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 裴培

peipei@gjzq.com.cn

发生了什么事情?

9月3日上午,A股传媒板块一度强劲上涨,影视、游戏、广告、出版、国有传媒等细分板块,均有个股表现坚挺。但是,大部分传媒公司在下午明显回落;传媒行业在A股28个一级行业当中,涨幅排名第6。自从8月15日以来,申万传媒行业指数累计上涨10.8%,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4.5%。传媒行业的春天似乎来了?

我们是怎么看的?

传媒行业的强劲反弹,主要还是市场面决定的:A股传媒行业的反弹可以持续吗?这取决于,推动反弹的是基本面因素还是市场面因素。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市场面因素。2016年以来,传媒行业在一级行业中的涨幅每年都排在倒数前三;2019年至今,申万传媒行业指数仅上涨9.7%,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在168家A股传媒公司当中,有140家流通市值低于100亿元、103家流通市值低于50亿元。目前,申万传媒指数比2015年的历史最高点低77%。可以说,本次反弹是在股价超跌、流动性低落之后的自然结果。

沉睡的巨人,究竟何时才能醒来呢?

基本面何时才能反转?取决于经济和监管:我们认为,在1-2个季度之内,传媒行业(包括互联网)的基本面还很难反转。首先,我们此前在《传媒娱乐行业有口红效应吗?》中证明,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传媒都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口红效应”是不存在的;传媒行业的复苏必须以宏观经济的复苏为前提。其次,国家对传媒、互联网的监管仍然很严格,没有出现放松的迹象,只是监管重点在细分行业之间转移;例如,今年6月以来的监管重点指向音乐、网络广播、网络文学等方向。总而言之,传媒行业基本面的中期拐点尚未到来。

细分行业和主题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机会:虽然整个传媒行业的基本面没有反转,但是细分行业还是存在亮点的。首先是游戏行业:2018年的版号暂停制造了低基数效应,目前正处于优质产品井喷的周期性复苏阶段;进入2020年,光线追踪等新技术、互动影像等新玩法、出海业务的持续壮大,又将带来新的结构性增长。其次是国有传媒领域:芒果超媒的强劲业绩证明,公司治理完善、牌照齐全、核心业务健全的国有传媒公司,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它们能提供当前市场最稀缺的业绩确定性。再次是与大数据、AI、云计算相关的2B业务的互联网公司。

传媒行业全面复苏有待IPO和并购的全面恢复:2015年以来,A股传媒行业的持续低迷,固然有估值过高、监管收紧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但是上市公司“新陈代谢”的中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证监会对传媒行业,尤其是游戏、影视类的IPO和并购审核日趋严格,近年来涌现出的许多“独角兽”难以登陆A股市场。幸运的是,上述审核正在放宽——今年8月,证监会明确指出“允许上市公司并购游戏公司”;根据我们统计,在目前已受理的A股IPO申请中,至少有11家公司属于传媒及互联网行业。优质上市公司供给的恢复,将有助于整个板块的复苏。

艰苦的战斗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投资人应该关心哪些方面?

我们认为,传媒行业暂时仍不存在整体性、结构性的基本面复苏,行业投资逻辑仍然是围绕着部分细分行业和可兑现的主题进行。第一是游戏行业,尤其是其中新产品饱满、研发能力得到公认,在二次元、女性向等垂直赛道上有较强布局的产品型公司,典型的例子是完美世界、世纪华通。第二是国有传媒领域,主要是其中具备较强的核心业务、同时具备牌照优势、激励机制比较完善的,典型的例子是芒果超媒、新媒股份。第三是与大数据、云计算、AI相关的,以2B业务为主的泛互联网公司,典型的例子是每日互动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风险、监管风险、技术替代风险、内容开发风险。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传媒娱乐都具备周期性

对于传媒娱乐行业,投资者经常提到“口红效应”一词: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消费者会寻求更多的娱乐活动,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需求。这是真的吗?遗憾的是,我们今年1月在题为《传媒娱乐行业有口红效应吗?》的深度研究报告中,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证伪了上述看法: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传媒娱乐都具备一定的周期性;按照年度计算的周期性较强,按照季度计算的周期性较弱。总而言之,“口红效应”不存在。

