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上面一篇推送:《组过乐队,当过记者,从南都、腾讯辞过职,现在又要改造古村里的50栋房子看星星,他的人生在40岁才刚开始》。

因为,创业的主角,是和BLUES有着快30年交情的同学,我们都属于从一个三线,还是四线小城市桂林,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在一线城市安家立业的青年,现在已经是中年了。

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找BLUES做推荐的也有很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投广告,谈个价格,但BLUES没有把这个公众号当商业媒体,这就是个人的一个空间,写自己想写的,发自己想发的,所以,广告不会多,宁可空着,也不会骚扰大家。遇到BLUES自己用过的好产品,读过的好内容,就是不投广告,BLUES也会做一些推荐。例如最近用过的网易严选,还算不错的,大家可以试试。

28年前,BLUES13岁,读初中,有一位同班同学,小梁同学,帅气男生,那个时候,流行郭富城的中分发型,他会弹吉他,会唱Beyond的歌,会唱小虎队,会唱张学友,会弹唱加州旅馆……这样的同学,会是女生喜欢的类型,BLUES那个时候,则是极其普通的那个,能帮小梁背背吉他,也觉得荣幸,小时候的友谊就是很简单,没啥原因,我们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

中学时候,我们就搞过乐队,在街头卖艺,不会唱歌的BLUES,就成为那个踩三轮拉乐器的那个成员,也包括唱完一曲后,拿着草帽收钱的那个,反正除了弹吉他和唱歌,其他的活,BLUES都干。

在一个团队里面,你没有专业技能,就打杂吧,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别一直简单打杂,打杂也可以有专业性发展机会。

放一张老照片,20年前,我们在春节去桂林龙胜的山村看望一起资助上学的山村贫困儿童,就在他们的过年晚会上演出,谈吉他那个主唱,就是小梁同学。后面坐着那位,是我们高中时候的校园十大歌手,涛涛同学,涛涛同学目前在北京,一个在珠宝设计圈小有名气的珠宝设计师。

桂林到广州

18年前,小梁同学从复旦大学毕业,进了南方报业。

广州,对于那个时候的BLUES来说,是从来没去过的大都市,能去广州和小梁同学聚聚,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情。那时候,没有想过这么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在想聚的时候就聚聚,听听他谈个吉他,吹个牛,一起聊聊如何带娃。

现在,小梁同学变成了老梁,我们都已经40岁。

概况说一下老梁的职业发展。

1999年那会,抱着87页的简历,和摄影专长,小梁跌跌撞撞的进了南方报业。能进入当时如日中天的南方报业,必然是和他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的背景有很大关系,当然,名校学历只是敲门砖,后面的发展,还是靠自己的努力。


小梁扛着摄像器材爬山涉水,记录孩子们的笑脸,也记录老人的斑驳。进过非典病房,也跟踪过孙志刚事件,还见证了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的飞天壮举。


每天用机器打量这个世界,从摄影记者到摄影编辑,以前在南方都市报头版首页下方,总是会看到他的名字,图片编辑:梁音。


一直觉得,名字上了铅印的出版物,是很NB的事情,直到自己组织产品经理写了三本书,销售量也好几万 ,才知道名字在出版物上面,其实也没啥,努力一下,还是很有机会实现的。

在贵州农村拍摄纪录片

2011年,融合媒体成为大趋势,老梁按捺不住内心一颗跳动的心,就是想着再闯点什么,带着团队,成立了音视频部。

2015年是一次巨大的职场转变,老梁离开南都的一年,老梁进了腾讯。

2012年在台湾骑行环岛

呆了几个月,他还是没呆住,离职腾讯跑去新西兰旅行,

去哪儿了?去新西兰呆了一个多月,看银河星空去了。可人生总是充斥着意外,本想给自己一个间隔年缓冲一下,却不料…….旅行回来,就走上了创业路。


从村民和村景中,感受到了这个村庄隐藏的生机。并决定和他们一起做这件浪漫且有意义的事情——造一个白房子创客社区。

一个乡村改造的创业项目,就这样开始了,想了解的,就去看上一篇文章。

从桂林到上海

今天,BLUES在上海,见到三位高中同学,巧合的是,他们的大学在一线城市,毕业之后,都曾经回到过桂林,待了两三年,后来,实在觉得人生不能如此过,就再次走出桂林,闯荡上海。

