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有一天,App 榜单排名第一会是一家白酒厂。近期,贵州茅台官方“i 茅台”数字营销平台 App 上线试运行。随即,“i 茅台” App 冲上了 App Store 免费榜第一,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在 3 月 31 日上线试运行当天,即便只上线了四款产品,且拳头产品飞天茅台缺席,参与“i 茅台” 预约申购总人数也超过 229 万,申购总人次达到 622 万。首日投放总数为 26328 瓶,中签率仅为 0.423%。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这个 App 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呢?让数百万人为其疯狂。今天,小编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茅台官方建立电商市场,推出“i 茅台” App

3 月 28 日,“贵州茅台”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历经半年时间筹备的“i 茅台数字营销 APP”即将于 2022 年 3 月 31 日上线试运行。即日起,消费者可在主流手机应用商城搜索“i 茅台”进行下载。

图片来源:贵州茅台官方微博

通过西瓜微数历史微博,小编发现,从 3 月 28 日到 4 月 10 日期间,“贵州茅台”官博共发布微博 87 条,这些微博几乎都是与“i 茅台” App 相关,除了向消费者介绍“i 茅台” App 之外,还有预约申购流程及预约倒计时等内容。“贵州茅台”官博的大量发文进一步为活动打开了热度,同时通过这些介绍也解决了消费者的疑惑之处,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度。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除了“贵州茅台”官博自身大力宣传外,许多微博博主及媒体机构也都争先报道此事件。许多 KOL 自发了许多优质的微博内容,传递了品牌理念,不断引发共鸣,提升品牌声量,实现了品牌情感营销的有效传播。还有相关媒体机构的发博报道,也进一步为“贵州茅台”品牌进行了造势。

图片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通过西瓜微数品牌舆情分析每日趋势图可以看到,在 3 月 28 日“贵州茅台”官方宣布推出“i 茅台” App 后,让“贵州茅台”在微博上的热度迅速提高,于 3 月 29 日达到峰值。而在之后的多天时间内, “贵州茅台”还一直保持着非常不错的热度,“贵州茅台”的表现可谓是亮眼。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小编通过西瓜微数对“茅台”这一关键词舆情分析发现,从 3 月 28 日到 4 月 10 日期间,微博上与“茅台”相关博文数量达到了 9088 条,有 3907 位博主发表过相关博文,总点赞数达到 75.61 万,带来了 3.46 亿的预估阅读量。“i 茅台” App 可以说是以极其强劲的势头登场。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茅台官方推出“i 茅台”App 是为了什么

其实这并不是“贵州茅台”第一次做自营电商,早在 2010 年茅台就已试水电商,开设了茅台网上商城,更在 2014 年成立了电商公司,但由于种种原因,“贵州茅台”电商公司也走向了解散的命运。那么,“贵州茅台”品牌为何如初执着想要建立自己的电商市场呢?

茅台自有电商“i 茅台”App 的上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便捷的购酒平台,让茅台主力产品走入千家万户。同时此 App 通过官方定价和供货,对茅台酒的市场价进行锚定,消费者对茅台酒产品体系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加深,销量也会随之提升。

同时小编观察发现,“i 茅台”App 并不完全是一个销售平台,从界面过渡、模块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很数字化,除了预约模块,更有品质和发现模块,侧重对茅台酒品质文化和核心产品的传播,很显然,“i 茅台”App 看起来更像是品牌推广的窗口,利用品牌号召力,提升茅台系列酒的知名度和销量。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观察“茅台”相关博文评论也可以发现,“不错”、“喜欢”、“太棒了”等词频繁出现,成为评论热词。“贵州茅台”本身就有着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在官方推出“i 茅台”App 之后,这些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得到有效地提升,购买热情欲望也进一步被点燃。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除此以外,虽然年轻人白酒消费占比不及年长者,但随着当代年轻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一代的白酒人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年轻人对白酒的喜爱超越了行业想象。当然,与“硬通货”也有着一定的关系,茅台除了作为一个消费品,正在逐渐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通过西瓜微数品牌舆情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茅台”的受众对象以男性消费者为主,占比为 59.34%,女性消费者占比为 40.66%;在年龄分布这一块,则是以 25-35 岁这一群体为主,占比超三分之一,其次是 18-25 岁这一群体。“贵州茅台”品牌借此时机,推出“i 茅台”App 主推新品,开放品牌和消费者的对话渠道,显然是为了吸引或者圈粉更多年轻人。

图片

数据来源:西瓜微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