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今天发布了2017年一季报。因为怪盗团团长的证券执业资格暂时还没有注册到新单位,不方便发布正式的研究报告,所以在公众号上随口说几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未来我们会发布正式的腾讯研究报告,投资建议请以报告和路演为准。

我觉得腾讯一季报有三个主要看点:

第一,腾讯手游比预期的强劲,也比财报显示的强劲。按照财报,手游收入同比增长57%,已经非常好了;然而,腾讯的递延收入也增加了113亿元,从去年年底的312亿元增加到425亿元。换句话说,腾讯从客户那里收到的钱,还有425亿元尚未确认收入。根据历史经验,递延收入中的大部分与游戏有关。我怀疑,这是腾讯刻意求稳而作出的调节:一季度业绩已经够好了,没必要急于确认收入。与此相对,虽然网易的一季报也很好看,递延收入却是下降的。

(请注意,腾讯的递延收入在一个季度之内就上升了113亿元,这说明两条:腾讯的吸金能力超强,而且腾讯刻意保持低调。)

第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虽然接近尾声,但是在腾讯那里还没有吃完。一季度末,微信月活用户达到9.38亿,环比增长5.5%,几乎覆盖了中国全部移动上网人群。QQ的月活用户虽然环比下降了,同时在线用户数却上升了,这说明它的核心用户非常忠诚、有黏性。一直有人担心,如果微信的用户数见顶了,会怎么样?不怎么样,QQ的今天就是微信的明天——在月活用户不再上升的情况下,用户黏性和ARPU仍然可以上升。

(微信月活用户上升,QQ最高同时在线用户上升,你还能想象更好的事情吗?)

第三,腾讯广告业务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一季度腾讯广告收入69亿元,其中一部分是手游流水计入。天花板在哪里?还在九霄云外。怪盗团手头的草根调研数据显示,腾讯广点通的转化率(无论按CPC,CPL,CPA还是ROI计算),都远远超过包括微博、今日头条、门户网站和垂直网站在内的竞争对手,其根本原因在于腾讯依靠大数据实现的精准营销。微博实现了强劲的广告收入增长,而比微博效率更高的广点通又会有多大潜力?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大。

此外,我还有两个比较大的疑问,不知道腾讯的管理层会不会在季报电话会议和业绩路演中回答(不过,根据过往的经验,应该不会详细回答):

首先,社交网络增值服务(除游戏外)的强劲增长,究竟有多少来自数字内容增值服务,也就是对视频、音乐等内容的订阅?我们知道,视频网站的广告效率很低,音乐大概更低,所以内容付费是至关重要的。腾讯显然想在数字内容方面大展宏图,但是具体的效果如何?不要忘记,虽然腾讯视频在国内视频平台里已经仅次于爱奇艺,在腾讯内部却一贯被视为运营比较差的部门。

(腾讯只将增值服务拆分为游戏和社交网络两部分,而从来没有详细披露后者的具体组成;我们只知道后者还包括一部分手游流水。)

其次,腾讯的金融业务收入增长很快,尤其是支付的市场占有率直逼支付宝,然而下一步该如何变现呢?我们知道,支付本身的变现能力很差,而腾讯既没有电商也没有券商或基金子公司,在消费金融、金融产品分发等领域的发展都受到限制。微信支付当然可以进一步加强微信的用户黏性和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但是如何切入其他利润更丰厚的业务,大概是投资者最关心的。

最后,今年年初以来,所有人都在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腾讯股价会回调?会不会有更便宜的进入时机?这就是所谓的未知数。显然,腾讯手里的弹药储备足以超过任何市场预期,除非出现突发事件,股价大概不会因为“业绩不达预期”而下跌。腾讯管理层在历史上也没有刻意低于预期的记录。所以,要等到腾讯大幅度回调,只能期待港股市场本身的回调,或者根本性的风格转换。在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港股在短期内回调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鉴于腾讯的基本面过于优秀,而且目前的估值仍然不贵,盲目等待回调时机是不明智的。如果我是基金经理,我大概会随时买入。

(你买不买一只股票,理由绝不是“已经涨了多少”,而是“有没有继续上涨的空间”;显然,腾讯继续上涨的空间不是一般的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