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圈突然开始刷屏一篇名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报道,文章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年和2003年满分金牌得主付云皓,现在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任教师是一种“苦头”,甚至将他的这种变化称为“坠落”。而转发的朋友也都在以“伤仲永”的论调嗟叹。
但我真正开始关注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发布的一篇“自白书”。
他说“但是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衡量,我并未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
因为他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所以培养中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学校,而这份工作于他而言非常有价值,并且感觉充实。
自白书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他有很多选择,选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这对于他付云皓而言就是幸福所在,且从未后悔。却要被媒体说成是“坠落”。
其实不仅仅是那位记者,以掐头去尾的片段拼凑出一篇主题先行的人物采访,我们也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观念里出发去解释别人的人生,就像我们很少注意到我们接受的信息往往只是用来满足各自的旧有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度过一生的方式,既然各有风帆,那么以自己的观点去定义别人的人生,难免显得偏狭。
01
高中时彻夜寝谈最多的话题是关于未来,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多少岁结婚生子,又将拥有什么样的生活。
当时和我关系最好的是A,我们看同样的书,对于未来拥有同样的憧憬,都希望未来能有一份坐落于CBD的白领工作,经济独立,生活忙碌而充实,即使加班到凌晨但抬头看见满城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也会很有成就感。
后来A高考失利,去了中部地区一个三线城市,与大多数人到大学就进入吃喝睡觉的状态不同,他在大学里学习得比高中还要认真刻苦,早上六点半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自习到图书馆闭馆。他想去美国留学,所以在练习GRE,想留学回国之后再来上海找一份足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工作。
电话里的他总是坚定又信心满满,我也总笑着说,好啊,你来上海我们两个一起相依为命。
后来他去了美国,也来了上海,但我们没有能够相依为命,甚至几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因为他太忙了,好不容易约出来吃饭还会中途拿出电脑来处理工作。
我说你看你终于忙成了高中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他苦笑着说,就像一个笑话,以前总想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长大了才知道,像我这样的大人并没有什么头发。以前想要高楼大厦,现在却想要回归田园生活。
以前被灌输的观点就是一份好的工作就等于成功,爱情、家庭、朋友全都会随之而来,但原来生活不只有工作,工作和其他种种是平行的非包含关系。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你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随便挑几条高赞答案:
“能素柰朱李,枝条入檐,在楼上,坐而食之。”
“隔窗看大雨,见天地磅礴,和雨无限近,但分离。”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旗鼓相当的爱人。”
尽管每个人描述各异,但却都围绕着爱人与朋友,清闲与自在。
02
今年毕业季又像往年一样掀起了该留在北上广深还是应该回家里小城市的讨论,主流观点是“哪怕我会累死,焦虑死,拼死,也不会离开一线城市。”为什么,因为在这样的一线城市工作生活意味着“体面”,而回到三线城市,尽管可以付最少的劳力,获得很好的生活,半生无忧,要啥有啥,但是“无聊透顶”。甚至有人把回到三线城市定义为“失败”。
我知道其实不少人都被这样的观念所影响,即使每天单程通勤时间两小时、加班到半夜、没有双休也要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大城市立足,但是却很少有人去细想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你在大城市艰苦努力奋斗十年之后的结果可能都无法达到现在回到三线小城市的生活水准,你的生活奋斗目标也许你只要一转身就能实现。
就像哈罗德在《群氓之族》中提出的,有些人可以不假外求,单凭自己的人格特质就能留在一线城市,并获得群体归属感,但其实大部分的人无法做到,而有赖所属的群体提供支撑,选择留在家乡就是让自己包裹在这种群体归属感中,以实现自我接纳。这种族群认同及其所产生的自我接纳是一种生而具有的天性,其实无关层次。
但现在社会的主流论调就是习惯于以所谓“鄙视链”来传递一种单一的认知和价值观,比如大城市奋斗>小城市安逸,比如《奥数天才坠落之后》那篇文章中对学术界的主流认知的缩影,学术研究>一线教学。
正是这种取向过于单一的价值观,使我们在不断地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不断焦虑的同时,也采取以这样单一的认知去看待、评价别人,让别人也加入这个庞大的焦虑大军。
前段时间摩拜单车被收购,其创始人胡玮炜被传从中套现15亿,没多久网上就出现了一个论调“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
这种观点没有任何的前提,只是一味地以金钱、事业,一种非黑即白的认知去定义其他人的人生。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其实同龄人早就抛弃你了。
2016年《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中,我们熟悉的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还都只排在了第20、21位。
更何况,同样80后的金正恩可都已经成为一国领袖七年了……
早几天看到一首叫《纽约比加州时间早3个小时》的诗,觉得很有意思: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每个人想要追求的生活不同,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败,还有很多其他的颜色共存。
所以其实可以不用这么焦虑,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多价值观取向的。
3
就像生活,有人喜欢高楼大厦,还有人向往田园牧歌,两者只是平行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很多人会被“诗和远方”、“逃离北上广”所打动,但就像前面那些知乎答案对向往生活的描述之下,经常有人喟叹“这样的生活 ,大概也只能在深夜里想起”或是“大概只在小说里存在的精致。
“诗和远方”常常能激起我们内心某个角落沉睡的那腔热血,但这腔热血更常被随之而来的成功学焦虑迅速冷却。
其实现在社会人的各项压力都越来越大,要过上爱人、朋友与自在都在的那份向往生活,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最近看了几期《向往的生活》第二季,三五好友、爱的人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生活不就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吗。而我们在羡慕的时候常常囿于时间、金钱等等而选择将那份向往搁置。
为此小猪短租联手《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共同发起#住进向往的生活#民宿体验官招募活动。
小猪是中国住房分享经济领域的第一品牌,房源覆盖全球620个城市,房源总量超过35万。
蘑菇屋
进入小猪短租进行预定就可以住进henry打过鼾、何炅扫过地、黄磊做过饭的同款蘑菇屋,去体验你最向往的那种生活。
重点福利环节
现在进入“阅读原文”,参与H5小游戏,填写报名信息,就有机会参与#住进向往的生活#民宿体验官招募活动,免费入住蘑菇屋,还可以带朋友一起去!
小猪短租还将免费为获奖用户提供2k元的车费,以及免费提供三天两晚的民宿房源。
这次参与活动的房源有十套,大家可以在十套房源里选择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以下是蘑菇屋、北京、乐山三套民宿体验房源的照片:
蘑菇屋
北京
乐山
还有成都、大理、贵州、丽江、宁波、重庆七个地方的体验房源都非常好看,可以点击H5玩游戏查看。
先别忙着焦虑被同龄人抛弃,因为你们也许本来就不在一个时区。
所以,点击“阅读原文”,先去你的那个时区逛逛吧。
-END-
我是雷斯林,我回来了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图片文字即可查看】
人民看似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
直男吐槽后来的我们
回复“晚安”可以看到一篇以前写的发不出来的文章
“性瘾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