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晖

 

为什么典型的互联网文字内容让人越看越精神,纸质书看几行就犯困?哪怕内容还是自己曾经热爱的,比如金庸、古龙。

 

这是硬糖君最近的迷思,并由此开发出全新的促早睡手段:只带书**,10分钟必睡。两个月了,一本书都没读完。

 

有时我们很难分清,是人发明了技术,还是技术重新发明了人。微信公号式提纲挈领、字大行疏的排版模式,今日头条式的标题党和算法推荐,网络小说的十步一坑、欲罢不能……典型的互联网文字内容,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也消解了我们曾经的读书能力和读书愉悦。

 

那种深夜静谧,台灯下沉浸在一本好书中,看完许久还回味无穷的体验,多久没有过了?

这样的发现不能不让人沮丧,也更加让人看不懂巨头的新招——

 

6月11日,阿里文学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宣布与天猫图书联合推出全新数字阅读产品天猫读书APP,助力纸质书电子化。首期上架数万本电子书涵盖儿童文学、畅销小说、资格考试、社科生活、经管理财、职场励志等热门领域。用户在淘宝、天猫购买部分纸质书时可以同时购买其电子版。

 

什么年代了,还在推新APP?什么年代了,还在推严肃阅读?

 

但当我们深究,大而从“天猫读书”到“微信读书”,小而从“得到”到“读库”,读书复兴,似乎正在成为我们时代文娱生活的新旋律。

 

失掉的读书能力

 

看网络小说几十万字彻夜不休,纸质书翻一章就睁不开眼。这种症状,应该不是硬糖君一个人。

 

媒介工具改变了内容制造,继而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模式。不管是标题党,重点词句的加重符号,还是强力的情绪驱动和简单易懂的行文,典型的10万+文章,都是最宠读者的内容模式。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生活场景,也让现代人专心读一本书变得困难。我们已经习惯了吃饭同时看手机,看手机的同时又在看视频的多线程任务处理模式。半小时不看手机仿佛就已经错过全世界,集中注意力变得前所未有困难。

 

互联网内容是一种对注意力的主动抓取,但读书要求我们自己去主动集中注意力。既要集中注意力,又要处理更高能量密度的出版物内容,这能不困吗?

 

但严肃阅读仍有其不可替代之处。硬糖君就经常在快速翻完一篇网文已然又到深夜三点然而这本书贼难看只是打开了就想看到结尾的时刻,感到深深的后悔和羞愧。而终于挑战完一本早就想看、明知是好书、看完发现的确是好书的时候,欣悦还有点小得意,真正开卷有益,唇齿留香。

 

作为曾经的“读书人”,我们还是热爱买书的。毕竟,618、双11活动那么划算,而商业区的漂亮书店,也越开越多。

诚品书店

 

而且随着国人消费和审美的升级,买书其实更多了。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线上渠道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实现了25.82%的增长,线下书店也实现了2.33%的同比增长。

 

但读完一本纸质书正变得越来越困难。硬糖君家里新书成摞,看过开头算好的,塑封都没拆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极少数幸运儿因曾被带上飞机,而得以阅读完毕。

 

互联网内容制造商最先发现的,是满足最本能的人性。当这件事做到一定程度,便开始有了拓展疆域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就像去年以来纪录片和文艺片在电影领域的重获新生,阅读领域同样呼唤着消费升级。

 

阿里文学和天猫图书携手入局严肃文学阅读市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此前,阿里文学在数字阅读、网络原创内容和IP衍生方面已经有完整布局,拿到了网文新三家的一个席位。而这次天猫读书所补上的严肃文学环节,则是一片还没人进行过有效开发的蓝海。

 

纸电一体能让我们重新读书吗

 

有时,忽然起了读书的性质,但苦于想看的书并不在手边,只能作罢。打开手机,习惯性的又看起了网络小说或八卦新闻。纸质书与电子书在线上购买和消费场景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们读书的决心。

 

或许正是看到这个市场痛点,几乎同时,主打垂直市场的罗振宇的“得到”,和覆盖全图书品类的“天猫读书”,都提出了“纸电一体”的概念。

 

“天猫读书的上线将加快纸质书电子化的进程,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场景,并在碎片化时间内让用户能够获取更多优质内容。阿里文学的初心是让阅读变得更简单、高效、有趣。”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CFO、阿里文学CEO宇乾在发布会上表示。

 

作为阿里文学与天猫联合推出的新产品,天猫读书首先是实现了一键买、一键读、一键分享,打通线上购买及消费内容的链路。

 

睡前阅读可以使用更具仪式感和良好读书体验的纸质书,而在各种碎片时间,则以电子书随时替换。特别是通过对电子版的试读,也能更加确认是否真正是自己想要的书(在新书都有塑封的今天,实在太必要了!)

