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美好往往在于让你一觉睡到12点,之后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中——购物。打着节日的旗号,无论是网购还是人山人海的商场,人们的钱似乎也花得心安理得。智能手机的发展更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除了渠道上的手机支付,人们也多了购物选择——应用。
据 Flurry 调查显示,2012年假日周(12月25日——31日),全球范围内iOS和Android应用下载量超过了17.6亿次,比去年同期多了5.6亿次。
对于应用开发者来说,这可是重要的一周——这一周应用下载量超过了12月份前两周之和。而人们新增的设备为此做了巨大的贡献。整个假日周里,超过5000万部iOS和Android设备被激活。其中仅圣诞节一天,iOS和Android设备激活量就达到1740万部,而应用下载量打破记录,达3.28亿次。
在 17.6 亿次下载量中,美国贡献最大,而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基督教国家也位居前列。尽管日本和韩国在这些国家中智能设备数量位列第四和第五,但基督教并非它们的主流,因而圣诞节假期对它们的市场影响不大。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依然稳居第二,这跟其智能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不无关系。Flurry指出,美国大概拥有1.81亿部iOS和Android设备,与此同时中国的数量是1.67亿部。
节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方便接触Wi-Fi,而商家也借此开展各种促销活动。节日促进消费,抑或节日只是消费的一个借口?两者之间的界限如此模糊。但毫无疑问,互联网对节日的消费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自智能移动设备和应用成为流行后,一方面设备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购物便利,另一方面它们也成为购物的一大选择。节日里人们所期待的礼物不再只是衣服和毛绒玩具,而是各种电子设备、电子书、游戏等。
不过互联网却没有自己的节日。Marvin Ammori在Wired上就建议这个月18号庆祝“互联网自由节”。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是史上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在它出现之前,我们置身于另一种黑暗时代:我们要看新闻,必须等到晚上的电视或者第二天的报纸;我们不得不到唱片店发现新音乐……”而现在,当你随时就能发现新闻,甚至成为新闻报道者,互联网功不可没。
如果这还不足以成为庆祝互联网诞生的理由,Ammori摆出另一个重要原因:它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当Ask Me Anything出现,人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心话大冒险”中选择大冒险,而是勇敢地提问,现在人们可以问奥巴马任何问题。
选择1月18日的原因则是:一年前的这一天,一些网站因为《禁止网络盗版法案》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而黑屏,包括维基百科、Reddit等。
当然,如果由我来选择,我则落入俗套地选择1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互联网的生日:网络控制协议(NCP)向TCP/IP协议的转变是在 1983 年的1月1日,那时美国尖端研究企划署网路(APRANET)官方开始使用Internet Protocol协议,正式创建了现代人的因特网。
至于这一天怎么庆祝?你可以说下载一款优秀的应用也是发现创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