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场辩论赛,辩题是网络游戏能不能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有效载体。
整场比赛双方都在争论现在游戏里的中医药是否真实,一方说什么九转还魂丹都是骗人的,是假的是化学的成分,不能作为弘扬载体;另一方则辩解说国家已经有规定历史不能造假啦,已经在改啦,未来会更好啦巴拉巴拉,总之一句话,我们也在变真,弘扬载体,我们可以!
评委的耐心也在真真假假的僵持中被逐渐消解,赛后达成共识:“大家谈得都太浅”。
那什么是太浅,怎样深入一个辩题,出一套深刻的立论,甚至起到降维打击的作用呢?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
01
辩题出现的意义
大家拿到辩题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很多人也许会下意识地代入持方,开始思考如何维护己方立场。
但在这之前,不妨先想一个问题:这个辩题的意义是什么?
辩论的辩题,往往来自两个对立的、争执不下的立场。既然争论不下,那争论的背后自然有两种深刻又有道理的思维在碰撞。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辩题,辩题体现的是什么思想的碰撞,或者这个辩题评委观众想听到是的是关于什么的讨论,而这些都可以是辩论的意义。
先放下持方,思考辩题的出生,辩题的故事,辩题的意义,想明白这个,你的立论在一开始,也许就比别人更加深入。
以中医药为例,说说我的想法。个人认为,这个辩题在讨论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不在网游,也不在中医药,而是弘扬。这是中医药的弘扬该追求深度还是广度的问题。
邹振东教授在《弱传播》里说过:“风好传播,山不好传播,水好传播,石头不好传播”。简单的东西往往比深刻专业的东西好传播。所以当你传播的东西很浅显,自然弘扬的广度很有效果;当你想要传播的是深刻的内涵,自然不太好起到广泛了解的效果。那么在游戏这个娱乐性较强的平台,浅显的自然好弘扬,深刻的自然很难被接受。
中医药要怎么弘扬,弘扬什么?在我看来,中医药的弘扬,追求深度还是追求广度,便是这个辩题讨论的意义所在。
当然一个辩题,不同的理解方式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意义,以上只是我浅陋见解。
02
用意义深度立论
意义毕竟是比较大的、空泛的一个东西,直接用,不现实。
比赛一开始直接讨论意义,反而容易让评委观众觉得突兀、听得很茫然。那思考完意义,我们要怎么融入到立论中呢?
有个立论的经验,叫做凡是大的、空泛的东西,落到现状,讨论现状,往往会有奇效。这里我用中医药作为个例子为大家解释,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理解。
下面是我简单的对辩题的一些剖析过程,在这个辩题中,弘扬,就是告诉别人一些什么,那告诉一些什么呢?细想之下,这里其实是有一个基础的。
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你让他明白:“啊 Chinese?Oh!Kungfu 帅!肉包delicious!”,你也是弘扬了中国文化,你让一个略微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懂得论语,四书五经,这也是弘扬中国文化。那如果教一个中国通肉包筷子,说这是弘扬中国文化,这就不太妥当了。
所以会发现弘扬,是在现状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这是弘扬。那现状是什么?下面简单举两个例子。
A. 当现状是大家都不了解中医药,那这时候弘扬的广度更为重要。
游戏本就是虚拟,不能要求它完全真实,如果在游戏中简单的中医药知识能起到很广泛的宣传效果,那部分符合游戏特性的虚假或改编,是可以被接受的,我们可以认为游戏可以作为载体。
B. 当现状是大家都大致了解中医药,这时候弘扬的深度就更为重要。
这时候游戏要是想作为弘扬的载体,那里面的中医药就要追求真实性,部分较为深入的中医药能得到很好的传播,才能说是可以作为弘扬中医药的载体。
这样意义和现状便结合在了一起,这套立论只要现实层面立得住,你会发现比赛的节奏就掌握在了你的手中。
当这样的立论,碰到像真实性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的时候,A框架就可以说假一点没事,国家有一定的规避政策,况且大家有一定的常识,九转还魂丹不会信的,游戏弘扬广度效果好,作为载体没问题。B同样可以说,有深度的中医药内容,本身就不适合在游戏这个娱乐的平台传播,不好传播不好弘扬,即使真实也不能作为有效载体。
这样一来才不会被拖入无意义的对游戏里的东西是否是真的,听到最后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评委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怎么就开始争论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03
致命的最后一枪
从意义的角度出发的立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最后的总结陈词。
这个三分钟以上的最后陈述,用来表达意义,效果尤其出彩。而最能体现这种思考方式的出来的立论的优势的地方,即降维打击,也是体现在这里。
大家想想这样一个画面,当前面你的队友还是被拖入无休止的细枝末节的争论的时候,最后总结陈词的你站起来,收拾完攻防,在升华的时候缓缓道出:
“这个辩题想让我们讨论的只是游戏的真假吗?没这么简单朋友们,这个辩题讨论的,其实是弘扬深度和广度的矛盾!”
马上学弟学妹们就会用敬仰的眼神看着你。
所谓降维打击,就是让评委观众觉得对面今天的讨论和回应太肤浅了,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争论,不出彩。你们,嗯,思考的很深入,表达的很出彩,问就是两个字:牛逼!
让评委和观众听到你的思考,听到让眼前一亮的想法,这才是基于意义的立论的优势所在。让第三方有自己的收获,这不也是辩论的原始意义吗?
想要分享的就这么多,当然立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应拘泥于一种。有时候有些辩题的意义也确实思考不出来,长得就像是在刁难你。这种时候倒也不必强求,只是在这里分享一种深入辩题的方式罢辽。
以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