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服务行业市场概况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疫情催化数字化程度加速
 
| 中国证券市场稳步发展,疫情催化证券服务行业数字化加速
经过二十多年的稳定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统计数据,截至7月24日收盘,沪市当日总市值40.4万亿元,深市总市值30.04万亿元,这意味着当日两市总市值超70万亿元,相当于10万亿元美元,A股市值超越历史,达到新高点。而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移动券商用户规模也稳步增长,截止2019年末,移动证券服务行业用户规模已经1.1亿人,在经历今年2月的疫情催化后,移动证券服务应用一路走高,在7月大盘快牛行情带动下,月活用户规模更是达到1.35亿人。

 
| 移动证券服务核心用户群体中,男性用户比重超7成
从证券服务应用用户性别分布来看,其男性用户比重达到77.2%,男性用户依旧是投资的核心群体。从年龄来看证券服务领域中,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比重低于网民平均水平,24-30岁及41岁以上的用户比重高,中青年用户更关注证券投资。

 
| 移动证券服务用户一线城市比重高,消费能力强
从证券服务应用的地域分布来看,超一线及一线城市比重远高于网民平均水平,超一线及一线城市的用户更关注投资,另一方,证券服务应用的用户线上消费能力强,高消费及中高消费人群用户比重远高于网民平均水平。

 
| 在安卓手机选择中,证券服务用户偏爱华为和荣耀
证券服务用户中国电信的使用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在安卓手机终端选择中,由于证券服务用户以中青年男性群体为主,因此华为和荣耀的手机选择比重高,OV的手机使用占比相对较低。

 
证券服务行业市用户行为洞察
券商APP用户粘性不断提升,各年龄段用户使用行为差异显著
 
| 移动证券服务用户活跃度随指数涨跌波动,疫情催化线上用户快速增长
从证券服务用户的使用行为来看,用户活跃度长期随指数的涨跌而出现波动,而2月疫情影响下,国民出行受限,推动移动互联网券商用户出现快速增长。
 

| 关键点位争夺最为吸引用户关注,强势行情周末效应凸显
从证券服务领域用户日活跃用户规模来看,每逢关键整数点位的争夺,用户最为关注。7月初的指数大涨行情,用户活跃度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周内,每周一的用户活跃度最高,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体和自媒体空前发达,周末利好消息面容易发酵,导致时长周一形成做多合理。

 
| 大盘进入下跌调整时,用户活跃度明显下降
随着行情逐步走平,并开始出现回调后,证券服务应用的活跃度下滑明显,当大跌时用户普遍选择不去看盘。

| 证券用户专注财经资讯和阅读,对娱乐应用的偏好较低
从证券服务用户日常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来看,证券服务用户对财经资讯领域关注显著,除此之外,他们出行行为活跃,酒店预订、城市用车、车辆加油领域的用户覆盖TGI远高于网民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他们在综合视频、短视频和移动音乐等娱乐领域的用户覆盖TGI相对较低。

 
| 80后&70后投资行为更为活跃,上午10点&3点收盘前为用户交易高峰
从证券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来看,80后和70后的证券服务应用的人均单日时长高于90后,这表明他们的投资行为更为的活跃。而时至年末,80后用户的活跃度出现明显回落,这主要是由于80后作为现在家庭核心群体,年末资金有更多的用途。

 
| 70后投资收益称王,50后、60后老股民超六成
从用户投资年限来看,基本与用户年龄成正比,其中,60后和50后中十年以上的老股民比重超过六成。而在投资风险防控方面,随着用户的年龄增长,普遍投资风格更为稳健,其中,90后投资用户和小部分50后用户愿意为了获取投资收益承受更多的风险。而从实际收益来看,整体上70后股民的投资收益率最高。

 
| 50后、60后相对更注重价值投资,90后用户更偏好追逐热点
从用户持股周期看,整体上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50后、60后相对更注重价值投资,投资持股6个月以上的用户比重较高。90后用户和小部分50后用户更偏好追逐热点,一周以内的短线交易较多。
 

 
| 90后用户偏爱白酒/大消费、新能源产业链,60后和70后喜爱大金融、军工和医药
从用户投资偏好来看,科技股成为市场的最爱。90后用户偏爱白酒等大消费、新能源产业链,60后和70后喜爱大金融、军工和医药。从选股方式来看,90后用户追逐热点,因此更关注新闻公告,而80后和70后用户更注重个股形态、趋势和基本面。

 
| 90后用户使用第三方炒股软件的比重高,且习惯在新媒体端获取股市相关信息
券商APP是股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90后用户使用第三方炒股软件的比重高,且习惯在新媒体端获取股市相关信息。而50后和60后更习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获取相关信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