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导演贾樟柯回应了之前胡锡进对《江湖儿女》的评价,挺有意思。

说实话,我一直挺不能理解用“正能量”,“负能量”,用三观正不正去评价一部电影的人。

我弟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总幻想自己是警察,每看一部电影都要问我,这个电影里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哪个是警察,哪个是坏蛋。一定要最后看到警察打死了坏蛋才满足,才觉得这是好电影。

这我能理解,但他毕竟是小学生啊。

作为一个成年人,特别是著名的《环球时报》总编,还一口一个“多点正能量”,“别拍负能量”,就有点奇怪了,因为如果按照三观去评价电影,现在评分靠前的很多片子都要遭殃。

比如昆汀的《无耻混蛋》,你可以反问他“难道抢劫,杀人,**犯,只要对抗**就洗白了吗?三观太不正了!”

比如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你也可以反问他“变态杀人犯杀了那么多人,最后也没受到惩罚,这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好人没好报吗???!”

烂片!

其他要遭殃的还有诸如讲超级英雄不得不遁入黑暗的,诺兰的黑暗骑士。讲不服从法律非要越狱的《肖申克的救赎》,比如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霸王别姬》,诸如此类,就**例了。

你会发现即使是最优秀的那些电影中,完全的正能量,完全的正义战胜邪恶的也并不多见。

为什么?

因为电影故事需要戏剧性,需要张力,需要更复杂的一些东西。

也更因为现实往往就是如此。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我去看了,也是自己买票去的。电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主要是因为我更爱看奇幻类的电影)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电影拍得很真实细腻。无论是电影中对于21世纪初的场景重现,还是对那时候生活的描摹,都非常用心。

电影没说太特别的故事,就是说了那些曾经在山西混社会的“江湖人士”这十几年的生活状态——女孩敢爱敢恨,男人死要面子,风光时“朋友”人前马后,落魄时顿时众叛亲离,然后出去混,打拼,失败,最后还是叶落归根,在最开始的地方重复十几年前的生活。

你可以把巧巧和斌斌的故事理解成整个大时代下这样一批人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电影没有也不需要有什么太出格的故事,就把这些他们都经历过的事情,充满细节,有血有肉,真实细腻地说出来就够了。

这就是贾樟柯。

就像出生于上海的香港人王家卫,拍了《阿飞正传》后,大半辈子都在重复阿飞(浪子和情欲)的故事一样,贾樟柯这个山西人一辈子都在试图用镜头纪录他们那一辈山西人的生活状态。

《小武》说山西汾阳的惯偷,一个社会边缘人士的理想主义;《站台》说山西汾阳文工团离开文工团后的生活;《山河故人》说煤矿里的人的故事;《江湖儿女》则说的是混社会的人的生活状态。

就连之前贾导给陌陌拍的广告片,也是讲都市里找不到同好的人,孤独的生活状态,那句slogan我到现在都记得。

“陌生并不存在,因为我们都有一样的孤独”

我不知道贾导是不会拍还是不愿意拍那种快节奏的,轻松的,大场面的商业片,可能两者都有之,但看多了贾樟柯的电影,会发现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他电影中的主角,都或多或少有点和周围环境不一样,有点孤独,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贾樟柯在其中代入了自己,他总说自己是一个很孤独的人。

另一个是他总是力求真实细腻,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要求里面角色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像现实世界中的人做的选择一样,是一个很复杂,是否都有的集**。

比如很多人都不理解《江湖儿女》中斌斌在出狱后对巧巧的态度,骂他渣男。但你仔细想想,一个过去人前人后都是马仔的大哥,现在众叛亲离,所有人都比他过得好,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又怎么好意思,怎么敢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去见过去跟着自己的女人呢——何况这女人还于他有恩。

有时候男人渣不只是因为坏,更因为弱,因为怕,不敢面对真相,所以只有逃。

这是现实中每个男人可能都有体会的事情,但在其他大多电影中却都没表现出来。

如果一部电影,力求真实的还原了细节,看的人还觉得充满负能量,还觉得心里堵得慌。那要么现实就是这样让人堵得慌,要么是这个看的人太天真,把现实想得太美好了。

但正如贾樟柯说的,看完了心里堵得慌,总比看完了什么感觉都没有来得好,总比看完了某电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是非洲人民的大救星,充满了廉价的优越感要好。(好莱坞流水线产品同理。)

堵得慌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往往说明内心被触动了,因为看完一部烂片心里是不会堵的,只会骂一句“**”之后离场,没几天就把电影从角色到剧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今年看了这么多电影,至今还记得的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现在每每想到,还有一种从里到外的心悸,对日本边缘人士生活状态,那种绝望感感同身受的无力感。

这种心悸,和看了鬼片以后被吓到了不同,而是你意识到这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绝望,并且如果你运气不好也会陷入到那种绝望的心悸,是一个还没那么麻木的人,对于真实社会的共情。

虽然对于那部电影,我到现在还堵,但它依然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这并不冲突,并且如果有机会,我很希望以后国家能引进更多类似的作品让我看。

所以我们说,看完电影还会觉得心理堵,说明还没完全麻木,说明还有救。

最后提一句。

在中国,做电影的在拼命强调真实,做新闻的却一口一个正能量。

这是不是又有点本末倒置了呢?

对了,微信马上要改版了,建议你们把我设为星标,不然会看不到大头图。

-END-

我是雷斯林,我回来了

【推荐阅读】

李宗盛这个渣男,还是让人很喜欢啊

我害怕的是,这样的撞人案没有多少人讨论

德阳女医生自杀:绝对绝对不要煽动网络暴力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

“性瘾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