 

当然,人家商家也不吃亏。试读缩短了用户的决策路径,可以有效激发购买、收藏、赠送纸质书的需求,拉动纸质书的整体销售。

 

除多场景切换的便利性外,出版物电子化的另一个关键优势,是智能算法推荐。

 

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超划算的电商满减活动,实在找不出另一本能凑单的书来。不管是书店还是电商的首页,推荐的永远是那些成功学、心灵鸡汤之类的畅销书。

 

今日头条、抖音之类的互联网内容产品为什么能牢牢抓住用户,看一个小时都不腻?因为人家算法推荐啊!传统出版业却始终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不管你想要啥,都塞给你一本查理芒格或东野圭吾。

 

荐书、或者说整个图书宣发,不管对出版业还是读者,都十分必要。早年的贝塔斯曼,不就靠对荐书市场的垄断,打造出无数畅销书神话,并影响了一代人的阅读履历。

 

而今天的荐书,像贝塔斯曼那样都是一本小册子肯定不靠谱,千人千面才是目标。在推出主打出版物的天猫读书之前,阿里文学已经拥有多年耕耘网络文学的书旗小说APP,而这款产品的最大优势,也正是千人千面的智能推荐。

 

据悉,阿里文学旗下书旗小说已经与阿里云、阿里达摩院等技术团队进行深度合作。依托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在专业编辑的管理下,形成了有效的书籍推荐及内容运营体系。而天猫读书在同样的技术框架下,通过智能算法加社交链条,想必能比单纯的电商荐书靠谱得多。

 

读书复兴到文艺复兴

 

曾经被互联网击碎的严肃阅读,正在被互联网重建。尽管重新培养一个习惯,显然相当困难。

 

以天猫读书和微信读书为代表的严肃阅读产品,从各自优势领域切入,带来了更界面友好的严肃阅读入口。其便捷的发现、购买、携带、分享出版物模式,让想提升或者说保住一点阅读品味的用户,不至于那么麻烦周折,可以轻松实现天猫读书的Slogan“品质阅读,美好生活”。

 

而对出版物的电子化、再网络化,远不止是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事实上,对整个文娱产业,都有可能带来新的契机。

 

尽管现在一谈到IP,似乎就是网络小说了。但这更反向说明了出版物是一片亟待开发的IP热土。

IP的核心价值,在于作者与读者的紧密互动,并通过充分触达在广大读者间产生了想象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又诞生了一系列可供后续开发参考的数据。

 

而传统出版物,通过常规出版销售推广,不仅触达范围有限,读者各自在家中挑灯夜读,阅读数据和读书心得都难以充分分享。尽管其间存在大量优秀作品,也难以形成IP影响力。

 

“当我们消费一本纸质书的时候,我们的阅读,我们的分享,我们的读书笔记,很难被记录。而学习知识、娱乐需要分享,需要记录,需要传承。当你用电子阅读的方式,你关注哪个专题的时间更长,你对哪个段落感到怦然心动,你在哪些环节评论最多,这些信息都可以用数据的方式反馈给我们。”宇乾分析。

 

在主流用户向移动阅读转移的过程中,出版物其实是失掉了这个流量红利。而各种互联网阅读的内容未必强于出版物,却因渠道优势占尽先机。宇乾认为,“当我们把纸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手段,更精准的、千人千面的触达人群。获取人群多了以后,传播效率又更快了,一定是能够促成IP的养成。”

 

从这一意义上看,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对严肃读书的复兴,极有可能带动IP影视产业的新风。这也符合当下监管层对影视作品提出的新要求。

 

对出版文学的改编,曾经诞生过大量优秀作品。从早年的《少年天子》、《康熙王朝》,到近年的《红高粱》、《平凡的世界》,都是叫好又叫座。而相对于网络文学,出版文学IP也更容易赢得口碑,特别是在一线网文IP已被瓜分殆尽,各路抄袭、注水货色群魔乱舞的今天。

 

出版文学或许会给IP一次正名的机会。但在那之前,大概需要我们能暂时摒弃杂念,专心阅读。

▶ 阅读往期热文

日本人为什么讨厌是枝裕和?

限韩令又传解禁,但今时已不同往日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