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挺喜欢张艾嘉的。
主要是她不像某些艺人,选择明星那条路,要么传播私生活,感情史,要么就是奋斗史感人,但除了奋斗史以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是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勤勤恳恳输出自己的作品。拿了两届金像奖,两届金马奖,还有许许多多其它奖项,实打实塑造出了不少经典的作品。
其实要论人生经历,张艾嘉女士经历过那么多事,演过戏,做过音乐,筹划过电视节目,当过导演,起起伏伏,沉沉落落,绝对不比一些男星女星少,但身边人提起她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她的音乐和影视作品,但每次你见到她的时候,看到的还是那样知性,体面的笑容。
所以虽然她已经拍了四十多年电影了,依然有不少女孩子喜欢她,有个自媒体朋友在举例子的时候说。
“希望以后我可以活得像她一样。”
这是张艾嘉的近照。
除了美以外,更难得的是,这种美仿佛是把所有年月里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阅历都坦然地写在自己的脸上,呈现出一种非常平和的自信,太酷了。
这样的气质,一般被称为“知性”。
知乎有一个问题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真的吗?”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贴一幅张艾嘉的照片。
2
知乎上有一个专门的问题,叫“如何评价张艾嘉?”
下面的回答不多,更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的答案,甚至有人简单地说:
评价张姐太难了,因为你无法找到合适的词句组织起来去描述这样一个女人的大半生。
别评价了,欣赏吧。
我很认同这句话。
通常,最难以评价的就是非常多元化、拥有很多个层面的人。这意味着更多的成就、更渊博的学识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更难以全面地了解他们,并且用几个词语来定义他们。
和很多90后一样,我对张艾嘉最初的印象就是很小的时候听她的代表作《爱的代价》。后来我开始看比较多的电影,发现她拍的电影也很多,而且对剧本的质量要求极高。几年前我知道她还出了一本书。
并且无论是作为歌手、演员、导演还是作者,她的每一个身份都有很高的辨识度,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一个算得上专业的高度。
而且张艾嘉在每个领域迈出的步伐都不带有什么功利的目的,似乎她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出于喜欢,这种喜欢又单纯,又认真,很令人动容。
这样的人往往会被评价为“有趣”。但这个词用来形容张艾嘉,又觉得少了一点分量。
所以还是只能感叹一句,这个女人真的是太酷了。
3
很酷的张艾嘉在电影里塑造过很多很鲜明的角色。
比如说几乎家喻户晓的《观音山》。
她扮演了一个中年丧子的母亲,和一群年轻的租客相处的过程中得到了情绪的释放,找到了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活力,但最后依然选择了自杀。
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跟着张艾嘉的情绪走,跟着那个丧失了独子的母亲从多年完全的消沉当中看到了一点点生命力,这生命力足以帮助她做出一个结束生命的选择——但这已经很难得了。
所以之后,随着我慢慢长大了一点,我开始彻底理解那些因为抑郁选择自杀的人们。
还有贾樟柯的电影《山河故人》,张艾嘉与19岁的董子健饰演了一对忘年恋人。两个人在影片中的互动是这样的:
视觉效果没有丝毫不适,很美好。
看完剧本,张艾嘉就被角色复杂的身世背景和暗潮汹涌的真挚情感所打动。
“(我所出演的)是整部戏里最幸福的女人。”
她也以导演的身份创造出了更多鲜明的女性角色。
像是刘若英主演的《少女小渔》,以及爱情轻喜剧《20 30 40》中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她也因此被评价为“最懂女人心的导演”。
我看过很多影视和文字里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极为脸谱化,类似于我前两天写到的七夕游戏“直男测试题”中塑造出的物质、虚荣、幼稚、无理取闹的“女朋友”形象。
它试图用几个词来概括某一类甚至全部女性群体——但这是一件绝对不可能办到的事。
但张艾嘉绝不会这样,她眼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人群,都有着细腻而鲜明的独特感。
4
张艾嘉的新作《相爱相亲》,是一部仅剧本打磨就耗时四年的作品。
这部将于10月27日全国公映的作品,和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人情味,这些人情味隐藏在郑州和洛阳这样飞速发展新旧交替的二线城市中,隐藏在三位女主角和她们的婚姻爱情、她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中,也隐藏在影片“让心回家”这样温暖的主旨中。
同样是三个女人一台戏,《相爱相亲》比起几年前的《20 30 40》有着更大的年龄跨度——故事的三个女主角就是一个家庭的三代人。年轻的女孩子正处于热恋中,五十多岁的妇女和自己的丈夫相濡以沫,而更加年迈的姥姥在遥远的故乡守护着自己的故事……
三个女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男人,被贯穿全篇的一根线索紧密相连。同时,她们也各自有着自身鲜明的光彩,映射出宣传海报里一年四季的风景变换。
连绵起伏的山丘就像是一个男人的侧脸,三个女人与男人相互依靠,却又彼此息息相关,在复杂的关系中相伴着走完四季,相爱相亲。
像是大多数女人的一生一样。
张艾嘉表示,这部电影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挑战。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到的是爱。”
“我觉得现代人的沟通和对爱的表达方式还是比较保守,在当下这种快节奏的时代,其实可以少一点保守,多一点沟通。”
“作为女人我想替更多女人来发声。不管我是用悲惨的角度,还是喜剧角度,我都是很希望替女人说出心里想说的话。”
“爱情对我来讲就是非常大的动力。在不同年纪的时候,有不同态度去面对爱情。以前年轻觉得要拥有,慢慢年纪大了,要更和平相处和尊重。(影片中)三代的女人,她们对爱情都有相信、希望和拥有。有这颗少女的心,就是最有魅力的,所以女人还是要有爱情。”
她在影片发布会上说这些话的时候,依然有一种对电影、对爱、对人与人之间关联的,跃跃欲试的探索。
这个已经64岁的女人,之前已经做了40年电影,而现在,还在用一种很认真的姿态,一如既往地酷着。
这让我对这部电影更加抱有好奇和期待。
我一直认为,对女性和爱情产生困惑的时候,就应该去看看张艾嘉的电影。
她会给你一些更真实,更诚恳的答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