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00亿港元,小米估值400亿美元,甚至有看高到1000亿美元的。这总是让人匪夷所思,企业敢要,投资人敢投。究竟是神马逻辑?
其实看看中国股市的创业板就好了,市盈率超过200倍的比比皆是,创业板突破2000点后不回头,有人甚至放言要过10000点。有何玄机?
每到两会时,政策暖风就会频吹。搞产业结构调整,高科技概念久盛不衰。反正是国家着力扶持的对象。大家不看什么市盈率之类的,都学会了圈地前看跑马,且不论圈地是否带来价值,不过用户量在,就够了,有销售额在,就够了,没有销售额,有人在就够了。当然,这叫炒作。
投资人之所以敢投,大概是他可以赌创业板的未来,无论标的企业是好是坏,都可以炒作一番,卖个好价钱。中国股市里不是有种势力叫庄家吗?有庄家控盘,垃圾股票也能走出牛逼的独立行情来。反正庄家赚了就是王道。所谓的财报,概念等等统统为之服务。
由此可以想见,中国互联网新创企业的高估值,是以资本二级市场的狂热为基础的,背后还有个不良的庄家制度。他们已经不需要赴美上市了。短期内来说,估值还会迭创新高。我想小米这样的企业如果是现在就在中国的创业板上市了,虽说现在估值只有500亿美元,或许炒高到1500亿都没问题。君不见新股发行,一般都有三倍以上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么?有的是十余倍,如中文在线之类的。创业板的狂热,让鸡犬能升天,比如全通教育,第一高价股。而背后的质量并不咋地。
资本市场为互联网而癫狂,互联网股票的换手率很高,几天下来就是100%,投资者套现完全不成问题。这有点像美国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当时无缘中国,现在则有缘。
不过这一年内,其泡沫刺破的可能性并不大。相较于中国的创业板,纳斯达克的科技股票也是不断走出高估值。比如pinterest,估值110亿美元,最新例证。而中国还有个股改的特殊情况——注册制将要可能在年内实施。
大家或许都以为注册制是能实现优胜劣汰的,先完善了法律监管制度再说。不过政府或许并不这么想,政府是想要让不良企业“浑水摸鱼”的,否则的话,它的实施并不能帮助债台高筑的大多数企业脱困。那么股改就白改了。相信未来会有让高科技的互联网企业鸡犬升天的好时候的,现在都还不够癫狂。因此可以说,投资者很理性,创业者也是。未来还有大蛋糕能分。尽管这是一个个的陷阱骗局。
现在应当反思下病态的高科技公司的估值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就是国际的经济危机加剧了,束手无策的人们只好想到了“产业结构调整”。虽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那种抓到了挽救危机的救命稻草的心态完全反映到了股票估值上。病笃乱投医,经济的危局让人们产生幻想,希望科技企业能带领社会重铸繁荣,急于求成,这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化的反应。
这类似于“羊群效应”,泡沫终究有刺破的那一天,有人贪婪,有人恐惧,最终受损失的必定是狂热而不自知的接盘侠。别错过末班车。
作者:姜洪智 | 源:iDoNews专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