A同学,女生,现在一家全球知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做财务经理,高中和BLUES一个班,是班里的学霸,后来考了上海财经大学,大学毕业后回桂林工作了三年,不甘心人生从此就这样,于是跑到上海,进入一家外企做财务,后面再换到目前的体育用品公司,一做就是十多年。

B同学,女生,目前在上海一家知名企业旗下的生物制药公司,技术骨干,她也一样在大学毕业回了桂林,也是做自己本专业的制药工作,后来,她的一位同学鼓励她考研回到上海,也是出于对自己人生不甘如此度过,她考到上海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国际制药企业,再到现在的这家生物制药创业公司技术骨干。

C同学,男生,大学毕业回到桂林,在一家桂林知名企业三金药业工作,也是毕业三年之后,再到上海奋斗,做房地产咨询行业,事业有成。

这次BLUES到上海比较匆忙,就和三位同学匆匆吃了晚餐,4个从小城市出发,奋斗在大城市的中年人,几乎没有什么逃离的想法,只是思考如何有更好发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今晚大家有共识的是,其实无所谓选择大小城市,自己生活开心就好,幸福感是自己给的,焦虑也是自己给的,自己选择城市,选择生活方式,如果能知足,没有那么多攀比,幸福感会更高。

并没有那么多的逃离者

这个结论,仅仅来自BLUES身边的同学和朋友。

从自己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的经历来看,但凡来到一线城市,80%已经定居下来,少有逃离的。

不少文章说,计算一下个人收入和房价高涨的速度,一线城市房价已经让奋斗的青年成家立业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深,回到二线、三线城市。从BLUES身边的同学看,确实也有从一线城市回去家乡桂林的,但更多的回去时机,不是现在,而是在十几年前,同学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很多通过高考去到一线城市的同学,毕业后直接回了桂林就业。

在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同学,其实没有那么多逃离者。

像BLUES这样,在小城市读了普通的大学,后面再到大城市闯荡的同学,也不是很多,但一旦选择出来,几乎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线城市立足,这里的立足,通俗点说,就是有一份可以体面生活的收入,不用操心买房买车。

也有人会说,你没有感觉到那么多逃离者,是因为你看到的是身边优秀的同学,那么,所谓优秀,并不是生来就有,BLUES这样从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的贫困家庭走出来,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毕业的学生,依然能在一线城市立足,那么多211、985的毕业生,其实在毕业之时,是更有优势的。

人生是否拥堵取决于自己

其实,一线城市的机会,都是一直存在的,之所以很多人说,机会少了,是因为,大多数人付出的努力,真的不够。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还在担心交通拥堵,还在担心上班的地铁要排队,那么你一定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你付出的远远不够,你的习惯,已经是大众化的,如果,你足够努力,不会感觉到塞车,也不会觉得地铁拥挤。

BLUES2002年的时候,在北京工作,每天从潘家园到中关村,早上7点多出发,坐300路环线,也是觉得交通拥堵。

后来,十年后,2012年,BLUES到广州工作,住在客村,上班在羊城晚报创意园,地铁站是科韵路,这条线,是非常拥挤的地铁线路,尤其是客村,上班时候,可以从进地铁站就排队,进入站台排队,上车排队。但BLUES并没有发愁这种多数人遇到的拥堵,因为,我6点半就出发上班了,地铁早班车,其实很多座位的,一点都不拥堵,如果,你等到8点才出发,必然是塞车,必然是拥堵,正如你的人生,也是在塞车,也是在拥堵。

所以,真的不用抱怨交通差,抱怨房价高,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找对方向,自己没有早起一点,没有在6点半就出发去工作,所以,你一直堵在路上,你的人生也堵在路上。

凌晨三点,一不小心,又写了一篇鸡汤文,但真的是自己的真实人生。

晚安,朋友们,愿大家安好。

今年做梅沙教育项目,更新文章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后台留言的提问,BLUES依然坚持回答,如果遇到两天还没有回答,你可以再发一次,因为过了48小时,就无法回复提问者了。

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梅沙科技创始人。公众号IDbluemidou;原创3年自媒体,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语音高级产品经理,欢迎留言交流。


欢迎扫一扫二维码,和BLUES交流探讨互联网产品,探讨工作与生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