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辩体,想用各种干货、金句、清单、关键点的组合,加快你的认知升级,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充电提升模式,打造一个金句版的小百科。

既有校园辩论的内容,也有周边的口才、沟通,更有商业科技的犀利分析。可能不是每期都对你胃口,但是拜托给点耐心啦,请等待下一期。

关于辩位《一辩:你是想水一水,还是也想做全队的灵魂?》和《二辩:如何修炼成百变铁榔头》推出后,有幸获得大家的催更消息。

三辩文章姗姗来迟。我们采访了更多的前辈,收集到更多的角度呈现给大家。

我认为,辩手应该全面发展,在不重要的比赛或者练习赛中踊跃挑战其他辩位,因为每个辩位不是独立的,应该都尝试,融会贯通,也会有助于自己原本辩位的提升。

——邹文启

1同是攻击辩位,三辩与二辩有什么不同

三辩盘问既可以拆解对方,也可以用自己的立论去直接进行观点比较。更加注重展示性。

——杨汇

三辩要对己论做进一步的巩固,除了进一步激化矛盾和拆解外,还要注意展开自己的论证

——江西财经大学校辩论队队长 帅明君

二辩的反应要求更高,主要是针对对方观点的反驳;三辩因为环节稍靠后,要更能掌控好前半场的局势进行总结再反驳。如果把它类比为职业的话,那二辩像一个刺客,三辩更像武士。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首先二三辩的任务最应该根据局势做变通,但就一般情况而言,二辩的发言思路倾向于“揭示核心分歧”,手段上是做针对双方前提、定义或论点的攻防,但其目的是揭示、定位双方隐含的核心分歧,而三辩的任务就在于解决这些核心分歧。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三辩的环节已经到赛程中间了,要考虑到比赛的整个进程,要分析前半场的效果和局面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2三辩手的素质要求 

三辩环节是上半场结尾,扫尾的程度,决定了你要以什么姿态/任务进入下半场。己方论证未尽之处要打补丁,我方二辩撕开的口子要补刀。攻防兼备,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安排自己的任务,需要三辩对场上的局势足够灵敏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三辩要解决“核心分歧”,即此时此刻最能左右比赛胜负的点。

 

比赛发展到三辩的阶段,双方的主要分歧已经足够清晰,小到语义层面的误解,大到定义上的冲突、论点层面的对抗,都是三辩应该结合当时的现场形式来做判断的,哪点对比赛胜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就应该先解决哪个。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要分析前半场的效果和局面。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3质询阶段

独一无二的三辩质询

三辩质询和首质(编者按:比赛开始的第一次质询)功能不一样。首质对辩题理解的要求更高一些,多是铺垫设伏。三辩质询更需要对场上局势的把控,更具有攻击性,所以三辩质询对场上的反应要求更高一些。  

三辩质询和对辩交锋方式不同。盘问是双方的,但又是辩手可以灵活掌控节奏的。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如何准备盘问问题?

对逻辑环有非常清晰的认知

①问题不要太长,设计要成套,一套问答30秒左右,注意数据和例子的合理引用;

②问题往往设计成选择型而非陈述型。(编者按:选择型例如“是不是”“对不对”,陈述型例如“你觉得呢”“你怎么看”),不要提让对方可以随意解读的问题。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对面的内容做预判,这个预判有两种。

第一,首先要预判对方的论点,然后对对方论点作出针对性的问题。

第二,就是这个问题问出去对方怎么回应。要针对对方的回应做出不同的预判,尽量保证对方的回应不会超出你的预期。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质询,应带有清晰而坚定的“目的”,即“我要输出的观点”。

质询问问题不是为了刁难对方,更不是说“把对方难住了,答不上了,我就赢了”。另外在形式上,我会比较推荐新手按照“开战场-谈论据-谈影响-结”的模式去设置一套问题,这样会比较清晰且有层次感。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对待难缠的接质方

