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这个视频。我很震惊。
上一次看到央视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被保安拦住,还是看焦点访谈暗访的时候,然而这个栏目不是。
这个栏目是一个有1000多万人同时在看的,影响上亿人的节目,而且是直播。
光在微博上,关于这个直播的微博,就有100万个点赞,1983万次播放。
然而在央视记者再次表明自己的身份后,依然被拒绝了:
也许有些人没看直播,帮你们先总结一下大概内容:
1,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了一些在工作的人,但他们都说自己是志愿者,没找到红会的正式工作人员。
2,红十字会的流程是收到物品后,先鉴别物资是什么,是否可以医用,统计好以后,会统一登记,然后通过EMS统一进行调配。流程相对清晰,但是现场看到的是人员思路不够清晰,所以效率不高,很可能是志愿者太多且不够专业的 结果。
比如四五个人围一圈,给两箱东西做登记。
看起来很忙,但其实流程完全可以优化。
3,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了了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医生表示,现在他们科缺很多东西,其中防护衣、手套和消毒设备(比如酒精)都缺。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值得细品。
记者:怎么人家其它医院都是配车,你们自己叫车呢?
小哥:(机智)那可能因为我们是定向捐赠吧,这是企业定向捐给我们的,我们就叫车来拿呗。
记者:网上说你们协和缺口很大。
小哥:(机智x2)缺口大不大我不知道,反正我们科室缺。
记者:网上说你们自制防护服和口罩。
小哥:(机智x3)反正他们官方辟谣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反正官方是辟谣了。
记者:那现在缺到一个什么程度?
小哥:(机智x4)我打个比方(比方哦,只是比方),我们昨天领了两件防护服,4个N95。
记者:每人吗?
小哥:我们整个科室。
4,记者向观众介绍红十字会仓库的入库过程,然后说要带大家去看看出库的过程,结果被一名保安大哥拦住,出现了文章开头视频中的一幕。
保安大哥说。
“我也是有任务在身。”
“你从那个出口出去是一样的。”
“你别让我为难。”
然后在交涉过程中直播信号被掐断,等再有信号的时候,记者已经在仓库外了,简单说了两句,就结束了直播。
网友表示,最后说这两句的时候,这位张记者语气中明显带着委屈。
所以我们到最后也没能看到记者要带我们看的“物资出库的方式。”
从央视发的微博来看,这次去直播,可能是想通过实地探访,消除“误会”,平息大家的愤怒,结果探访出来的结果,口碑更差了。
要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现在全国疫情正在爆发,武汉、湖北医疗资源紧缺,是最困难的时候。

本来应该是全国上下最团结,最高效,每个人都为疫情出一份力的时候。
然而这时,我们一边看到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关心着湖北,往武汉一共捐了二十多亿的资金,9000多箱口罩,7万多套防护服,8万多个护目镜。
另一边看到的是,协和医生依然表示物资不够用,一个重症科室的全科室人员,只领到了2套防护服、四个N95口罩。
从很多视频中,确实也看到,他们的仓库中根本不缺物资。
这实在很难不让人生气。
都这个时候了,作为武汉处理捐赠物资配发的机构,红十字会就不能找一些更专业的机构来管理他们的流程吗?
如果说人手不够,招啊。
如果说志愿者不靠谱,找专业机构啊。
问起来都说自己做不了决定,再问就说要请示,然后互相踢皮球,甩锅,都认为不是自己的错,自己也做不了决定。
难道就这样耗着,让一线医护人员永远物资不足,担惊受怕吗?
我不认为这是好事。
有一句上了年头的笑话叫“你要想让一件事办不成,你就多请示。”
永远请示,永远不做决定,就永远不用负责,就永远不会犯错。
可最后倒了血霉的,又是谁呢?
还有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视频,来自央视六年前的一个采访,恰好今天找视频的时候给我推荐:
同样的央视,可以和巴西毒贩面对面沟通,却无法进武汉红会,看他们是怎么把捐赠物品出库的,最后只能暂时中断直播解决这件事。
难以理解。
无言以对。
泪流满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