在中国,游戏行业具备相当强的周期性,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和R-Square(解释能力)均很高。2018年倒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由于版号暂停了9个多月,游戏市场一度陷入产品荒,人为造成了一个低基数。所以,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游戏行业出现了强劲的周期性复苏。

时间序列分析证明中国游戏行业存在周期性

在版号发放恢复正常之后,“低基数红利”消失,游戏行业会不会陷入停滞?我们认为不会。因为,2020年将是全球游戏技术的重大革新之年,游戏主机行业将进入第九世代,光线追踪技术将初步普及,云游戏、VR/AR技术方兴未艾。技术革新将导致玩法革新,从而创造新的结构性增长机会。此外,中国主流游戏厂商的出海步伐越来越快,海外市场也将带来增量贡献。我们对2020年的游戏行业并不担心。

从历史数据看,中国电影行业呈现弱周期性,而且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年度层面;季度层面受单个爆款影片的影响较大,周期性很不明显。2019年,虽然出现了《流浪地球》《哪吒》等爆款大作,但是中国电影票房仍然停滞不前,主要是观影人次下降导致的。面向影视行业的监管仍然趋紧,投资方对影视项目顾虑重重,爆款产品“赢家通吃”的趋势也增强了行业的不确定性。无论对于电影还是剧集行业,周期拐点都还遥不可及。

中国电影行业的周期性较弱,且不稳定

广告行业也受到经济周期的显著影响,因为广告主的预算会受到终端消费需求的影响。进入2019年,不但线下传统广告媒体的需求呈现低落态势,绝大部分互联网广告平台的增速也明显放缓,只有字节跳动、快手等极少数例外。现在,广告主更倾向于投向社群属性较强、有病毒性传播价值的平台(例如抖音、快手、小红书),或者直接投放CPS(销售额分账)模式的电商带货广告。对于以CPM/CPC结算为主的传统广告平台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如果2020年宏观经济不回暖,广告行业的需求可能会更**。

 

国家对传媒及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仍然非常严格

2018年3月-12月,游戏版号发放一度暂停,恢复之后发放的版号数量也大不如前;2018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对影视行业的监管全面趋严,许多影视内容都出现延期、撤档。在建国70周年庆典之后,主管部门会不会放松对传媒及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我们认为不会。因为国家的监管政策是一以贯之的,不是某个时间节点决定的: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要与线下内容采用相同尺度,对娱乐内容整体的监管要优先考虑社会影响因素。

2019年6月,主管部门集中对网络音乐、广播等音频娱乐行业进行整改,约谈、暂时下架了一批应用;7月,对网络文学行业的监管更趋严格,多个主流App被暂停经营性业务(应用下架、停止更新);8月,电商导购平台小红书又在多个安卓应用市场下架。主管部门进行行业整改的逻辑,第一是打击****信息、打击基于**内容的违法违规交易;第二是打击历史虚无主义、怪力乱神等封建迷信思想。

2019年6月以来一批主流内容应用被整改

可以看到,主管部门对内容方、平台方的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处罚毫不手软。许多其他娱乐内容应用虽然没有被下架,但是也主动清理了一批违规内容、封禁了一批违规账号。显然,传媒娱乐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任何内容方都要以意识形态导向和社会影响为第一优先。许多内容方和平台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监管要求,我们估计全行业的持续整改还需要一段时间。

 

风险因素

对于整个传媒娱乐行业而言,宏观经济风险都是不可小视的,我们的实证研究已经阐明了行业的周期性。

对于任何一个传媒娱乐细分行业而言,监管风险都不可小视,包括内容审核的风险,以及对渠道、平台施加更严格管制的风险。

所有娱乐内容都可能面临技术替代,包括VR、AR、云游戏、云视频,以及线下娱乐形式的技术进化。

传媒娱乐行业的内容开发伴随着较大的产品风险,这种风险是很难量化、很难事先回避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