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行业趋势怎么变,10W+的梦想在新媒体人的心中永远奔腾不息。
作者 | 陈奕璇&Ceci
出品 | 微果酱(ID:wjam123456)
去年8月份,我们开启新栏目——“每日爆文”,旨在和大家一起关注行业生态,发现优质内容。截至上周五,爆文盘点栏目已经满100期。


在过去的2019年,条漫以绝对优势迅速崛起,果酱妹回顾过去的100期爆文盘点,条漫文章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其中又属地域条漫及脑洞条漫表现最为出色。
1、地域条漫
在2019年涌现的爆文方阵里面,地域题材的条漫绝对是阵容最强大的一连。纵观去年的爆款地域条漫,选题范围由原本扎堆一线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下沉,一切各具特色的城市都逃不出插画师和文案的“魔爪”。
最开始刷屏朋友圈的一二线城市条漫:
• “有趣青年”的《我曾经以为,广州和北上深一样》 阅读量10W+,在看8.9W;
• “深圳微时光”的《深圳人:只想搞钱,无心恋爱》,阅读量10W+,在看数8534;
• “网易哒哒”的《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浙江人!》网易哒哒 10W+,在看1.3W;
• “长图汽车站”的《重庆根本不是网红图鉴》, 阅读量10W+,在看3601。
……
缩小辐射范围,瞄准“土著”用户,利用地域条漫天然的吸引力法则狙击用户喜好:
• “晚安少年”的《没有一个潮汕人不想回家》,阅读量10W+,在看数2.6W;
• “摘腿毛”的《江门,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城市???》,阅读量10W+,在看数6628;
• “开封中心书城服务号”的《真是的,在开封生活生活有什么好的?》阅读量6.5W,在看数512。
地域条漫题材的可挖掘性让创作者们开始关注局部内容的细化,原作为大篇幅地域选题一部分的内容被单拎出来深究,被忽略的细节得到放大化,在情绪的渲染上也变得更为直接。
如“只托不管所”的《那个穿拖鞋的广东人,我们做朋友吧!》,对准广东人的人文风俗进行调侃,平时阅读量在900徘徊的头条文章冲到了5.1W+,在看数达391。

而 “GQ实验室”针对北京\”儿话音\”的短漫画《北京人已被气疯》也因为对该地域方言的到位解释,引来了不少北京土著“现身说法”,在看数突破1.6W+。
在地域条漫“内容武器”里,对比调侃也是爆款常用的玩法,不同地方呈现的效果反差,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亮点。
曾经刷屏上海IT圈的“Python爱好者社区”的《真实的上海IT圈:张江男vs漕河泾男》将上海两个著名科技园区的IT男日常进行对比,过于真实的描绘使得平时阅读只有6K~10K的公众号获得10W,在看数接近2K。
类似的爆款还有“深圳微时光”的《妈妈只有两种:广东人的和别人的》和“瓜鹅子”的《我想有个内蒙古朋友》等。

真实、接地气是地域条漫制胜关键,其优于其他类型文章的地方是其具有天然的共情力,地方居民习以为常的生活状况跃然纸上,注意力被吸引的用户容易对其产生共鸣,并通过其表达自身想法,从而更愿意转发分享。
2、脑洞条漫
除了引入共鸣的地域题材,充满想象力的“脑洞条漫”也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十点读书”打造的“文化朋友圈”系列最为明显,脑洞大开,根据各个朝代或文化圈的特点想象身处该时代的人们会如何发朋友圈,颇具开创性的玩法引得用户一致好评。《假如民国也有朋友圈》一文在看数更是高达8.9W,后续推出的《假如大唐也有朋友圈……》、《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在看数也均在2W左右。

在大开脑洞的战队里,“朋友圈”是不少创作者爱用的话题素材,在这个熟人社交圈里发生的许多现象是创作者的素材,同时具有普适性,阅读门槛较低,引起共鸣。
比如,“乐活Bang”的《朋友圈女子职业图鉴1.0》一文以朋友圈动态的形式,盘点了各式女孩的朋友圈文案并以此划分职业,内容与女生的日常较为贴近吻合,引起读者共鸣和探讨,文章阅读量10W+,在看数1837,该号以往阅读量平均1W左右。

又如,“GQ实验室”推出的《朋友圈环游世界总结报告》以朋友圈的形式总结了国内游客旅行的趋势, 阅读10W+,在看破万。
条漫阅读成本低,图文并茂,和其他长文章相比优势十分明显,再加上形式新颖,吸引读者眼球,所以在去年一年出现许多条漫爆文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去年年末的时候,由于大量同质内容的出现,用户出现审美疲劳,条漫已经逐渐示微,这股热度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我们只能再静观其变。
在过去一年中,小号的生存越来越难,然而依旧有不少小号文章凭借新颖而犀利的观点脱颖而出,成为账号爆款。
比如“局外人看电影”发布的《草》一文,记录了作者对纪录片《差馆》的观后感,文章阅读数10w+,在看数1.5W,而该账号平时阅读量在2w左右。
而“我是Dr小鱼”《深圳中考有多难?要成绩好,要体育好,还要你的妈妈有空闲》一文,作者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调侃深圳初中生上重点高中的不易,甚至连家长也是“任务繁重”,引起广大家长共鸣,也成为了小号爆款,阅读量10w+。
显然,观点犀利而有深度的文章容易引发读者思考和议论,更容易成为大家交谈讨论的话题,传播也更加广泛。


公司年会也太太太尴尬了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