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春池
编辑|李春晖
即使你改成了“社会主义兄弟情”,也丝毫不妨碍我们品咂暧昧的小火花。这应该是每个镇魂女孩的心声。
原著作为一本不折不扣的脆皮鸭文学,《镇魂》在被改编为网剧的过程中,显示出了超强的求生欲。从剧情到宣发,都主打科学实验和兄弟情。我们甚至能够明显感觉到片方和平台对宣发的隐忍——咱就偷偷火,千万别惹眼。
“耽美剧”巨大的题材红利和长期背负的政策风险,让参与者是既想吃,又怕烫。以至于不少制作方采取了擦边球的形式,咱不是搞基,是兄弟义气。
但这并不妨碍《镇魂》在小众圈层的火爆,微博话题度甚至艳压陈坤的《脱身》和杨幂的《扶摇》。两位主演朱一龙和白宇更是靠着“兄弟情”迅速蹿红。虽然两位演员之前也有代表作,但翻红绝对是靠这部暗中“卖腐”的《镇魂》。
特别是朱一龙,简直是网剧“10天制造新流量”的全新标杆,气势如虹堪比去年底《小美好》的胡一天。
从最早王青、孔垂楠高效开局,到之后黄景瑜、许魏洲爆出圈外,再到最近朱一龙、白宇快速圈粉,不得不承认,耽美剧已经成为新人上位或者演员翻红最定位准、成本低、节奏快、回报高的手段。
不可忽视的是,高开走低也成了这些耽美剧演员的常态。除了黄景瑜、许魏洲算是成功出圈,更多的耽美剧演员处于销声匿迹状态,红极一时又迅速被遗忘。
硬糖君总结了十几位靠耽美剧走红小鲜肉的现状,他们有人转型,有人翻红,有人出圈,有人则处于退圈的边缘。虽然政策监管不休,但人民对策不断。毕竟,腐女粉作为社交网络里最具传播力、战斗力和无尽热情的粉丝群体,不牢牢抓紧,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上位迅速、出圈不易
为什么耽美作为一种小众亚文化却如此能打?除了通常小众圈层抱团取暖的刚需,腐女粉也确实有其特殊性。
“吹偶像”是所有粉丝的刚需,但以耽美为切入口,腐女粉在更强的外部压力下,能让原本就有精神认同的粉丝,情感联系更紧密,战斗也更有力,且带有“先进文化”“思想解放”的自觉优越性。
腐女粉富有**,同人作品创作力强,传播主动,可以为偶像打下坚定江山。也给这个粉丝群体注入鸡血基因,即便后续新粉不是腐女,也在承袭那些鸡血打榜的传统。再说,每个女性都有腐女的潜质。
今年迅速蹿红的小鲜肉,基本可以分为两大派:选秀派和耽美派。事实上,偶像练习生那些小鲜肉,也有各种“卖腐”营业。而两部耽美小说改编剧《镇魂》和《陈情令》则更为明确。
《镇魂》的白宇和朱一龙,两位大龄小鲜肉,都是科班出身,演技尚可。但正剧没能给他们带来太多人气,反倒一部“腐剧”做到了。
目前《镇魂》上线11天,朱一龙就登上了微博超话明星榜第三名。朱一龙此前也拍过不少作品,多以古装为主,《新边城浪子》《新萧十一郎》都没有多少水花,这次在《镇魂》里温文尔雅的大学教授和暗黑使者飙足了演技,深情人设也迷倒了不少粉丝。白宇曾出演《美人为馅》《云巅之上》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剧,尚未有叫得响的角色,《镇魂》中的赵云澜为他打开了新戏路。
不过,比起已经播出的《镇魂》,更吓人的是肖战和王一博主演的《陈情令》。
该剧还在拍摄阶段,但人气已经居高不下。两位主演凭借为数不多的路透照,就得到了巨大讨论度。近期王一博在《创造101》里面作为导师非常出彩,只要《陈情令》能有80分水平,王一博成功出圈几乎十拿九稳。而肖战目前在《陈情令》中的讨论度更高,能不能出圈得看后续资源加持,但靠这部剧火一把,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
耽美剧能够助力男演员快速上位,但耽美剧带来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耽美作为小众圈层文化,受众一直是比较固定的群体,每一批耽美演员的粉丝,几乎就是那拨人,且圈的大都是三月剧粉。
离开耽美剧后,如何保持热度和撕掉标签,就成了这群小鲜肉最要紧的课题。这条路,黄景瑜和许魏洲算是走得最顺的。
同样出演《上瘾》大火,但黄景瑜和许魏洲走的却是不同路线,一个主攻影视,一个主攻音乐。
黄景瑜参演《上瘾》后陆续拍摄了不少影视作品,类型丰富,既有大制作的大电影,也有中小成本的偶像剧。
贺岁档《红海行动》的成功,让他跻身一线小鲜肉的咖位;刚刚完结的《结爱》也让他圈了不少女友粉;参与综艺《放开我北鼻》还新增了好爸爸人设。一路走来,黄景瑜的资源相当不错,演的角色也都是吸粉人设,演技也在进步中。人气上已经脱离了当初耽美剧的小范围,开始成为大众偶像。
