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视频是网生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内容创业的热点。新榜汇总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乐视视频、头条视频、秒拍、美拍、哔哩哔哩九大视频平台上的1000个传播量较高的PGC视频品牌样本,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形成了跨平台综合传播榜。

本榜单中,PGC视频的选取标准是:

1. 视频内容为网生,首发于电视台、院线、通讯社等非互联网渠道的视频内容不列入统计样本。

2. 在至少一个视频平台上有专属的视频频道,并且持续更新,更新不频繁、品牌属性不统一的UGC不列入统计样本。

3. 内容由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组织机构原创完成,视频具有辨识度,原样复制或者截取他人视频内容的不列入统计样本。

4. 2015年4月1日之后未更新的PGC视频不列入统计样本。

5. 如果一个视频频道里同时存在多种节目,则统一计入。

作为排行依据的新榜传播指数,以十大视频平台公开的播放数与粉丝数为基础,通过加权计算得来,仅用于衡量PGC视频的跨平台传播实力,并未对其内容价值做出逐一评估。本期榜单数据截止时间为2016年11月1日。

● ● ●

2016年网综井喷式增长

米未三档节目挑大梁

2016年是网络综艺的井喷年,以爱奇艺、腾讯、优酷视频为首的几家视频网站迅速聚拢用户领跑市场,各大视频网站今年已经上线和计划上线的网综总数量估计超过100档,包括以音乐节目、户外真人秀和脱口秀为主的大众题材和以时尚类、亲子类、生活方式类为主的垂直细分题材。

米未三档综艺节目《奇葩说》、《饭局的诱惑》、《拜拜啦肉肉》分别在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平**播,《奇葩说4》自第三季结束以来就讨论不断,前几日宣布何老师和罗胖加盟的新闻稿一出,热度迅速回温。《饭局的诱惑》和《拜拜啦肉肉》更是在开播后收视率和网络提及就一路高歌猛进,截至11月4日两档节目总收视近4亿,百度指数峰值均达到近45万,微博话题阅读均破亿,十席赞助商广告位全部售罄。两档节目在10月的PGC排行榜中都进入Top100。


 ▲数据来源:各平台公开数据

米未传媒是怎么玩网综的?上周,新榜研究院对米未传媒CCO牟頔进行了深访,下文会从内容、分发、推广和商业化四方面来解读米未正在热播的两档节目,《饭局的诱惑》和《拜拜啦肉肉》(下文简称《饭局》和《肉肉》)。

● ● ●


内容


创意来源于直觉 

执行时充分考虑一切因素

内容是网综的灵魂,很多时候观众会因为节目的噱头和嘉宾的阵容而关注一个网综,但是只有真正好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留下来。米未是一个内容生产力很强的团队,员工平均年龄24岁,和网综受众年轻化的属性十分契合,节目的灵感最初通常都是来自他们内部员工的喜好。《饭局》中狼人杀环节的设置就是因为团队一半以上的人都喜欢玩儿,而产生做《肉肉》这个户外减肥真人秀的原因则是全公司热衷于减肥这项活动,特别是马东,牟頔还直白的表示“马老师挺胖的”,马东老师在节目里也直面了参加的原因是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


 ▲《拜拜啦肉肉》截图

乍一听,凭直觉就出内容创意,似乎显得有些太过天马行空。但是米未员工130人的样本,其实基本可以推断出市场上年轻观众对节目的买单程度。虽然出发点是直觉,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而是从专业内容制作的角度来分析推进。在《饭局》开播之前,米未先直播了四期的《饭局前传》作为《饭局》的试播,在试播中寻找具体可操作的、跟观众建立联系的方式,对节目设置进行评估和改进。即使在《饭局》正式开播后,节目的形式也有细节的调整,例如狼人杀环节的未知视角和上帝视角的变换。

除了先行观众一步想到有趣的内容,在具体落实上,米未还很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语言。桌游也好,真人秀也好,在米未这都是一个说话的节目。《饭局》里的狼人杀不求玩得有多专业,明星嘉宾和奇葩说达人更擅长的是玩表演、玩气氛、玩梗,也是节目的主要看点,专业狼人杀选手来了反而会水土不服。再如《肉肉》,最吸引观众关注的则是减肥过程中综艺咖们嘴不饶人的互损、互黑和互爱。


 ▲《拜拜啦肉肉》截图

● ● ●


分发


主流视频平台各有千秋 

内容应该主动适应平台

米未三档王牌网综《奇葩说》、《饭局》、《肉肉》分别在爱奇艺、腾讯、优酷三个平**播,在平台的选择上,米未结合节目和平台的特点进行预判,随后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摸索和把握平台特点和用户人群,从而指导内容的产出。

通过节目播出的数据和反馈,米未总结,爱奇艺的定位是“悦享品质”,其中女性用户明显较多;腾讯的交互性最好,因为流量入口很多,例如微信、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其次,腾讯的用户也表现的更年轻化,对新新人类和开放的话题比较买单;而优酷则是UGC的属性更加明显,用户属性上,男性要多于女性。三个平台各有优势,内容创作者要去学习怎么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点。

