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盈利2000万以上的公司,都捧着钱想投资手游。”在日前由漕河泾开发区举办的“创新工具库”系列活动上,上海华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红指出,手机游戏毛利可达60%,月流水可上千万,这些数字让资本“眼馋”。

  据《2013中国游戏行业工作报告》,手机游戏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百亿元,同比增长150%以上。去年底,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达2.86亿,在免费和付费应用下载排行榜中,游戏所占份额分别是78.4%和46.9%,均列第一。

  手游市场的井喷,不得不感谢微信5.0版本引入了一款名为《打飞机》的手游,引发了全民热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游用户的“粘性”—当你看到自己的分数不如朋友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再玩一次。

  《Flappy Bird》则是一款直接被社交网络推上“神坛”的游戏。上架半年后始终默默无闻,直到有人在“虐心排行榜”中吐槽这款游戏如何难玩。当这个排行榜在朋友圈中传开后,游戏的下载量每天成倍增长。以前,热门手游通过卖广告赚钱;现在,附着在社交工具上的手游可利用人们的“攀比心”,通过出售游戏道具来狠赚一把。

  看好手游产业的同时,张红也直言业内“鱼龙混杂”:仅去年下半年,国内“趁热打铁”的手游产品就有3000多款,水平良莠不齐。在国外,一部电影、动画、小说红了,同名手游马上就做出来了,产业链非常完整;但在国内,这样的“改编”还显薄弱。国外许多成功游戏的背后,有运营团队的精心维护,而非把游戏扔到APP后就任其自生自灭。张红告诉记者,手游和电影不同,它可以随时与用户互动,并迅速做出改变。

  离开了网络,手游在线下能做什么?有人把目光放在了游戏积分上—说不定,不久的将来,你就能用这些曾经只能在朋友圈里炫耀的分数,去店里换一杯咖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