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api酱在社交媒体的火爆,到一系列原创视频主的兴起,不难看出,这一年原创视频狠狠抓住了网民的眼球,也有不少投资人向视频作者们抛出了橄榄枝。有人认为,既然原创视频潜力这么大,该好好挖掘它的商业价值。但也有人觉得,并不是所有变现的方式都适合放到原创视频上。
以原创视频为核心内容的“二更”,可以说是短视频领域的领先者,而社群电商的实践者吴声,想必对原创视频的内容电商化也有独特的想法。围绕“视频还有多少能量没有爆发”这一主题,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和“二更”创始人丁丰将为大家带来精彩对话。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直播回放
分享嘉宾:
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丁丰:二更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 ● ●
“二更”以短视频切入,想做平台
吴声:首先让丁丰先生用一分钟快速介绍一下“二更”。
丁丰:“二更”到底是什么?从我创业到现在,“二更”在不断地蜕变,或者说是不断地迭代,已经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二更”了,如果一定要解释,“二更”就是原创短视频平台。
吴声:正确打开“二更”的动力和姿势分别是什么?“二更”的视频和我们理解的长视频、短视频、点播和直播有什么最大的不同?
丁丰:2010年的时候,我预判视频是未来的趋势。当时有一个系列的新媒体电影非常出名,叫《11度青春》,整个片子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认为这是个有温度的、可以打动人的广告影片,可能是广告的未来。我做了20多年广告,后面十几年主要是做媒体经营,所以我特别明白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其实我在2010年就决定要做视频了,而且是做原生广告的视频。
吴声:丁总提到“二更”时,说的是平台,你为什么要强调是平台?
丁丰:很多人问我,你到底是做内容,还是做平台,因为你做了平台就应该是放弃内容,如果你做了内容就不要想做平台,因为两者基因不同。我个人认为“二更”是先以内容切入,最终想做的是内容平台。
吴声:那为什么是做短视频的平台?
丁丰:我们认为长视频很难被称之为平台,因为长视频的生产环节、人才储备、平台方限制等因素,都无法让人轻易地做出一个长视频平台。“二更”以短视频切入,正是站在了一个适合的风口上。
吴声:其实你们想做的是一个基于生活美学的秒拍吗?
丁丰:可以把生活美学拿掉。
吴声:无所谓是什么类型?
丁丰:对。
吴声:也无所谓线上还是线下?
丁丰:甚至可以不排除户外和传统媒体。
吴声:包括实体空间?
丁丰:如果能有利于视频的传播,实体空间可以用VR的方式尝试。
吴声:听说你们和喜马拉雅有合作?
丁丰:应该说是战略合作。
吴声:你们和喜马拉雅等平台都有合作。对于这些平台,你们的内容是标准化分发还是?
丁丰:是根据不同的平台进行个性化分发。
吴声:“二更”重新定义原创精品,而很多民间的手艺人和达人正在你们的视频中崛起,能否举个例子?
丁丰:我们希望是这样。去年春天,我们播放了淘宝的一个达人,他专门卖春茶和核桃酥的视频放完后的一个礼拜,他的东西卖爆了。最近,我们做了民宿达人、纹身师等,微信后台问我们要联系方式的读者非常多。“二更”希望通过视频讲情怀,把我们认可的东西展示出去。
● ● ●
“卖”出去的情怀才真实
吴声:情怀要讲,但情怀更要“卖”,只有“卖”出来的情怀才更真实。那么问题又来了,“二更”会真正成为新的小型电商平台吗?
丁丰:电商尝试已经在做了,平台暂时不敢说。我们会做一些轻奢电商。我们可能利用现在内容去挖掘供应链的能力,我们已经在东京、台北成立分公司,开拓境外渠道。特别是在东京,我们会挖掘一些当地土特产选题,因为供应链的特殊性,这样的电商会有议价空间。
吴声:所有我们经常说恋上一座城,是因为一个人,我们看到的“二更”,它所体现的温度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痛点。刚才丁总强调的原创、精品、短视频,更快的连接,更清晰的表达这是不是意味着可复制呢?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的进入,会不会挑战“二更”的商业模式?
丁丰:我希望更多自媒体去参与短视频,或者说参与视频领域。您刚才提的问题,会不会有另外的“三更”、“四更”出来,我认为有可能。但从我目前接触的各个平台方的信息以及资本信息来看,目前还没有。
但我个人觉得,“二更”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只是在传统模式中整合创新了新的内容。所以我最看重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团队的执行力,并不是说有多少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我们在做视频内容创业时,“二更”比其他传统媒体人早走了一点,我们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所以我们也获得了非常多的领域媒体精英的关注,也非常希望他们加入“二更”。
吴声:“二更”是如何在一年的时间里快速地长成“迷你独角兽”的?并且内部组织机构上完成进化和迭代?
丁丰:“二更”的内部组织架构相对健全,我们是“四个轮子”在跑,而且每个轮子又有特殊的管理机构,我们有经营管委会、编委会等,我们现在有200多人。
二更已经具备了新媒体传媒集团的架构,北京已经有40多人,成都有30多人,杭州总部有150多人,等到“更”字系列的产品上线以后,我们团队应该不小于400人。我们总监级的会拿到期权,有将近40位。
吴声:任何的转型和变革最重要的就是组织结构,而很多内容创业者恰恰没有管理人的耐心,缺乏分享的能力,不是没有分享的意识,而是没有能力。所以我们最后的一个小问题恰恰是,“二更”在快速的扩张和拓展的时候,感觉到最大的挑战或者说真实瓶颈是什么?
丁丰:是时间。
吴声:可以花钱买时间吗?
丁丰:花钱买不来的时间。“二更”是自己和自己在赛跑,基本上高管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以上,所以加入“二更”是挺辛苦的一件事,创业也是挺辛苦的一件事。
当你被很多人期许的时候,你就会有那种拼的状态。我们确实也获得了很多的资源和资本的青睐,这也会推动我们的快速成长。二更肯定也有瓶颈,但我们有信心去把这个瓶颈化解掉。
吴声:丁总强调的瓶颈是自己和自己赛跑,就意味着时间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匮乏的,要被争取的资源,它意味着在用户层面是注意力,它也意味着在公众层面是影响力。内容创意不易,对于内容创业,丁总可否送大家一句话?
丁丰:如果真的要做内容创业,首先要有理想,然后要行动,最关键要坚持,最后才能超越,我把这句话献给大家。
吴声:理想的确很丰满,但现实也未必骨感,坚持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在这样最好的时代,我们应该善于借鉴“二更”、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平台的成功案例并善用这些平台的流量和孵化能力。
– The End –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 酒店遇袭 | 57例融资 | 山寨号 |
| 网红报告 | 伴娘柳岩 | 清明特辑 |
| 硅谷密探 | 正和岛 | 开始众筹 |
| 白皮书 | papi酱 | 短视频风口 |
| QQ百万粉丝 | 投资石榴婆 | 石榴婆说 |
| 特稿大电影 | 选题之源 | 视频自媒体 |
| 形势分析 | 阅读来源 | 政商参阅 |
| 政治第一 | 十万点赞 | 头条红利 |
| 本地号运营 | 爆文分析 | 投资观点 |
| 奇女咪蒙 | 展望2016 | QQ公号 |
| 大数据 | 侵权投诉 | 鲁豫有约 |
| “局座”张召忠 | 公号买卖 | 知乎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