直播更注重交互性

点播信息量更丰满

直播+点播是《饭局》的一个特色,《饭局》也是米未的第一档直播综艺。对于直播和点播的看法,米未的观点明确,两种形式满足两类不同诉求的观众。点播通过精细的剪排,节奏更加紧凑,逻辑清晰,信息量大,内容具有更强的观赏性。直播,相比较点播,更具有真实性和意外性,也更能满足观众“求关注”的互动需求。

米未很好地利用了直播的交互性,在《饭局》中设计了很多和网友互动的环节,比如在节目间歇的时候马东老师会时不时Cue到网友,到节目的最后,会即时的让网友评出一个当场的MVP,然后把一个礼物送给他;又如,在直播时会安排工作人员担任“导演组小呆表”通过弹幕与观众互动,预告节目和点评弹幕吐槽;同时,直播时还建立了一个第二现场,斗鱼当红主播在录制现场旁边,用解说的方式与网友互动。

此外,米未认为直播有两种形式,分别代表着竖屏逻辑和横屏逻辑。映客、一直播是典型的竖屏逻辑,偏向于移动社交的属性,是单点的人和人之间建立关系,观众看直播是来看艺人、主播的真实状态,是一种对话的形式,不适合也不需要导演的介入。而以斗鱼直播为代表的横屏逻辑,是半观赏半互动的形式,是屏幕外的人在观赏屏幕内的人做一件事情同时形成互动,比如说电竞游戏直播。这种观赏性的横屏逻辑和狼人杀的游戏性质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饭局》狼人杀部分在斗鱼的直播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每期直播至少有400万人在线观看,峰值达到近650万人。


 ▲《饭局的诱惑》斗鱼直播截图

● ● ●


推广


推广平台都是介质

话题营销是关键

米未团队有个自己公众号,“朝阳公园东七门儿”。最开始的粉丝都是奇葩说的老粉跟过来,后来渐渐成为了米未团队的文化阵地。“七门儿”是米未和粉丝互动的一个出口,在互联网互动渠道多元分散的情况下,公众号是一个比较稳定和集中的方式进行粉丝沉淀。同时,公众号也是米未为节目宣传造势的阵地无疑,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微博、视频客户端、各大媒体,都是米未传媒推广的出口。对于米未来说,一切平台都是曝光的机会,图文和视频都是形式,话题性营销才是促成节目爆发的关键。

    

对于话题的把握,米未表示,有套路,也要靠运气。社会性话题是最能引起共鸣并掀动大规模讨论的,所以在传播上会注重对社会性话题的挖掘和包装。和节目产生的流程一样,每一期重点推的话题都率先来自团队内部录节目后的主观感受,因为只有自己人先被这个点打到了,传播出去才会有可能引起共鸣,但究竟会辐射到多少人,这个就看运气了。

《饭局》第六期,阿娇想结婚的言论是最煽动观众情绪的部分,于是米未就抓住“阿娇想嫁人”这个话题进行了传播,视频节目的标题是《35岁阿娇走心谈感情:想嫁人了!至今无人求婚》,官微发文 “阿娇节目中爆择偶标准”,公众号则发了一篇《阿娇的反击:脱掉的衣服,就全部扔掉》。话题的有效传播带来了强互动,第六期节目是《饭局》开播以来播放量最高的一期。


 ▲朝阳公园东七门儿公众号发文截图

● ● ●


商业化


花式口播是米未特色

场景营销更有价值

米未的花式口播早在《奇葩说》中就可见一斑,其实只要节目耐看,观众对中间**的广告口播表现得很宽容,马东老师在节目中无缝对接插播广告,不但没有让观众产生反感,反而成为一种特色,形成话题引起互动。在《饭局》和《肉肉》中这种花式口播的形式更是被运用得**尽致,甚至看马东老师和节目嘉宾能编出什么花,也成为了观众的一大期待。


 ▲《拜拜啦肉肉》截图

在两档新节目中,除了更带感的花式口播,米未的导演团队在场景营销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牟頔称之为“产品应用化营销”。例如在《饭局》中,在前面“饭”的部分,马爹利红酒贯穿始终,主持人和嘉宾聊天尽兴时频频举杯,为马爹利搭配中餐营造了真实的使用场景。在后面“局”的部分,餐桌上的马爹利换成了玩桌上的百事可乐,朋友们饭后组局,喝上一罐可乐的场面很真实,“百事可乐,聚爽时刻”的广告词说出来十分应景。


 ▲饭局诱惑的截图

     

花式口播可以带来关注从话题的提及量上已经可以得到验证,但是观众对口播的形式买单不等于对产品本身买单。场景营销的加入很好地解决了声量高转化率低的尴尬,让高额的广告费更有价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