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北京8分钟”在社交媒体刷屏。

 

作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重要环节,“惊艳”和“期待”成为媒体传播的主题。自此,“冬奥会”正式宣布进入所谓的北京时间。

 

暂且抛开好坏标准的吐槽。回顾这届冬奥会,却是精彩和遗憾并存。

比如:武大靖强势夺冠、中国短道速滑女队遭遇裁判不公……这些话题在新媒体掀起阵阵波澜。

 

这次冬奥会,恰逢中国春节,很多新媒体人本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的玩命精神,将冬奥热点追逐到底。

过去一周,根据新榜日常连续监测的54万公众号,围绕“冬奥会”的话题共产生1万多篇推送文章,其中,诞生了160篇10w+爆文。同时,在这1万多篇推送中,有1076篇推文获得“原创”内容标志

通俗来说,也就是有7063个不同的公众号,在春节假期追了“冬奥会”的热点。从领域来看,公众号涉及时事、财富、文化、体娱、民生、情感……新榜分类的24个全部类别。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届情感复杂的冬奥会,不仅因为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后将接过冬奥火炬,还有太多赛场上的“爱恨情仇”。

 

因为裁判问题

那些由愤怒点燃的10w+

 

在上万篇内容中,两篇点赞量最高的爆文,都来自同一个话题: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队被判犯规。

因为这次带有争议的判罚,使得明明到手的奖牌再一次因为裁判原因,和中国队失之交臂。

 

为此,公众号“INSIGHT视界”一怒之下写完《韩国,我求你干脆自己开场冬奥会得了》。

正在过节的主页君疯狂吐槽,没曾想到,这个春节被在韩国平昌举办的冬奥会气得半死。

 

因为裁判的一手判决,中国运动员足足等了四年的奥运冠军梦碎了,可谓是憋屈至极。

 

于是,被裁判惹怒的“INSIGHT视界”愤而写下:

竞技体育本就是国家之间为数不多可以真刀**比试的机会,但韩国却总是不顾及公平二字,甚至将自身国家形象都抛之脑后,只要能赢,无所谓“脸皮”是否还在。

 

怒不可遏的主页君和诸多新媒体编辑一样,要痛斥韩国人收买裁判是惯用伎俩,理由则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那两场臭名昭著的黑哨。

于是,不忘反讽,“更具戏剧化的是,2002淘汰赛被韩国黑掉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队在之后的两届世界杯上先后夺冠。”

 

在理直气壮地写下“我们不是输不起,只是想求得公平二字”后,这篇来自“INSIGHT视界”的热点推送斩获2.6万点赞,文末评论中,怒怼韩国平昌冬奥会的留言点赞破5万。

 

同此话题。

冬奥会期间,点赞第二高的爆文来自“占豪”,《原创丨犯规!犯规!犯规!我要为“犯规”说句话!》的标题已经说明一切。

 

面对“短道速滑女子接力,中国女队被判犯规”的事件,“占豪”在这篇发布于大年初六的爆文中写下:“一丝一毫都不感到奇怪,赛前就明白这次中国运动员肯定被黑惨。这一切都是因为:比赛在韩国!”

 

这个几乎没停更的大号继而解释:

 

这次冬奥会,韩国有主场优势,而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中韩之间又发生了太多不愉快,韩国人对中国那是气恨得很,好不容易可以借机“收拾”中国,那能让你好受了?所以,中国运动员这次在韩国是必然会受到不公待遇的,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同样表达愤懑的10w+文章,还有很多,单看标题就一目了然:

“视觉志”的《韩国冬奥会:公平是个好东西,希望你有!》;

“HUGO”的《韩国,你还要不要脸!》;

“新闻哥”的《敢去韩国参赛,都是真的猛士!》;

“国馆”的《史上最黑冬奥会:做人不能太韩国,否则连日本人都嫌弃》;

“酷玩实验室”的《除了脸,韩国人什么都要》;

“超级学爸”的《平昌冬奥会,没有体育精神,只有体育精神病》

……

 

以及“暴走大事件”的《不要误解韩国队了,他们不止坑中国人,犯起规来连自己人都拉!》。

武大靖夺冠

掀起公众号10w+高潮

 

一个令人愤怒,一个则令人振奋。

 

从数据上来看,因为裁判问题,愤怒的情绪带来了点赞最高的两篇文章。而武大靖强势夺冠引发的振奋,则带来了最多的10w+文章。

 2月22日,武大靖(右)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月22日晚,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武大靖在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赢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斩获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从新榜“趋势查询”可以很明显看出,武大靖首冠后的第二天,迎来公众号创作的最高潮,共产生298篇原创内容,其中,10w+文章35篇。

 

比如,点赞最高的“人民日报”这篇《平昌冬奥中国夺首金又连破记录!赛前李琰这句话让网友泪奔…》

 

那么,李琰到底干了啥?

 

比赛前天下午,中国队在比赛场进行了训练,主帅李琰第一次穿上了领奖服。她说,队员们明天要拿金牌了,自己今天先穿上预预热。

 

这样的话,在中国短道速滑女队被判犯规后的阴霾下,的确很提气。

 

另一篇爆文《“如果金牌能掰开,我想给全队每人一块”!夺得首金后,他的这番话燃爆了》则来自“新华社”。

 

一路领滑的武大靖那句“我今天就赢在不给对手和裁判机会,一直全力滑,裁判挑不出任何毛病”则被“新华社”在文章中重点标记。

 

有意思的是,一片欢腾的评论区却大有“话题跑偏”的味道。

 

比起央媒正规军,其它新媒体在选题上则激进大胆得多。比如,善于追热点的“视觉志”很快撸下这篇《武大靖:一个让裁判集体绝望的男人…》。

 


“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愤怒情绪更容易引起点赞

 

冬奥会的最后一波传播小高潮,自然是闭幕式表演。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共获得1金6银2铜。与上届索契冬奥会相比,金牌数少了两枚,奖牌数持平。

 

从数据上看,“北京8分钟”更多是以官媒为主的新媒体的传播,在1240篇关于“北京8分钟”的推送中,诞生了14篇10w+,其中多数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

 

点赞数前四位的公众号中,除上述3家官媒新媒体,只有“冯站长之家”以一篇语言版的新闻早餐闯入前三。

 

在分析完“冬奥会”的公众号大数据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则是,“负面情绪”似乎更容易提升点赞,而夺冠的“正面情绪”更容易传播。

 

如果说情绪是社交传播的催化剂,从这次“冬奥会”在以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上的传播来看,两股情绪先后主导传播。

一个是“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队被判犯规”后带来的“负面情绪”表达,更多是“愤怒的”“不满的”和“憋屈的”……大多数点赞量更高的10w+来自这样的表达。

比如,众多市场化新媒体账号的吐槽跟进,引发的点赞传播。

 

另一个则是武大靖破世界纪录夺冠带来的“正面情绪”,更多是“令人振奋的”“提气的”和“值得骄傲的”……官方新媒体第一时间跟进下,在微信公众平台引发了更为广泛的二次传播和阅读。

对此,你怎么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