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出哔哩哔哩(简称B站)正在寻求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
据36氪报道,B站已经聘请瑞银、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安排此次上市事宜,募资额可能达到8-15亿美元。不过,据港交所规定,赴港二次上市的企业,需要满足至少两个完整财年的良好监管合规记录,2018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B站,回港上市也要等到明年了。
其实今年算是B站赴港二次上市的好时候。
B站从今年的跨年晚会开始,出圈动作不断,在大众间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用户规模一直处在增长中,且保持了较高的留存率。在各大互联网应用中,相对年轻的用户群体与良好的社区氛围也为B站提供了更大的商业化想象空间。
不过,随着B站不断向前扩张,社区氛围“变味儿”、“恰烂钱”等争议出现,且B站的亏损持续扩大,不禁让人怀疑B站的盈利能力。
赞美与争议同时出现,深度剖析B站,其实它挺矛盾的。
出圈、扩张、商业化
哔哩哔哩在2009年6月就已经建立,比微博、微信都要早,不过出名就明显较晚。起初仅仅是一群二次元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的小站,亚文化群体注定了原先的B站,只是一个小而美的网站。
虽说今年出圈是B站热议的话题,但几年前B站就已经有出圈的迹象。2015年B站的“Duang”“Are you ok”等鬼畜作品出圈,2016年局座张召忠入驻B站,林黛玉、伏地魔、贾玲等混剪CP向作品也在站外为人讨论。
对比今年《后浪》《入海》《说唱新时代》等“出圈”动作,B站早期的出圈是小众文化的出圈,如鬼畜、混剪等;现在的出圈,是迎合了大众文化的出圈,毕业、跨年、说唱等。B站也从当初的二次元爱好者集聚地,变成了“最懂年轻人的网站”。最近,更是将开屏界面的“哔哩哔哩干杯”换成了“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