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一夫
2019年,马上就要成为历史。
抓住尾巴,总结过往点滴,只为了来年更好地出发。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研究+文字”工作者,平时最主要的事业就是产出文章。当然,这也是我很乐意做的事情,除了兴趣爱好之外,还有写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借用一位朋友的话来说:
“写作本身的好处在于,积累和沉淀你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与思考;由于输出的需要,可促进你持续地学习和输入;写作过程中积累的个人品牌与影响力,是超越同龄和同工种其他不写作的人的捷径,相当于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修筑护城河与退路。”
遥想2018年,在大牛们的指引下,我打开了财经自媒体之路,以“凡夫俗子Eric”的马甲尝试着摸索了一年。经过了高密度高频次的“涉猎+消化+文字输出”之后,我的知识储备明显提升,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字驾驭能力也比以往有了质的提升。
在此过程中,我还有幸缔造了不少的小爆文,文章多次登上虎嗅网、钛媒体等头部新媒体平台的头条,每出一篇稿子都会引来各路财经大号的转载。最重要的是,我从这样的过程里由衷地感受到了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也领略到了写作的魅力所在,宛如沉浸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酣畅**当中,日复一日地前进着。
然而,涉世未深不懂事的我,不小心冒犯了“禁区”,致使一夜回到解放前。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痛定思痛之余,我开始重新思考文章的撰写方向和方式,时间也随之来到了2019年。
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继续保持着对未知事物的饥渴,只是在撰写文章过程中,不再去片面追求文章产出数量,亦或是能否击中老百姓痛点而引起共鸣等等,而是有意识地真正把每一个问题都研究透彻,每一篇稿子都写到扎实,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以更加生动的语句呈现给各位读者。
例如,遇到某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绝不会满足于把别人说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而已,这种人云亦云对我来说根本不解渴。我所追求的,是自己写出来的每篇文章都能拥有增量信息和价值观点,以此来尽可能凸显出我对事物看法的与众不同,用一位前领导的话来说,“如果你能就着一个问题连续问三个为什么,那么你对它的理解就会比别人更深一层。”
此外,我会采他山之石、博众家之长,偷师行业大牛们的观点态度、行文布局与剧情安排而为我所用。虽说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有些写法是我再怎么学都学不来的,但只要是有启发的招式,我都会默默记下来。
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同样极为必要。有位前辈说得好,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是没有工作日和假日之分的。我对此深表认同,毕竟,学习这件事情需要时刻去做,不能因任何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转移,哪怕是看一期《奇葩说》之类的综艺节目,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看看热闹就罢了。
就这样,回顾2019年,我确实写出了一些自认为还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比如《还原真实的山东民营经济》、《下沉市场背后的真实中国》、《老不死的日本》等等,而我的文章也都在虎嗅网、钛媒体、36氪、新浪财经、新浪科技、微推客、i黑马、金融界、凤凰网财经、雪球、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财经科技类媒体专栏同步分发,收获了不少来自市场的认可。
最令我欣喜振奋的,莫过于年底的两个奖项——2019年虎嗅年度十大作者、2019年钛媒体年度十大作者。回想起来,仍觉得无比的fantastic。作为聚集了全网最会写内容的优质作者的新媒体平台,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可实乃莫大的荣耀,这对我而言更是鼓励和鞭策,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除了上述种种,2019年的我还在其他许多方面收获良多,比如,第一次亮相央视二套发表观点,接受的采访内容登上人民日报头版页面,等等;在生活上,我与Echo同学一起,于三月份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我也有了要用一生去守护的人和家庭,肩上的责任更添了几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人世间最幸福的莫过于此——可我,才刚刚起步而已。
辞旧迎新之际,我满怀感恩地憧憬2020年的到来,尤其是期待三四个月以后,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希望继续收获,继续精彩,继续每一个未完成……
新年快乐,诸事顺利!2020,我会更加努力;也希望明年此时,关心我的朋友们,大家依然在一起。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给个“在看”吧~
往期精选阅读
户籍之墙土崩瓦解,然后呢?
深陷寒冬,车市太冷,哪里才是开往春天的道路?
长三角雄起!影响2.25亿人的宏大战略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2019消费市场新变化,是“异象”还是“假象”?
李小璐贾乃亮离婚背后的出轨经济学
挺好的盲盒,怎么就成了“韭菜盒子”?
拿什么拯救正在“消失”的韩国人?
山东,一个没有超级城市的经济大省
猪肉涨价,不能全怪非洲猪瘟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