”我这人说话比较直“,那么相信所有人对你“心里的折射印象”就大打折扣了,因为这句话说出来,背后“就会伤害到某些人了”

 01 
 
”说话比较直接,好吗“
如果让智远回答这个问题,
在职场中,
我不太喜欢说话“太直的人”,我会说“不好”。
在生活中,
我更愿意和“直接”的人去做朋友,相信你也一样。
说话太直接了,那叫“耿直”,“耿直”的人往往没有心机,好相处,值得信任,但是这种人往往说话不经过大脑消化,所以但凡他说出来的话都是喝了二两酒的效果,”肺腑之言“,从个人相处,交朋友来说,人人都喜欢,因为”实在“呀,和他在一起完全不用担心说话会弯弯绕绕,藏着掖着。
从职场角度,”可能就是那个炮灰“,耿直的人可能不太注重场合,直接因为场景或者环境的影响,那个”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小秘密就说出来了,而且比较”大嘴巴“,喜欢八卦,这是最让”领导头疼的“。
因为指不定那一天,心态崩了,他就会给你带来个”瓜“吃吃,如果我是领导,我不太喜欢\”职场太耿”的人。“说话直接”,“太耿直”的人,往往做不到高层角色,最多停留在“经理级”,“总监级”,往上很难。
一个人善良和”耿直“是天性,我们不可能改变。但是说话的方式还是可以改变的,说话太直接太伤人,容易把别人的嘴堵得一口气接不上来。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人很有可能失去一直以来的朋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心大到能消化和接受得了这种性格。
我举一个场景性的例子:
你的室友买了一个他最爱的口红,但是抹上去之后,颜色可能比较重,然后她来问你,这个口红我抹上去好看吗?我们来看看说话比较直的人和情商高的人会怎么来回复:
A:我说话比较直啊,这个颜色不适合你,太浓了,跟去夜店一样。
B:这个颜色抹上去挺好的,但是你平时都上班,涂的比较浓会不会不太合适呢?我个人觉得要再淡一个色号,应该会更适合你。
如果你是抹口红的人,你认为自己会接受那种”回复“我想肯定是第二种,彼此让人舒服而不失去礼节,第一种那个人,我估计此时你已经巴不得把她”按到地上摩擦“了。
其实有时候我们嘴上说”不介意“,不代表心里”愿意承受“,晴天突然来个”霹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所以,我更喜欢说话“会铺设台阶“的人。


 02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句话的潜在台词其实是:
我改不了,我也不想改,就这样吧,我也不想解释了。
这些年,我逐渐的学习到,”人与人“的终极关系是“合作”,无论感情还是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彼此成就“,企业在聘请个人的时候,承担的是个人风险的价值。个人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承担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成长成本”等价值。
即使是雇佣关系,现在现在讲究“人人平等的合作”越来越重要,比如”个人不能妥协企业996,那可以选择离开企业不能妥协个人的“加工资”,企业可以不用,是一样的道理。
感情也是一样,一个人总要去接受另一个人身上的小毛病,另一个人可能还需要接受另一半的坏脾气,最好的”合作“不是搭伙,而是”互相成就“
假设你在“工作中”,
给领导来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
那么试想一下,领导就应该为下属的脾气买单吗?
假设你在“生活中”,给对象来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
那么试想一下,对象就应该为你的脾气去接受吗?
当我们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我们说的是,我改不了,我不想改,你自己看着办吧。也许有人爱你,会为你改变,也许有人会哄着你,也许你位高权重,下属才会因此而配合。
但是一定有些时候,有些人会因此“拒绝你”,他拒绝的是你定义的这段关系,因为你的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好像在说,我可能没办法。那在一段关系中,不管是朋友,同事,爱人,还是亲子关系,都像是在说,“你想要维护这段关系,只有你改变”,封锁住了一切可能性。
因为一旦这么定性了,其实问题真的就无解了。
“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句话也可能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当我们心累时,忧郁的时候,失望的时候,不满的时候,总会找到一种宣泄的方式,而这种“宣泄方式,多半是找到一个燃点,不加思考,大发脾气”。嘴里噼里啪啦,连珠炮弹似的,大有吃人的气势,什么难听说什么,什么解恨说什么,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全然一副豁出去,必须除了这口气的架势。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率性”,由着自己的性格,不管不顾,有火就发,有气就吼,发泄完之后,心中痛快释然。那么,我们是否想过,肆无忌惮的背后,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又是怎么样的呢?
毫无疑问,被发泄的对象多半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复杂的事情,万事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果没有了礼貌,修养,没有了耐心,试想下,我们还拥有什么?
所以,无论有多充分的理由,都不要轻易的发火,哪怕是最亲近的人,无论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遇到多么恶劣的事情,还希望都能够冷静的处理,那怕克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要把“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说出口,来定义自己,因为会让人大失所望。


 03 
 
”重视沟通,就是爱护自己“
著名综艺主持人”蔡康永“
说话这样的一段话:”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总爱说些踩别人痛处,没有礼貌的话,那么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一个没有情商,没有礼貌的人,好多人明明是没有教养,却非要给自己加一个”直爽“的帽子。
一个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这样:
说话的时候不委屈自己,不强迫自己
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不恶意抬高别人
也不恶意贬低自己,也让别人感到舒服。
你把沟通表达到什么程度,把两个人的情绪照顾到什么程度,就是自己“情商高低”的程度了,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虽然不可能把“我”“你””情景“,三个元素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可以为他人的“情境”所想。
说话之前考虑下别人的感受,这是一种“情商”,更是一种“素质”。我们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说好听的会是什么感受,说不好听的又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人之常情。说话直其实内心深处知道这些话说出来会伤害对方的,但是他们还是要说。
所以,他们其实有一部分是故意想要伤害对方的。
如果对方觉得听不得,说话的人还觉得自己很委屈,内心的OS就是:我不就说出来了事实吗?我不就说出来了真话吗?你至于这么脆弱吗?
先不说这是否是”事实“,
那些号称说话直的人
从来不去想自己说出来的
到底是事实还是自己一厢情愿。
让人觉得舒服的话打死不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话却要高声表。说出来了还看不得别人受伤,不行让别人表现出来,这是最低情商的表现,在职场,这样很难有朋友。
这类人他们的潜意识其实是:你看,你们都不说实话,是我说了出来,你们要表扬我说的对,我是对你们好。
这种利用“说话直”去攻击别人“自尊”的快感,其实是“最让人伤透心的”行为,说话直和直接说对方不好的时候,自己内心其实是暗爽的,把自己捧得高高在上的,本质其实是满足自己的内心,在别人面前觉得自己有多权威,其实是最傻X的表现,人就像一面镜子,你会发现“说话越直的人,越听不得别人说话直”。
怎么才能说话不直呢?
就是低调,谦卑,以照顾别人为荣
以伤害别人为耻,当然你若是只想破坏关系
玩玩自我满足,也是可以的,你的选择。
还有就是,说话比较直?,就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才没有那么好,只是别人看到不原本以说,这种自我美化以获得高自尊的心理游戏,才是最高级的大型打脸现场。
最后聊聊:
我们千万不能拿说话当做自己的免罪金牌,就像网上调侃的那样,当你说”我说话比较直接,你别介意的时候“,其实我很想回他:”我打人比较疼,你也别介意!“
说话直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些用“说话直”去掩盖自己不礼貌的行为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文章写到这里,我说话比较直接,文中观点你别介意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