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企业的多事之秋,携程又冒了出来,本来不打算写这个,但看到携程公关辟谣,忍不住还是去试了试。
以前就遇到过这种搭着卖的隐性消费坑,这样的坑,其实在互联网产品很多,只是没有被重视,那些被KPI逼急了的产品经理,总是会有各种办法使用黑魔法,让小白用户莫名其妙就买单了。
这种招数,BLUES曾经翻译过国外的几篇文章,弄了一个产品经理黑魔法系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文章末尾的链接。
回到携程这个事情,先看网易新闻的文章,昨天10月8日上午发布的:
更多内容,自己去看网易新闻,链接是:
http://money.163.com/17/1008/10/D07GTFJC002580T4.html
BLUES看过之后,忍不住去验证一下,结果呢?不忍直视,携程公关在发文之前,肯定没有和产品经理沟通好,搭着卖的坑还在啊,居然就发声明了,好歹你先改啊,但要改这个东西,必定要发客户端版本,苹果商店再快,也要几天审核时间,不知道是不是携程公关拿了未上架的版本做体验。
在线版本的事实如下,昨天下午体验的:
第一步,进入携程机票,选了一张深圳到天津的机票,选择1020元这个航班:
第二步,进入订票页面,可以看到这里的价格,1020元非常显眼,后面有个小字的38元,不知道是啥,下面有一行小字:已选:经济舱+¥38专车+酒店券(抵用¥120)。
后来,才明白,这一步很关键,上图,那个不起眼的小字部分,右边,有个小小的向下箭头,是可以点击展开的,那个38元,在这一步可以选择不要,但是,这里被设计的太不起眼,基本会忽略,于是这个38元,就是一个坑,后面有个截图给大家看看。
第三步,选择乘机人页面,价格变成了1221元。
第四步,展开明细看看这1221元的构成,多出四笔费用,分别是
专车+酒店券(抵用120元):38元
组合险:40元
接送机券:25元
贵宾休息室:38元
配送费:10元
第五步,BLUES为了检验这个接送机券和专车抵用券,是否可以马上使用,就加了一个深圳送机,51元,最后结账支付页面,显示要支付1272元,有无使用以及购买的抵用券呢?
第六步,查看明细,看看这1272元的构成,包含了51元送机费,那些券,如实买单,没有任何抵用,是以后才能用么?这样,就是搭着卖了。
所以,说携程偷偷的搭着卖,一点不冤枉啊,你就好好认错吧。
这年头,总有犯错的,认了就改,大家会继续使用你的,因为携程从订票到机场接送、订酒店,基本已经占据了大份额的市场,整个订购流程还是不错的,现在为了挣这点钱,耍这些小手段,真的不值得。
携程多出来的38元,在第二步的页面,其实是可以取消的,只是这个入口,真的太小了,一定是故意做这么小的,不知道这位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的心情如何,是被逼的吧。
尤其是在用户反馈之后,携程没有真诚道歉,还搞一个公关稿,要追究用户责任,就太小气了,这年头的公关,不需要什么套路,多一点真诚就好。
这种默认消费,BLUES十年前就见识了,互联网企业这段时间出的事情,都不新鲜,只是没有重视,有些可以说是体验不好,有些的确是被逼的,被资本逼,被老板逼,反正用户多数时候是弱势的,当产品强大之后,就不考虑用户价值,在利益上把用户当傻瓜的产品,迟早会被自己玩死。
我们在用户体验上提倡把用户当傻瓜,是要给用户良好的操作体验,考虑用户资深价值,给出合理的操作引导,例如定机票时候,给出合理的方案,甚至会利用数据,提高给出风险提示,例如告诉用户,您订的机票当天有台风,请考虑高铁出行,这就是AI啊,利用数据智能体现产品价值。
类似这种搭着卖的隐性消费,真的不是携程要做的事情,掌握了这么多的用户出行数据,携程真的可以多做一点增值服务。
你看看百度,以前把广告标志成:推广,后来呢,自食其果,害人害己,还不是要明确标明:广告。是广告,就是广告,别说什么推广,把用户当傻子。现在,百度大力发展AI产品,但愿真的在利用AI服务用户方面有踏实的产品产出。
BLUES也有一些朋友在携程,这篇文章,应该会被看到,仅仅说的事实,如有偏颇,欢迎探讨。作为一名携程资深用户,期待携程发新版,改掉这中默认勾选的隐性消费,给出更明确的指引,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以前写过一些产品文章,也有过被公关,甚至被对方大佬找BLUES的朋友来说删稿,真的不用找了,既然写了,就不会删的,既然做错了就改,这篇文章没啥别的意思,就期待把产品体验做好一点。
很久不写东西,因为重心在生活和工作,写作的时间少了,对于在后台发来问题的朋友,基本上还是会努力回复,但有时候还是遇到这种超过48小时就不能回复的情况,真的不知道公众号的产品经理如何考虑的。
所以,如果你有提问,超过48小时没回复,就再问一次。像这种,取消关注了,就真的回复不了了,尤其是以前,敲了一堆字,然后系统提示,你无法回复,真的是一口老血喷出来。后来,还好,点击回复就先告诉你,不用回复了,他已经取消关注了。
明天假期结束,收拾心情准备工作吧。
下面的黑魔法,是给大家共勉,不是攻略。
-
你被施法了么?——揭秘产品经理的黑魔法(1)
-
变相广告——揭秘产品经理的黑魔法(2)
-
中国移动那遥远的账单——揭秘产品经理的黑魔法(3)
-
强制续费——产品经理黑魔法(4)
-
你被曝光了——产品经理黑魔法(5)
-
朋友的垃圾——产品经理黑魔法(6)
-
隐性的消费——产品经理黑魔法(7)
-
误导——产品经理黑魔法(8)
-
细心——黑魔法网站的低级错误
-
做产品要正直——再说产品黑魔法
===========
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梅沙科技创始人,公众号ID:bluemidou;写了600多篇原创文章,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语音高级产品经理,欢迎留言交流。
回复:目录,获取整理过的350篇关于互联网产品策划和运营、数据分析、用户研究的文章目录,点击就可以阅读。
欢迎扫一扫二维码,和BLUES交流探讨互联网产品,探讨工作与生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