首先,确定对方是否真的在逃避问题,还是问问题的方式有歧义或者没有听懂对方回答的意思导致误解。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通过一些限制性的回答等方式减少对方胡搅蛮缠的可能性。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你想要的答案”对方肯定不会一字不差地说出来,你要主动捕捉“关键字”,主动判断“这个回答已经接近了”,然后打断并用自己的话把它“绕”到合适的语境之中。

所谓合适的语境,就是能让你的下一个问题顺利且自然地问出来的语境。而与此相关的感受能力则需要在看比赛视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掘、锻炼。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①礼貌性打断-②第二次依旧逃避,直接打断-③第三次,委屈式打断,向听众表明对面在逃避问题,并通过耐心倾听揭示对方的回答是在逃避什么-④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减少对方回答次数。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当对方正面回答并击破了你的问题

①首先你需要正面回应他的回答,如果对方说的这个点比较有力,你就“空一轮”出来,即回应他的回答后就不紧接着问问题了,把时间交给他,好让自己有些许时间思考如何把场子绕回来;


②而最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就是对面的回答极其强力,且你没有准备,一时想不到该如何回应,“懵了”。此时恰当的解法是用一两句场面话话硬找一些场子、然后按准备好的内容硬往下问。同时,你那三位坐着的队友应该马上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你们的下一轮发言再解决这个问题。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4小结环节

对小结的要求

小结的主要任务是把质询打下来的点梳理清楚呈现再评委面前,但在实操中,还有一些“杂事”要做。

例如,质询中打的点很可能打得不够干净,小结的时候就需要说清楚;又如,在质询的时候对方有个回应极其有力,小结时就要处理。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好的三辩小结,就是能够说出双方的核心交锋点,并且告诉大家为什么在这个核心点上我们是有优势的,而对方是不能成立的。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如何准备小结

在场下要多次梳理论证过程,预设我方和对方最大的分歧,围绕这一分歧双方可能展开的所有论证。上场之前做到在脑海中有一张维导图/蜘蛛网,细枝末节的问题传达不到中央就不要纠缠。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听对方的东西,尤其是对方的论证和你模辩不一样的时候。花时间去听而不要急于反驳。

——安徽大学前辩论队队长 阮帅

进阶的技巧是“驭驳于立”

在比赛中双方的某些论点往往是“对冲”的,即一个问题的相反两面,这时候你可以驳和立同时进行,在反驳了对方观点后只需要再加一两句话就能让己方的相反观点立得更稳,语言输出效率也会比较高。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如果你能发现对方的核心点,指出这个核心点,说出问题所在,就够了。但如果暂时发现不了,那么就要根据时间说清楚几个点。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5自我训练

首先要掌握方法,其次就是大量的练习、重复。

①要先学习总结好反驳和总结的方法,可以通过网上的课程或者前辈们的经验等途径;

②其次就是看听视频;推荐视频:新国辩中天津大学比赛谢宇学长的环节。

③最后就是最重要的练习。

——燕山大学前辩论队教练 许书源

如何判断哪个点最“痛”最核心

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代入评委的角色”,而这项能力的锻炼“七分场下,三分场上”。

 

①场下:看比赛评比赛,以及反省自己的比赛

 

看比赛评比赛为例,如何通过看比赛来锻炼“观察局势”的能力呢?

 

(1)做笔记时要用“记点得分”的思路去记,把双方的论点在两页纸上各自铺开;

(2)结合比赛内容去记录每个论点的“发展”,它经历了哪些反驳,而论点提出方又是如何回应这些反驳的,最终这个点落到了哪一方手里;

(3)在比赛结束后要尝试去评比赛,给出至少能说服你自己的胜负依据;

(4)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听其它评委的点评,看看自己和其它评委接收到的信息有何差别,尤其注意那些投票与你相反的评委,思考为什么不同。

 

反省自己的比赛,则要求你对自己的比赛录音或录视频,赛后以一个评委的角色去听这场比赛,你就会发现很多“这里其实我应该……”。

——东莞理工学院辩论队前队长 柯春任

对于三、四辩位,柯春任在采访中给出了较详细而完整的个人心得体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戳“阅读原文”查看三辩相关的完整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