至于许魏洲则走了音乐路线。《上瘾》之后,许魏洲几乎没有影视作品,两年出了8张专辑和EP,已经做了韩国、泰国在内的多场音乐巡演。
虽然硬糖君不太理解,但据说他在海外的人气颇高,经常有他的海外粉丝让机场瘫痪之类的热搜,时尚资源也是开了挂,众多大牌代言加身。
其实,耽美演员里,现在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就是硬糖句上文提到的几位,更多演员逐渐成了圈子里的小透明,只靠着为数不多的死忠粉苦苦支撑。
《逆袭》的四位主演,除了王青相对活跃之外,其他三位冯建宇、蔡照、陈秋实几乎没什么后续发展,只是在不知名的网剧里打打酱油。
作为耽美开山鼻祖《类似爱情》的主演孔垂楠,黄礼格也几乎没什么活动。孔垂楠还在影视剧里跑跑龙套,黄礼格并没有什么影视作品,只是出单曲和跑通告,甚至开启了淘宝店走网红的路子。
能提到名字的证明还有迹可循,更多的耽美剧演员已经在圈子里“查无此人”。而靠着耽美剧爆红的这些演员,也很难撕掉“耽美”的标签,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备受争议。
演耽美剧,仿佛一剂“虎狼药”,竟是非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的了?
抹不掉的“黑历史”和受限的戏路
“演耽美剧的演员天然low”,连最热衷娱乐的饭圈内,都难免有这样的偏见,更不用说大众舆论和监管风险了。
风声最紧的时候,耽美演员甚至无法登上电视节目。虽然已经明确不搞基,只讲兄弟情,如此求生欲的剧版《镇魂》,还是遭到了“恐同”网友的举报,两位演员也受到了不少不公平的对待。
即使白宇和朱一龙的演技可圈可点,也没有刻意流露出卖腐的互动,仍然有网友觉得他们靠这些噱头进行恶意炒作,走红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黑粉。
不可否认出,演**题材的网剧是一些艺人想要走红的无奈之举,但是凭借耽美剧真正火起来的并不多,而且出演过**题材的艺人,转型多少会受到一些阻碍。
黄景瑜在《上瘾》走红期间就遭到不少谩骂,甚至有网友和黑粉纠结他的性向并加以攻击,和许魏洲参加《快乐大本营》和深圳卫视《极速前进》还遭遇了中途换人的风波。即使已经有《红海行动》《结爱》这样的代表作,《上瘾》仍然被一些网友视为其“黑历史”,时不时就被翻出来。
更需要谨慎对待的是“腐向营业”。耽美剧演员大都以CP形式“捆绑”出现,像王青、冯建宇,蔡照、陈秋实几乎都是以CP出现,甚至会做出一些亲密的举动。这种公然卖腐虽然能招揽人气,是一种宣传的必要手段,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可避免的也会加深耽美人设,固定了自身的戏路。此次《镇魂》就算很聪明,戏里兄弟,戏外也严防死守。
靠耽美剧迅速走红也许很容易,但想靠耽美剧持续走红却很难。剧播完,宣传期一过,娱乐圈都是浪里淘沙,没有真正的本事,很快就会被遗忘。
耽美剧的演员想转型,首先就要解绑自己的CP,这势必损失一部分腐女粉,却也是建立个人IP的必经之路。像黄景瑜一样,拓宽戏路,走硬汉路线。要么像许魏洲一样转换路线,直接主攻音乐。当然,两个人的运气和资源也是其他人羡慕不来的。
虽然演员前面加上“耽美”两个字会带上很多黑历史,但仍不失为一种“捷径”——红了再说,红了以后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阅读往期热文
中国人为什么不拍大恐龙?
抢C位的人:中华排位学初探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
lichunhui127@163.com
「娱乐硬糖」 现已入驻
虎嗅 | 钛媒体 | 知乎 | 界面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一点资讯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Wi-Fi** | 微博 |触电新闻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 搜狐公众平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