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阳
要问网上冲浪,哪里最常见到大型社死现场?
杨阳觉得,必然是卖货主播的直播间。
前一秒喊着“很甜”,下一秒就被酸到戴上痛苦面具。
遇到难吃的东西,忍着yue也要把东西嚼完咽下去。
这又尴尬又好笑的剧情,不剧精彩?
但你可能想不到,如此社死的场面,会被保时捷摊上。
没错,一场“闹剧式”维权,在保时捷直播间上演了。
事情是这样的:
4月27日,是保时捷百万新车Taycan Cross Turismo 在中国首发的日子。
保时捷相当隆重地给新车安排了一场直播活动。
但是,保时捷大概是没看黄历。
一场新品首发的直播,变成了保时捷车主的大型维权现场。
保时捷欺骗减配方向盘送给保时捷2个心
金牛保时捷还我电动转向柱送给保时捷13个心
宝时捷涉嫌销售欺诈送给保时捷1个心
保时劫要不还你2300飞舞卷送给保时捷1个心
保时捷欺诈手动方向盘为保时捷爆灯
……
好家伙,不清楚状况的,真以为进入到哪个精分现场了。
其他消费者维权,在直播间刷弹幕;
保时捷车主维权,在直播间刷礼物。
但看这一个个用户ID,把保时捷的各种骚操作列得清清楚楚。
这刷屏的,哪里是礼物和点赞。
分明是愤怒的车主飞出的一把把刀子,扎得保时捷猝不及防、体无完肤。
一场发布会,就这样变成了一场尴尬的闹剧。
保时捷新车发布了些啥,who cares?
减配?欺诈?强盗?抢劫?
保时捷好歹一个豪车,会干出这么low的事吗?
咱们接着吃瓜。
其实,这次车主维权的重点,就是保时捷取消了电动转向柱。
在黑猫投诉上,可以看到不少车主的相关投诉。
人家车主花了上百万买豪车,不就是看中了高配置吗?
结果,保时捷直接把“电动转向柱”改成了“手动转向柱”。
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而且,保时捷还相当两面三刀,诡计多端。
给车主的解释是,减配是由于厂家芯片短缺,会延迟免费补装电动转向柱。
但之后很多车主却被厂家和4S店告知:
后续不会补装电动转向柱,官方只会给2300元代金券补偿。
如果车主真的要单独加装,需要支付3万元。
保时捷,你没事吧?
这。。。
纯纯地欺诈消费者,
妥妥地耍流氓行为。
人家能花百万买车,真就差你2300代金券?
虽说车主们不差钱,3万元也不能白给你呀?
我终于知道保时捷车主为什么要刷礼物维权了。
你用2300元代金券,像打发乞丐一样敷衍我;
我就给你刷cheap礼物,拉低你豪车的档次。
以其人知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人说,保时捷只坑有钱人。
但准确点说,保时捷只坑中国的有钱人。
因为,
在减配这件事的处理上,保时捷也是“国际驰名双标”。
由于芯片供应不足,保时捷在其他国家也有取消电动转向柱的情况。
但让很多国内车主不满的是,
保时捷外网的官网上,
会明确标注因缺少芯片暂时提供手动转向柱。
在国内的官网上,
保时捷只字未提。
很多国内的车主,甚至是在付完款提车的时候,才看到了临时调整通知。
这就好比你兴冲冲地去买鸡腿堡,取餐的时候,才被告知,由于鸡腿现在缺货,给你换成了一块鸡块。
原来买车也要做好“一切以实物为准”的心理准备。
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就这么生生被剥夺了。
而且,就算是在国内,保时捷也是好几幅面孔。
有车主透露,保时捷的赔偿方案,取决于车主投诉和媒体曝光的力度。
他得到的最新赔偿,是2300+11500的代金券补偿。
其中,11500代金券就是车友的投诉增多后,厂家给出的追加补偿。
而曝光力度更大的,4S店很可能给出了足够的现金赔偿,并且签署了保密协议。
总结一下就是,“按闹分配”呗。
谁闹得越大,得到的赔偿越多。
2300元代金券,
2300+11500元代金券,
现金赔偿
……
N种赔偿方案等着搞定你。
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保时捷,这是把中国兵法研究透了。
而车主们,完全被保时捷当冤大头了。
保时捷,改名保时劫吧!
打劫抢钱,你最在行!
当然,事情的发酵,让保时捷“求仁得仁”了。
一场礼物刷屏的直播,
保时捷车主在维权,
吃瓜群众们在围观。
精彩到上了热搜,“闹”出了圈。
这下,保时捷的小气、奸诈,网友都知道了。
保时捷的官微评论区,都是网友阴阳怪气的留言。
保时捷,请放弃抵抗,你已经成为315的重点待办对象。
手动方向盘,估计会成为保时捷的一个段子了。
保时捷这件事,让我想到了那些年傲慢的豪车们。
奔驰漏油事件,车主坐在了引擎盖上维权;
特斯拉刹车门,车主穿上“刹车失灵”T恤,站上了车顶维权。
车主要维权,似乎总要通过“博眼球”的方式,把事情闹大。
然后,品牌才会出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过,保时捷目前还在头铁,没有给出任何官方回应。
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时捷在国内的口碑,正在下滑。
有数据显示,中国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但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量是17685辆,同比大幅下滑了20%。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想赚中国人的钱,又不尊重中国消费者。
保时捷,你的“福报”在后头。
参考资料:
腾讯网:保时捷减配风波持续发酵,补偿方案被指歧视中国消费者
评论(0)